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进港要收150万小费?既然川普想要推翻重来,那就都别吃了

来科点谱 2025-04-02 16:04:33

当地时间2月2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了一项拟议全面提案,并征求公众意见,其中包括了计划对中国船进港单次最高收取150万美元的“服务费”!

美国政府原本认为,征收高额“服务费”可以在一石二鸟的同时赚取巨额利润,但没想到,这个政策竟引发了全美的强烈反弹。

特朗普或许做梦也没想到,在中国还未出手前,美国本土的农民就已经愤怒地将桌子掀翻了,抗议声四起。

毕竟,农民依赖港口通行,而这一政策不仅让他们的成本飙升,更让整个美国企业面临极大的困境。

接着,中国迅速出台应对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这项政策会遭到如此大的反感?中国又是如何应对这一挑战的呢?

美国挥舞“服务费”大棒,中国航运业如何接招?

美国又来了一招新损招!这次他们将目标锁定在驶入其港口的中国制造船只,打算收取高达150万美元的“服务费”。

表面上看是想振兴美国的造船业,实际上却是在打压中国的崛起,借此争夺全球航运的主导权。

这一举措不仅仅是关乎一个国家的经济利益,更直接牵动全球航运格局和国际贸易秩序。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这一提案,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大炸弹,直接引发了全球航运界的巨大震荡。

提案的内容相当直接:只要是中国制造的船,不论船主来自哪个国家,只要挂着五星红旗进入美国港口,都得缴纳这一笔天价“服务费”。

这意味着,很多中国造船企业和全球航运公司将不得不为进入美国市场支付高昂的费用,直接影响全球物流和供应链。

美方一口咬定这是为了“保护美国造船业”,还说要保障“国家安全”和“供应链安全”。

但说实话,这些借口实在太过牵强,谁都能看出这不过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目的明确,就是通过打压中国制造,干预全球航运权力的分配。

这不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吗?

更让人觉得蹊跷的是,这事儿和李嘉诚最近准备把他手下的43个港口卖给美国贝莱德集团的消息一对比,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虽然李嘉诚一直声称这只是普通的商业交易,但特朗普却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说要用这些港口限制和打压中国的航运业。

听起来,这笔交易似乎不那么简单了,更多的是政治阴谋的味道。

特朗普心里估计已经打算好了,一箭双雕:既能通过控制港口打击中国的造船和航运产业,又能让美国的造船业借机复苏,简直是政治游戏的高招。

他可能觉得这是个大赚特赚的机会,但一旦牵扯进这么多利益纠葛,恐怕这场风波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特朗普真以为通过这高额“门槛”就能逼迫全球航运公司抛弃中国制造的船,转而选择更贵的美国船?

想法倒是大胆,但也太天真了!

美国造船业的衰退可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成本、低效率和竞争力差。

想让这些问题一夜之间解决,根本是不现实的。

事实上,从二战后开始,美国造船业就逐步走下坡路。

现在连修个军舰都捉襟见肘,别说跟中国在航运领域一较高下了。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美国的造船能力连中国的二百分之一都不及,这数据已经说得清楚明了。

特朗普的这套政策,可以说就是试图通过强力干预来“挽救”已无望的行业,最后结果恐怕是适得其反,彻底加剧美国航运业的困境。

“七伤拳”伤人更伤己

特朗普这招“七伤拳”不仅伤敌,还自损其力。

全球航运体系是个高度互联的网络,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费用,短期内看似可以打压中国,却没意识到这笔费用会直接推高全球航运成本。

这些费用不会凭空消失,而是会层层传导,最后反而会砸到美国自己头上。

美国的进口商、出口商和普通消费者都要为这笔费用买单,等于变相加了关税,物价上涨,反而损害了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

美国的航运公司、出口企业和农业等多个行业都纷纷站出来强烈反对这个提案。

特别是美国农民,他们长期依靠低价在全球市场上竞争,而中国是他们最大的买家之一。

一旦运费上涨,丢失了中国市场,他们的损失可是相当惨重的。

要知道,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占了不少的比例,运费一高,美国农民的利润空间就被挤压得七七八八。

更麻烦的是,像Seaboard Marine、World Direct Shipping、Tropical Shipping这些美国航运公司,手里掌握着不少中国制造的船只。

如果这些船被征收高额费用,结果这些公司就得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ACL航运公司CEO阿博特更是公开批评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政策,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政策会摧毁所有航运公司!”

全球航运市场已经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

去美国港口的订舱量急剧下降,运费上涨,合同条款也开始调整。这一切都表明,如果美国继续一意孤行,全球航运业会受到很大影响。

全球供应链本就脆弱,而这一政策无疑是在给全球航运市场火上浇油,后果将不堪设想。

中国反制措施出台,贝莱德豪赌中国市场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当然也没有坐视不管。

为了反制损害中国利益的外国个人或实体,中国政府宣布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

这一举措意味着,任何被列入制裁名单的外国公司或个人,其在中国的资产可能会遭遇查封、冻结、扣押,未来的商业合作也将面临严重障碍。

同时这也意味着,任何参与这场政治博弈的企业都难以置身事外。

对贝莱德集团来说,这个法案如同悬挂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贝莱德不只是参与了李嘉诚旗下港口交易,它还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持有大量企业股份,资产规模相当庞大。

如果贝莱德继续紧跟美国的政策,支持对中国的打压,那么它在中国的所有投资可能会面临冻结或被迫撤资的风险,巨额经济损失不可避免。

这场豪赌的赌注,正是贝莱德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庞大投资。

如果它继续走这条路,可能最终会得不偿失,反而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并不是孤军奋战。

全球航运业对美国这项政策早已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很多国家和企业也开始积极寻找替代方案,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中国则借机加速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开辟新的航运线路,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贸易网络。

与此同时,中国的航运企业也在调整战略,考虑租用其他国家制造的船只来运营中美航线,将中国制造的船更多地投入到其他国际航线。

这不仅能有效规避美国的“服务费”政策,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政策带来的冲击,为中国的航运行业开辟更多的市场空间。

贸易保护主义不得人心,开放合作才是正道

从长远来看,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根本无法解决问题,不仅会损害中国的利益,也会削弱美国自身的经济增长,并且严重破坏全球贸易的公平秩序。

回顾2018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举措,最终导致了美国消费者物价的上涨,企业成本的增加,甚至令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而世界贸易组织(WTO)也明确裁定,美国的关税政策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给全球贸易秩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历史的教训一再证明,贸易保护主义是一条死胡同,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相比之下,中国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韧性。

在应对挑战时,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在面对美国的挑衅时,中国没有选择以牙还牙,而是采取了更加务实、有效的措施,既维护了自身的核心利益,又推动了全球贸易秩序的公平与稳定。

中国始终坚信,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是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

参考信源

观察者网,2025-03-20,《特朗普拟给中国造船收费,结果自家货先出不了港了》

观察者网,2025-02-25,《巨震!美国动坏心眼:中国船只进港,每次最高收150万美元》

2 阅读: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