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侧重补齐老区短板,榆林则依托经济实力谋求枢纽升级。
太绥高铁是青银通道(青岛—银川)和包海通道(包头—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国家相关规划。山西代表多次在两会上强调其战略意义,认为该线路能填补吕梁市高铁空白(目前山西唯一无高铁地级市),届时吕梁至北京旅行时间只需2.5小时。目前,山西方案提出的线路方案为太原—吕梁—绥德,已完成预可研编制和勘察设计招标,项目主要阻力是地方财政压力巨大。

榆林的反对山西方案,主要是该线路未途经榆林市区(陕西省经济第二大市),该市主张调整线路走向,即方案一:主线不变,新增榆林至靖边支线(需协调宁夏段意愿);方案二:调整主线走向,经榆林市区设站)。改道榆林城区需重新规划线路,增加隧道和桥梁工程量,可能抬高建设成本并延长工期,与山西追求的低成本、高效率方案冲突。

线路走向争议本质:太绥高铁作为国家干线,但山西与陕西对线路功能定位不同;跨省高铁项目的投资分摊尚无明确规则,即榆林凭借经济实力可能争取更高话语权;国铁集团更倾向支持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等。

项目解决方案:其一优先建设争议较小的太原至吕梁段,后续根据资金到位情况推进吕梁至绥德(或榆林)段;其二吕梁与榆林之间寻求平衡,例如采用“Y型”分线设计;争取中央财政补贴,缓解地方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