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援引韩联社4月23日报道,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表示,将于24日就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举行全员合议庭二次审议。这一消息瞬间在韩国政坛掀起惊涛骇浪,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定于6月3日举行,原本在各项民调中以绝对优势处于领跑地位、被视为热门人选的李在明,其政治命运因这场加速审理变得扑朔迷离。
韩国政坛本就风云变幻,近期更是动荡不安。此前尹锡悦政府因推行紧急戒严令引发众怒,最终尹锡悦被弹劾罢免,韩国政坛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按照规定,韩国需在60天内举行新的总统选举,各方势力摩拳擦掌,都欲在这场权力角逐中占据有利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在明一直以来表现突出,其所在的共同民主党在韩国政治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他本人也凭借一系列亲民政策和政治主张,收获了极高的民众支持率,外界普遍认为若正常竞选,他极有可能赢得大选,开启韩国政治的新篇章。
尹锡悦(资料图)
然而,如今李在明却深陷法律泥沼。检方指控他在2021年12月竞选韩国总统期间,接受采访时谎称不认识城南城市开发公社第一开发处处长金文基,而金文基在接受城南市一个地产开发项目腐败案调查期间死亡,彼时李在明担任城南市市长。此外,检方还称他在2021年10月国会对京畿道政府审查中,就另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所涉用地规划问题作虚假陈述。去年11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一审判决李在明虚假陈述罪名成立,违反《公职选举法》,判处其一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但今年3月,首尔高等法院二审推翻一审判决,宣判李在明无罪。如今检方上诉,案件进入三审,且大法院突然加快审理进度,根据法律规定,大法院应在6月26日前作出三审判决,可如今的加速态势,很可能是想赶在总统选举前就给出判决结果。
从韩国国内政治生态来看,这一事件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前总统尹锡悦所属的保守阵营,在执政期间政绩饱受诟病,经济发展未见明显起色,社会矛盾也未得到有效缓解。面对支持率一路高涨、极有可能在大选中胜出的李在明,保守派自然坐立不安。一旦李在明当选,保守派不仅将失去执政权,过往的一些施政举措以及背后利益集团的利益都将受到冲击。所以,利用司法权力加速审理李在明案件,试图在大选前剥夺其参选资格,成为保守派的“救命稻草”。
李在明(资料图)
若三审判定李在明无罪,那么他将凭借高民调继续冲击总统宝座,按照目前的态势,赢得大选的可能性极大。可一旦判决结果对他不利,李在明不仅会失去国会议员资格,还将被禁止10年内参选公职,其政治生涯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共同民主党在大选中也会因失去核心候选人而陷入混乱,失去竞争力。
韩国社会如今已因这一案件陷入深度分裂。李在明的支持者坚信他是被政治对手恶意陷害,不断举行大规模集会抗议,要求大法院作出公正判决;而反对者则借此机会对李在明进行抹黑,质疑他的从政操守和人品。在这种紧张对立的氛围下,韩国社会弥漫着不安与焦虑。若大法院的判决结果不能让民众信服,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社会动荡,重蹈2022年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弹劾案后全国性示威混乱的覆辙。
李在明(资料图)
在外交政策方面,李在明有着自己清晰的主张。他强调韩国应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在维护与美国盟友关系的同时,加强与日本的三边合作;重视修复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力求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为韩国营造稳定的外交环境。在半岛问题上,他主张积极与朝鲜对话,缓解紧张局势,推动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这与部分保守派强硬的对朝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经济领域,李在明长期建议设立国土保有税,以确保基础收入所需财源,他认为韩国房地产领域存在“不劳而获”收入过多的问题,阻碍了经济的良性循环,设立此税有助于改善现状。他还大力推广国民基本收入政策,计划当选后在韩国全境实施,初期每年向每位国民发放100万韩元,并朝着每年600万韩元的长期目标努力,旨在缩小贫富差距,应对科技进步导致的失业问题。
李在明的命运如今悬于一线,韩国的政治格局也因这一案件充满变数。韩国民众在期待一个能带领国家走出困境、实现发展的领导人,而这场大选以及李在明案件的最终走向,不仅关乎韩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对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6月3日大选结果究竟如何,李在明能否成功化解危机,实现登顶总统的梦想,整个世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