多动症——体内有“双鬼”

乖乖评养好的 2025-04-19 02:30:31

家有活泼好动的孩子,家长们往往会有些拿不准:孩子到底是精力充沛,还是患上了多动症?

其实,多动症的孩子,就仿佛体内藏着 “双鬼” 在捣乱,这 “双鬼”,一“鬼” 是痰,一“鬼”是瘀。

痰与瘀相互勾结,堵在脑窍,使得本该灵动清澈的脑内环境变得浑浊不堪。只有让这痰瘀变回人体正常的津液,孩子才能恢复往日的专注与安宁。

我通过30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绝不能简单归结为心肝火旺,或单一证型。

多动症除了与脾胃虚弱、气血亏乏,精血不充,导致的心神无以受奉,肝木不得涵养,体内阴阳失衡,阳动有余、阴静不足有关之外,很多情况下和痰瘀互结、脑窍受蒙关系密切。

无形之痰淤于脑中,导致孩子神魂志意不周,就像丢了魂一样,身体不受控制,好动、静不下来。

就拿我之前接诊的一个 7 岁小男孩来说,他出生时足月顺产,体质一直不错,平日里也很少生病。可在 4 岁左右,妈妈察觉到孩子有些 “异样”,他异常好动,毫无秩序感,极易分心,还特别健忘。

等到了上小学,简单的算术加减,别的孩子很快就能算出答案,他却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还频繁出错,数学考试只能拿到 20 多分。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爱说话、小动作不断。

刻诊:面色苍晦,睡前兴奋、入睡困难,挑食,不吃蔬菜。在诊室一刻也安静不下来,舌红苔白,脉象弦滑。

辨证分析,患儿因脾虚肝旺、痰瘀互结导致心窍不开,神守不宁

根据情况开方:

柴胡、当归、茯苓、白芍、丹参、郁金、法半夏、青陈皮、菖蒲、远志、益 智仁、龙胆草、钩藤、炙甘草、炒枣仁、焦三仙

结果怎么样呢?

复诊注意力好转,比之前稍有安静一些;两个月后,孩子听课、写作业有进步,脾气也有所缓和;调理近半年时间,诸症消除,上课能够专心听讲,作业按时完成,到了二年级,数学成绩有了大幅提高。

这个孩子的情况,本质上是五脏失衡。

心、肝、脾、肾诸脏功能失调,阴阳逆乱,气机升降失常,气血无法顺利上荣髓海,痰瘀又趁机攻于心脑,这才引发了多动症的各种症状。

脑子被痰瘀堵住,自然无法开窍,连简单的算数都算不好。实际上,很多成绩差,尤其是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都要考虑是否存在痰瘀阻滞脑窍的问题。

因此调理思路,除了要清肝补脾,补血养心,安神定志,还要把脑中的无形之痰化掉

丹参、当归、芍药活血化瘀,让脑内瘀血消散;

法半夏、青陈皮化痰浊,菖蒲开窍醒脑,把蒙蔽脑窍的痰邪驱逐出去;

痰和瘀化了,孩子才能真正“开窍”!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