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不妙,李嘉诚疑转移资产,官方三部门发声定性,长和必输无疑

来科点谱 2025-04-03 14:45:04

李嘉诚原本以为,甩卖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能创下近十年最大单笔套现纪录,为长和腾出更多资金,再谋新局。

谁曾想,风云突变,这些港口非但没卖出去,反而成了甩不掉的烫手山芋!

眼见大势不妙,李嘉诚疑似紧急转移资产,做最后一搏,但官方三大部门相继发声,已经给这场博弈定了调——长和败局已定,输得只剩下时间问题!

李嘉诚的港口风波:从商业巨子到舆论漩涡

李嘉诚,这个名字在香港商界就是传奇的代名词。

可最近,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精于资本腾挪的巨擘,却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波。

他的商业帝国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这背后的导火索,正是一桩备受争议的交易——巴拿马港口出售案。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在全球供应链动荡、中美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李嘉诚似乎嗅到了危机的味道,开始为自己的资产寻求“避风港”。

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手中的港口业务,特别是位于全球贸易要冲的巴拿马港口,一个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黄金通道,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李嘉诚决定“断尾求生”,计划将包括巴拿马港口在内的全球43个港口资产打包出售,接盘方则是美国贝莱德财团。

这笔交易金额高达228亿美元,如果顺利成交,不仅能让他大赚一笔,还能提前避险,可谓一箭双雕。

可是,天算不如人算。

这笔巨额交易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质疑声,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形势急转直下,原本志在必得的出售计划,如今却成了烫手的山芋。

李嘉诚恐怕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次或许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风波骤起,香港《大公报》直指这笔交易远不只是普通的商业买卖,而是直接触及中国全球供应链的命脉。

文章措辞犀利,直斥李嘉诚此举可能影响国家战略利益。

紧接着,港澳办迅速表态,两任香港特首也罕见发声,纷纷劝李嘉诚慎重考虑,强调巴拿马港口的重要性,警告这笔交易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

官方层层施压,舆论持续发酵,一时间,李嘉诚成为众矢之的。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长和集团的回应却显得苍白无力,仅仅一句“纯商业行为”试图打太极,淡化交易影响。

不过,这种敷衍的态度并未平息外界疑虑,反而让质疑声更甚。

一些财经评论员甚至直言,长和集团此举无异于自掘坟墓。

就在交易悬而未决之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手了。

监管层果断介入调查,在交易正式签署前按下暂停键,直接踩下了李嘉诚的“刹车”。

消息一出,市场立即作出反应。

长和集团股价狂跌,一夜之间市值蒸发了781亿港元,投资者人心惶惶,外界更是议论纷纷。

昔日商界传奇、资本运作大师李嘉诚,这次恐怕是真的踢到铁板了。

拆分电信业务:避险之举还是转移资产?

巴拿马港口交易受阻,李嘉诚并未就此偃旗息鼓。

紧接着,市场又爆出一个惊人的消息:长和集团正计划拆分旗下全球电信业务,估值高达100亿至150亿英镑,并打算在伦敦上市。

这一消息一出,立刻在商界和舆论场引发轩然大波。

不少人质疑,这是否是李嘉诚在港口交易受挫后,另辟蹊径进行资产腾挪,为家族留好后路?

毕竟,近年来长和集团的重心不断向欧洲倾斜,而香港和内地的业务布局则显得愈发低调。

这一连串的资本运作,难免让外界浮想联翩。

面对舆论汹涌的质疑,长和集团不得不火速发布公告澄清。

公告中,长和承认确实收到过关于拆分电信业务的建议,并表示公司正在评估相关方案,但目前尚未作出最终决定。

听上去似乎是在安抚外界,但仔细推敲,这份公告模棱两可,既未明确否认拆分上市的计划,也未详细解释评估的具体内容,而是以一句“目前没有交易决定”轻轻带过。

事实上,种种迹象早已表明,长和集团内部确实在讨论电信业务的拆分事宜。

无论是此前的市场传闻,还是集团内部的种种调整,都让外界坚信这绝非空穴来风。

所以,这份公告在不少人看来,更像是一场公关战术,试图暂时平息风波,却未必能真正消除疑虑。

长和集团的电信版图横跨多个国家,如果真的拆分这部分业务并选择在伦敦上市,账面上的确能收获一笔不菲的资金,但这步棋未必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反而可能暗藏巨大风险。

要知道,当前英国的政治气候对外资企业并不算友好。

工党政府正酝酿推进关键行业的国有化改革,以应对此前私有化政策带来的问题。

电信行业,作为关乎国家安全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领域,极有可能成为政府干预的重点目标。

一旦英国政府出手,李嘉诚苦心经营多年的电信资产恐怕难逃被国有化的命运,届时,长和集团可能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窘境。

李嘉诚的一连串操作,实在令人遐想。

他究竟是在精准布局,还是在仓促应对?是孤注一掷地寻找新出路,还是在慌不择路地紧急转移资产?

这其中的考量,耐人寻味。

官方定性:国家利益不容侵犯

就在长和集团还寄希望于交易能“柳暗花明”时,官方的一记重拳彻底粉碎了他们的幻想。

外交部、商务部、港澳办三大部门罕见地联手发声,措辞严厉地批评巴拿马港口交易严重损害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并明确警告:国家利益绝不容侵犯!

这番表态无疑给李嘉诚和长和集团带来了沉重打击,也彻底宣告了这笔交易的不可能性。

官方的态度如此坚决,意味着事件的性质已无任何争议,长和集团再难有翻盘的可能。

而更令人揪心的是,李嘉诚的商业信誉遭受重创,市场对他的信任度骤降,长和集团的股价更是应声下跌,投资者信心大幅缩水。

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似乎意识到形势不妙,迅速带领盈科集团与长和集团划清界限,试图撇清关系,以免遭受池鱼之殃。

同时,李氏家族在内地积累多年的商业版图也岌岌可危,特别是他们原本精心筹划的高科技投资计划,如今恐怕也要面临重重阻碍。

曾经,李嘉诚是香港商界的神话,全球华人企业家的标杆,如今,却被推到了风暴中心,进退维谷,四面楚歌。

面对来自官方的强硬态度和汹涌的舆论压力,长和集团的处境可谓骑虎难下。

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修改交易方案,将争议最大的巴拿马港口剥离,重新与贝莱德谈判。

要么彻底叫停交易,承担巨额违约金。

可无论选择哪条路,都注定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回望李嘉诚的商业版图,他从草根崛起,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果敢的商业手腕,一步步打造出横跨地产、能源、基建、电信的庞大帝国。

可当年他从内地大规模撤资,转投欧洲市场,已经引发不少非议,如今又因巴拿马港口交易,将自己彻底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或许,在商场上纵横七十余载的他,未曾想过,自己最大的挑战竟然会来自“信任”二字。

而这一次,他还能全身而退吗?

参考信源

极目新闻——关于“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的5个认识:变卖码头无异于向对手递刀

观察者网——港媒:香港长和集团卖港口计划暂缓,下周不会签约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