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英国下马威?印度再对英媒实施“抄家”行动,亲美首相却失声了

雅洁看国际 2023-02-16 16:49:09

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美国尚且不能例外,更别提英国了。

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英国对于印度,一直有一种“作为宗主国”的优越感,即便是在“日不落帝国”已成为过去式的当下,这种优越感也丝毫不减,平日里,英国政客更是没少对印度政府“指指点点”。

但出人意料的是,去年,英国迎来了第一位印度裔首相苏纳克,此事令印度上下颇为高兴,再加上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也是印度裔,这令印度民众更是有“自豪”之感。

然而,正当印度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展开“逆袭”之际,印度突然给了英国一记“下马威”。

14日,印度税务部门突然对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新德里和孟买的办公室展开了突击搜查,期间印度警方也出动了,对BBC在新德里的办公室进行了封锁,而在整个搜查过程中,任何人不得离开现场。

很显然,这是一场印度版的“抄家”行动,而对象是国际上有名的英媒BBC,无疑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眼下,虽然印度税务部门并未透露对BBC实施“抄家”行动的原因,BBC方面也并非回应此事,但14日晚,印度执政党人民党发言人巴蒂亚却表示,这个突击搜查行动是合法的,同时提醒BBC不应在印度搞“恶意宣传”。

至此,外界开始猜测,BBC突然被“抄家”,可能与其前不久播出的关于莫迪的纪录片有一定关系。

据悉,该纪录片名为《印度:莫迪问题》,其中提到了2002年古吉拉特邦发生骚乱,而该邦是莫迪的老家,并且骚乱发生时,莫迪担任该邦的首席部长。为此,BBC指责莫迪当时为骚乱者“营造了一种免受惩罚的氛围”,以此暗示莫迪当时涉嫌“煽动或纵容骚乱”发生。

该纪录片一经发出,便引发了莫迪政府强烈不满。1月底,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巴格奇便公开批评BBC,称纪录片“明显带有偏见”,并且再次体现了英方“殖民心态仍旧存在”。

面对莫迪政府的批评,BBC不仅没悔改,反而直接回怼,称该纪录片经过了“仔细研究”,包含了“广泛”声音和观点。

言下之意,BBC认为自己做的没错,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而所谓的“仔细研究”,估计已经将“暗讽莫迪”这一情况包含在内了,甚至引发莫迪政府不满,可能都在其预料之中。

如今,BBC在印度的办公室突然被“抄家”,并且还出动了印度警方封锁现场,要说此事与莫迪纪录片没一丁点关系,估计谁也不信。

但这还没完,15日,BBC又被“抄家”了。

15日当天,印度税务官员又对BBC在新德里和孟买的办公室展开了突击搜查行动,并且同样没有说明理由,BBC方面也仍未做出回应。

并且,2次“抄家”行动虽然在14日和15日,但间隔却并没有超过24小时。

不得不说,一次“抄家”还不够,还得来第二次,印度这回相当于给了英国一记“下马威”。

而值得注意的是,BBC两次被“抄家”,英国首相苏纳克都处于“失声状态”,英国政府也没有回应,这无疑是最让各界意外的。

对此,怎么看?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印度这回算是“狠狠出了一口气”。

毕竟,BBC播放对莫迪不利的纪录片,不仅会对莫迪政府造成影响,还可能给印度反对派抓到把柄,继而掀起一轮印度政坛动荡。

并且,在纪录片播放之初,莫迪政府就表达了强烈不满,但BBC不听劝,如今遭到“雷霆一击”,显然也并不让人意外。

英国首相苏纳克

此外,从印度这回行动如此果断、迅速来看,显然一点面子都没打算给BBC和英国留,至此,英国对印度的看法,确实得改变了,继续拿几十年前的姿态去应对,没准遭到的“制裁”会更多。

2,BBC在24小时内被“抄家”2次,并且都没表示抗议和不满、没把事情闹大,估计BBC在税务方面真存在很大问题,并被印度政府逮了个正着。

否则,以BBC鼓噪舆论的能力,早就借题发挥,对莫迪政府发起新一轮的舆论攻势了。

由此来看,BBC可能也“不干净”,这回被抓住把柄后,估计接下来将吃不了兜着走。

3,英国政府陷入“沉默”背后,实际也是左右为难。

一方面,现任英国首相苏纳克是印度裔,其妻子、老丈人也是印度人,要其对印度放狠话、搞砸英印关系,对其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另一方面,印度近期与美国关系不错,并且是美国推动所谓“重返亚太”战略的关键一环,而英国首相所具备的“亲美属性”,似乎并不允许英国与印度关系恶化或撕破脸。

因此,对于BBC被“抄家”一事,英国政府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不回应,让此事按正轨流程结束。

最后,不得不承认,莫迪这回确实有两下子,既出了气,又让BBC和英国无可奈何。

接下来,且看莫迪还会如何出招吧。

0 阅读:2

雅洁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