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占地61.5万平方米的巨型交通枢纽,正在书写着世界铁路史上的新传奇——2024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76亿人次。
很多人不知道,这座看似普通的火车站曾创下多项建设纪录:在流溪河冲积平原上打下3000多根抗压桩,采用国内首创的清水混凝土技术节省30%工期。最惊险的要数地下26万平米的综合交通中心施工,工程师们花了两年时间攻克复杂的溶洞地质,最终建成可抵御百年洪水的超级工程。

日均851趟列车的调度背后,隐匿着令人惊叹的智慧系统。新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整合47个车站数据,其AI算法可提前72小时预测客流峰值(大约)。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站台,四通八达的高铁网已蓄势待发:
京广纵贯线:连接13城GDP超万亿;广深港黄金走廊,跨境列车仅需48分钟即可直达西九龙,由此催生了“工作在香港、生活在南沙”这一崭新的生活方式。西南快车道:贵广高铁让贵州大数据产业园与深圳科技园实现朝发夕至;北部湾通道:南宁米粉师傅坐着动车来广州学艺已成常态。

随着广深港高铁延伸工程推进,未来从珠江新城CBD出发,15分钟即可抵达广州南站。这个不断进化的超级枢纽,正在推动形成"总部研发在湾区、生产配套在周边"的新型产业格局。(截至2025年2月,广深港高铁延伸工程(广州中心城区至广州南站段)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此工程乃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之关键节点,意味着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步入加速兑现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