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空调,因近期一则短视频的爆火,再次映入大众眼帘,视频内容为一女子回家过年发现购买了二十年的春兰空调,氟都没有更换过,性能依旧。视频一经发出,网友纷纷表示,“好想换新空调”,“这样的厂家不倒闭,谁倒闭”,“春兰空调,已经无人知晓了”。
1973年第1台春兰空调的诞生。1989年,年产空调近10万台,产销量、利税均跃居全国空调业之首。而此时的格力空调还未成立(1991年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美的空调也才刚刚进军空调行业(1985年美的空调设备厂成立)。同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春兰空调率先实现“平均6万小时运行无故障”,首创世界第一台静音空调,连续三年获免检产品殊荣,荣获“2002年柜式、窗式空调全国销量第一名”等等殊荣,而这无限荣耀的背后离不开掌舵者-陶建幸 。
在20世纪90年代初,如果说你在春兰上班,相信很多人都会高看你一眼,因为在那时春兰员工的收入是普通市民的几倍,员工下班都不愿脱掉工作服,卖菜得看见穿春兰制服的都不让还价。而此时的经销商也是“躺赢”的状态,排队购买空调,一台就能赚取近千余元。而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98年,这一年的春兰空调到达了事业的顶峰。
可好景不长,春兰集团宣布投资10亿元,建设3000家星威连锁店。其实业内人士都很明白,此时的春兰想把终端的销售从经销商那里夺回来,但事与愿违,经销商不仅仅只售卖春兰空调单一品牌,美的、海尔、格力等等均有在店内销售,当春兰空调取消了经销商返利政策后,彻底将千军万马丢失在了无尽的草原中,经销商纷纷转手推荐售卖起了其他的品牌。此时的春兰空调已经走上了下坡路。
有人说,春兰成也陶建幸,败也陶建幸。相信陶建幸也并不想看到如此境地。绝大多数分析认为春兰的成功在于对空调的坚守,败在于多元化经营。的确在1994年,春兰布局摩托车生产;2005年后,先后布局洗衣机、冰箱、汽车底盘和压缩机等项目。相信陶建幸想在春兰“第一增长曲线”的“极限点”出现之前寻找“第二成长曲线”利用多元化经营摸索春兰的“二曲线”春兰的二春。但事与愿违,多元化经营不尽人意,资金赤字、个人精力、经营问题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春兰的发展。
而此时的陶建幸为了保住*ST春兰的上市席位,展开了多重自救行动,置换股权,入局电厂、开展房地产业务,详细的重组方案致使春兰股份主营由空调生产销售转变为房地产,*ST春兰也由家电股逐渐转变为房地产股。或许*ST春兰被冠上房地产股之名,恐非陶建幸的初衷,定是不得已之举。
而今的春兰空调断臂求生,甚至有些评论在说春兰正在通过卖地求生。昔日空调第一股,而今成为地产股,在利好房地产行业的今天,能否通过地产将昔日的春兰脱出泥潭,迎来春天?相信春天的到来也要经历漫长的寒冬。倘若持续发力空调行业,相信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空调赛道里弯道超车,毕竟现在的赛道中已经被格力、美的、海尔等品牌长期占据。陶建幸还能带领春兰走多远?
春兰,一度蹿红的空调品牌就快被市场遗忘了。如何再度唤醒市场对春兰的认知,是摆面前的头等难题,春兰空调的二春究竟又在哪里?
其实,空调,洗衣机这类极端成熟的工业品,根本不在于你叫什么品牌,由谁生产,而在于你用什么材料!如果你愿意,自己用加厚铜套制作,用20年是至少!
投入地产行业不好吗?前几年地产业都赚疯了。
好东西怎么了
一手好牌,可惜了!
死扛有什么用
不要同情经营失败的企业,失败是他们自找的,不是消费者造成的。
多元化已死,起死回生的骚操作
春兰空调的春天在兰州呗[呲牙笑]
大约在冬季[呲牙笑]
停以前的春兰空调用的是合资的压缩机,后来供应商不提供了,所以就没有了质量了。
这是好东西,95年的一个大1.5匹,杠杠的!
这个空调以前的质量超级牛
春兰空调只有夏天,没有春天[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