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寒微出身无形制约了的刘裕:其才不可谓不雄。然猜忌亦特甚

采蓝说历史 2024-12-14 18:44:34

吕思勉先生曾评价刘宋武帝刘裕:宋武帝起自细微,内戡桓玄,平卢循,定谯纵;外则收复青、齐,清除关、洛,其才不可谓不雄。然猜忌亦特甚。

窃以为,这样的评价是相当公允、客观的。

刘裕这个人其实是非常极端和矛盾的一个人,一方面他的逆天武功让人惊叹,另一方面他的狠辣无情又让人愤慨。

纵观历史,其实从底层逆袭出来的君王,大多都有这种毛病,且都非常明显。比如孙策、曹操、朱元璋等等,无不是事业有成之时便磨刀霍霍砍向自己人,对其他人更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刘裕甚至还是这一群体中,做得最不体面和讲究的。

为啥会这样呢?其实就是基因和见识所决定的。很多出身较差或者早期过得比较不如意的人,往往会对利益财富过于看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穷怕了”。

刘裕的祖籍在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 ,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他的家族在早年随晋室南渡,长居晋陵郡丹徒县的京口里(今江苏省镇江市)。他们家到了他们爷俩手里,其实比当初刘备家的状态好也好不了太多,勉强算个不入流的寒门士族吧。

刘裕出生后没多久,他妈就患病去世了,他爹刘翘因为没钱给他买奶粉,不对,是请乳母,所以一段打算把他给扔了。后来是他的姨妈愿意哺育他,他才因此活了下来。所以刘裕的小名就叫“寄奴”,顾名思义,寄养的奴仆之意,也就是说家里对他的期望并不高。

刘裕长大后,“雄杰有大度”,身高七尺六寸,风骨奇伟,不拘小节,侍奉继母萧文寿以孝顺闻名。这是他们老刘家的人的标配,外形条件好,会混社会。

这小伙受累于家庭条件,没接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反倒是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这些粗活干过不少。

但是呢,这人穷久了,就会迫切、粗暴地快速改变自己的状态和命运,所以像赌博、打架斗殴、偷盗这些事情一般都会集中发生在这些群体身上。刘裕年轻时候就特别好赌,甚至因此输得倾家荡产,还各种借高利贷去赌,所以也受了很多社会歧视。

人一旦长期生活在社会鄙视底端太久了,其实对外界的评价、恩怨都是非常容易变得极端而又敏感的。琅玡王氏的王谧(王导之孙)就因为当时高看了刘裕一眼,所以刘裕后来在赶走桓玄之后,把东晋百官之首的位置作为报答交给了王谧。

这人要想实现阶级跃升,其实一般也就文武两条路,古代走文化路线入仕,基本上都被世家子弟给垄断了。普通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基本上只能依靠于战场搏命了。

刘裕生活的京口,是著名的北府军老基地。刘裕后来也走了从军这条路,并逐渐成为了北府军京口籍大佬孙无终的司马,相当于一个小参谋吧。

其实当时的北府军在东晋的日子也过得比较寒碜。因为北府军是谢家的谢玄组建的,多少带有点谢家私军的味道,而谢家在东晋著名女王褚蒜子去世之后,谢安主动交权,在东晋政坛的话语权大大削弱了,金主爸爸退位了,北府军也就变成了后娘生的了,日子过得是一天不如一天。

后来是因为司马曜和司马道子两兄弟斗法,引爆了东晋的朝堂内乱,然后司马曜的嫡系王恭跟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针锋相对,王恭拉拢了能打的北府军首领刘牢之。但刘牢之随即又被司马元显策反,成为了司马元显的打手。司马元显掌权后不久,又因为瞎搞引爆了三吴地区的暴乱,五斗米教的孙恩浑水摸鱼来了。也正是东晋朝廷的无能,让经过无数战火淬炼的北府军再次脱颖而出。刘裕就是平定孙恩之乱的时候,被老领导孙无终推荐到刘牢之帐下效命的。

自古以来,农民起义最怕遇到狠角色。在平定孙恩之乱的三年之中,刘裕通过什么“一人追着几千人砍”、“空城计”等传奇履历加持,慢慢成为了北府军新兴的战斗英雄。

跟现在的流量时代差不多,这人一旦有了名气,待遇也会随之提升的。后来桓玄篡晋时,刘裕已经成为了北府军的后起之秀被拉拢,官至太守级别,还成为桓玄堂兄桓修的中军参军。

桓玄这个棒小伙掌权之后,政治思路是对的,但吃亏吃在太年轻,性子太急,因为急欲打散战斗力爆棚的北府军,把北府军的元老挨个打压和制裁了。北府名将刘牢之死于政治低能。而刘裕则跑到老家京口静观其变去了。

最后,没有控制好节奏的桓玄因为对北府军的京口大佬孙无终动手太早了,让同样是北府京口系出身的刘裕下定决心拼死一搏,在京口对新掌权的桓玄政府进行反倒。关于刘裕的京口起义,其实本质上是北府军的中低层军官因为前提受限而进行的反击。

京口起义之后,相当于刘裕的草创班子基本成型,下述明确入选股东会的元老兄弟,除了最初的二把手檀凭之战死在夺取建康的路上,弟弟刘道规保卫荆州后病死,以及没上花名册的何无忌在阻击卢循入寇江州时战死外,还有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因事前泄密被桓玄处死外,其余所有的老兄弟没有一个得到了刘裕的善待。

于是与弟道规、沛郡刘毅、平昌孟昶、任城魏咏之、高平檀凭之、琅邪诸葛长民、太原王元德、陇西辛扈兴、东莞童厚之,并同义谋

刘裕占领建康之后,成为了东晋新的话事人,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执政的名义和地位,趁热打铁地追击桓玄于荆州,并凭借三军用命,顺利拿下了荆州、击溃了桓玄一党。过程之前已经介绍国力,一如既往地有如神助。

但是,刘裕也过于急躁了点,在灭桓玄之后,想顺势灭蜀来给自己登顶站台,但遗憾的是功亏一篑。

灭蜀的失败其实对于强势夺权的刘裕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因为走军功上位这条政治路线是十分苛刻和极端的,你不能败,败了就要自降身价。比如桓温当年北伐前燕,若不是在枋头一战功败垂成,东晋的历史可能早就改写了。刘裕在灭蜀失败之后,一度在官阶上屈居于老兄弟刘毅之下,这就让两位老兄弟之间心生芥蒂,都想当一把手。

刘裕其实和孙坚、孙策这些从底层野蛮生长起来的一样,对于阶级的认知存在着天然的障碍,也就是对于士族阶级有着天然的排斥性,会过于迷信武力而不善于妥协和团结。而刘毅在阶级见识上无疑是要高于刘裕的,他积极拉拢士族名流,一度在政治声望上是要超过刘裕的。

这也就逼得刘裕最终选择了在条件并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去攻灭南燕,好在上天再次眷顾了刘裕,南燕慕容超避开了所有正确选择,把刘裕放进去打,结果被刘裕置之死地而后生地按在地上摩擦。而刘裕在关键时刻还犯了一个严重的外交错误,刺激了后秦的姚兴发兵来救南燕,所幸的是赫连勃勃当时已经起势,发兵攻打后秦,帮刘裕牵制了后秦的援兵。然后,南燕踩点被攻破。因为广州的卢循、徐道覆反革命集团乘虚而入了,一度把东晋搅得天翻地覆、人心惶惶,若刘裕真的被南燕战场给牵制住了,后果不堪设想。

紧赶慢赶,刘裕总算在关键时刻赶回了建康,但是主力部队却没有跟得上,建康城依然是危在旦夕。但是由于卢循、徐道覆的反革命集团在战术上不够果决,使得刘裕再次躲过一劫,最后在主力军及时赶到的情况下,惊险万分地保住了建康。

随后,弟弟刘道规拼死帮他保住了荆州,刘裕稳住阵脚之后,亲自拿下了卢循、徐道覆反革命集团。

可是,刘裕是闲不下来的,暂时没有外战的情况下,那就抓紧时间搞内战吧,随着魏咏之病死、孟昶因为意欲迁都被刘裕否决而服毒自尽,当初京口起义的董事会也就剩刘毅和诸葛长民两个了,咱刘裕说是说联合创业,但心里是想搞家族企业的,所以,对不住了,你俩不能活。

前后又用了一年的时间,先是逼反了老兄弟刘毅,然后又骗杀了老兄弟诸葛长民,至此刘裕把东晋变成私产的基本格局已经成型。

随后,刘裕又趁热打铁地灭了谯蜀,威震梁州、后仇池。

可是,连年征战的情况下,正式当家做主的刘裕开始意识到了柴米油盐贵了。东晋这十多年来,就没消停过,三年孙恩之乱把三吴地区碾成齑粉,江州、广州、荆州这些年也一直处于频繁用兵的状态,刘裕的现金账面确实不太好看。

怎么办呢?搞民间集资呗!那又怎么去民间集资呢?斗地主分田地呗!著名的“义熙土断”在东晋轰轰烈烈地上演了。这种事情,咱也不能说得太穿了,反正大家自行去细想,它其实就是阶级斗争的一种,绝对是一把双刃剑。况且刘裕的土断也并不是一视同仁的,他赖以发家的北府军基地京口和青徐地区就不在土断运动范围内,自己人的利益该照顾还是得照顾。

把基本框架打好,终极方向明确了之后,刘裕终于开始对司马家动手了。

首先第一步自然是把司马家的最后希望给打掉。当时司马家因为被桓玄、刘裕轮番强暴,声望和权威已经跌至谷底了,但是司马休之多多少少还活得有个人样,堪称司马家最后的遮羞布了。所以,司马休之立即被刘裕拉入了黑名单。

那么,以什么名义去打你司马休之呢?这相当好办。不管你司马休之如何小心翼翼,你总会有些疏忽。即便你自己做得足够好了,你的家人、朋友、属下呢?总之,要拿显微镜去给一个人找毛病,多多少少都会能找到一点的。刘裕最后从司马休之的儿子入手,把司马休之的儿子们都给弄掉了,然后逼着司马休之北逃后秦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只要跟司马家还保留任何暧昧关系的势力自然也成了刘裕的收拾对象,比如镇守襄阳的雍州刺史鲁宗之。

把内部的边角料清理得差不多了之后。刘裕又开始对标老前辈曹操、桓温等人了,得想办法给自己来个加九锡才能开启下一道工序呀。可是,加九锡这玩意不是说加就能加的,按照潜规则,你必须得有灭国级别的大功劳才能启动这样的议题,还得三请三让,总之是个流程比较复杂的事情。跟咱们现在申报高工、专家是一个意思。野蛮自封其实是不到普遍认可的。

刚好,这个时候,西北方向的后秦在作死的路上没完没了,这让刘裕嗅到了麦芽香,灭秦是一个不容错过的事半功倍的好项目。于是,公元416年,刘裕为了顺利加九锡启动了北伐灭秦的大项目。

但是呢,关中自古以来就号称四塞之地,跟益州一样,自己打出去也难,别人打进来也难。无论是从汉中翻越秦岭、还是从襄阳强攻武关、或者走豫西通道攻占潼关、又或者走豫北通道强渡蒲坂……哪一条路径都是物流天坑,代价成本是肉眼可见的高。

刘裕为了完成这一战略目标,战术上是先拿下洛阳,然后以洛阳为中转地,南面派小股奇袭部队在武关方向牵制火力,北面从潼关、蒲坂方向齐头并进。

可是,大军如何开进洛阳和打通到洛阳的供给线又是刘裕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因为中原水系十分复杂,且因北方沦陷上百年,很多水路都被封锁或者废弃。

怎么办?跟今天搞工程项目一样,先通路、通电、通水、通网,刘裕又兵分两路去打通去洛阳的水路,一路走汴水,一路走济水。其中走汴水则可以尽量避免跟强敌北魏的摩擦,走济水则要穿越大量北魏防区,比如要抢占关键据点滑台,然后整个黄河航道也是属于边境线,非常容易跟北魏擦枪走火,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

这次上天没有再次眷顾刘裕,汴水没有打通,他被逼走济水跟北魏引发正面冲突。但刘裕确实武力确实逆天,黄河北岸却月阵名扬天下,被逼出了其军事生意的巅峰代表作。

定洛阳、取关中,刘裕最终还是得偿所愿了。

但是这前后有四件事是足以见刘裕之本性的:第一件是刚夺取洛阳之时,老兄弟刘穆之因为没有及时劝进,被他派人种下心病;第二件是后秦皇室放弃抵抗投降后,刘裕将后勤皇室屠戮殆尽;第三件是夺取关中之后对功臣王镇恶等的卸磨杀驴和借刀杀人;第四件是明知关中保不住了,为救自己的宝贝儿子刘义真,让灭蜀功臣朱龄石前去顶包。

关中得而复失之后,刘裕为了在有生之年顺利坐上那把交椅,紧锣密鼓地开始废帝、篡位弑君,最后在420年成功当上了皇帝,国号“宋”,史称“南朝宋”或者“刘宋”。

关于刘裕篡位这事,从人性自私的角度来讲,也无需去过于批评。毕竟从东汉末年开始,曹操父子、司马懿父子、桓温父子早就礼崩乐坏于前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些所谓的“前辈”最终都还是守住了“缴枪不杀”的底线。唯独只有刘裕突破了“先奸后杀”的道德底线。他先后杀了桓玄、慕容超、谯纵、姚泓、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六个皇帝,被后世民间戏称为“六位帝皇完”。

纵观刘裕的一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确实让人看后容易热血沸腾。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沉下心去思考一些人生底层逻辑的话,也是非常容易发现一些BUG的。刘裕因为是从社会底层步步逆袭的,根基比较薄,这种纯粹依靠暴力速建模式,是势不能长久的。前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孙坚父子暴力占据江东,虽经孙权长达50年的长袖善舞,却终究没能化解江东人对孙家的怨恨和排斥,何况刘裕并没有孙权那样的儿子呢?所以,在刘裕死后,南朝即将迎来史无前例的腥风血雨、黑暗下线。

其实关于刘裕的思考,我觉得大家应该要想清楚,我们如果想要谋求突破和发展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更合适一点?很多底层人因为被禁锢得太厉害,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勇于挑战的过程中忽略了底线意识,过于刚猛而导致生硬断裂。

清人丁耀亢在《天史》中感慨:“刘裕以好杀开国,子孙相承八世而六主被弑,贻厥孙谋,宁无报乎!”

刘裕一生,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上,无疑是相当出色的。但因为杀伐无度、刻薄狠毒,终究成为了不刘秀、李世民那样级别的人物。

其实类似于刘裕这样的人,咱们现实生活之中比比皆是。很多通过寒窗苦读而一步步成功往上爬的寒门子弟,其实多多少少有点刘裕的影子。因为曾经的缺乏,所以对名利极度地渴望;因为不曾拥有,所以对既得利益会变得极端的在乎……最后,输了人心、人情,在众叛亲离之中重归一无所有。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