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不按理出牌的掌权者,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可谓是“变幻莫测”。前脚还在威胁要对“所有”国家加征关税,后脚就签署政令暂缓对华小额包裹征税,前后矛盾的政策背后,特朗普有何谋划?
当地时间2月7日,特朗普在椭圆办公室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称他计划在下周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并表示“所有人”都会受到该政策的影响。
至于实施该政策理由,特朗普认为这可以确保美国和其他国家获得“平等对待”。
坦率地讲,特朗普实施该政策并不令人意外。
毕竟早在竞选期间他就已经明确表示,要推出《特朗普对等贸易法》,称面对《特朗普对等贸易法》,其他国家要么取消对美国的关税,要么就向美国缴纳“数千亿美元”的税金,直言这将给美国带来“绝对财富”。
当然,对于欧盟等其他美国的盟友来说,对等关税的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意味着双方贸易战可能再次升级。
以欧盟为例,当前欧盟对他国汽车征收的关税比例为10%,而作为欧盟第一汽车出口目的地的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的关税比例却只有2.5%。
换句话说,如果对等关税政策实行,那么美国对欧盟汽车的征税比例将上调至10%,这势必会影响欧盟汽车的出口,影响欧盟经济发展,毕竟汽车产业可是欧洲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也正因此,对等关税的消息一出,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兰格立马对媒体放风,称欧盟愿意将对美国汽车的征税比例降低至2.5%。
不仅如此,恩德·兰格还表示,可以通过增加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军事装备等措施,降低欧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以免特朗普以此为“借口”,向欧盟发难。
显然,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欧盟方面已经表了态,愿意“认输”和谈。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公布关税威胁当天,特朗普还签署了一项新行政命令,决定暂缓对中国小额包裹征税。
要知道,就在三天前,也就是2月4日,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的措施才刚刚起效。
特朗普为何会朝令夕改?因为该项措施实际执行困难。
可以看到,取消免税政策后,美国海关与邮政系统因包裹单独报关而陷入严重混乱,且跨境电商及全球尤其是美国的消费者利益也遭受了冲击,这自然会引发国内不满。
当然,这种政策的剧烈变动,不光暴露了美国推进关税政策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制度性漏洞,也展示了特朗普在贸易战中不断试探对手底线的策略,充分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在处理中美经贸科技竞争问题上的摇摆不定与灵活应变。
众所周知,特朗普是一个狂热“美国优先”分子,但在实际行动中,他的政策似乎在追求短期政治效应与长期经济稳定之间难以取舍。
不可否认,对等关税或许能帮助美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他国的不公平贸易,但该政策同样会导致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得更加反复无常,这无疑会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国际供应链和跨国企业陷入焦虑。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美国政策如何变化,至少对中国来说,其背后的战略本质不会变化,美国始终将中国视为唯一的全球战略竞争对手,并将不遗余力地持续对中国进行遏制和打压。
对于投资者和企业而言,如何提前预判并应对“变幻莫测”贸易政策,无疑是当前最紧迫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