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有苏轼缅怀亡妻时所写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也有柳永为爱相思、不顾一切而作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无论是哪一种,不得不说,古人在描写爱情这一方面还是很有深意的。
不过,要说经典,有一首词说第一,可没人敢说第二。这首词里有一句经典名词,从古至今被无数写作者引用,就连惯写江湖侠骨柔情的金庸先生也不例外。
而更让人们惊讶的是,这首千古名篇的作者竟然是一名16岁的少年,他偶遇大雁殉情,当即有感而发,落笔成文。
那么,这首千古名篇是什么?它的作者又是谁呢?
万物有情,生死相随在《神雕侠侣》中,虽然主要是以小龙女和杨过的感情线为主,但其他人的感情线中有很多也很触动人,比如让人又爱又恨、极具悲剧色彩的“赤练仙子”——李莫愁。
她真心错付,被爱人陆展元背叛后黑化,因情而生执念,最终大彻大悟,自愿葬身于情花火海中,让人对她不禁又怜又叹惋。而在李莫愁临死前,她唱出了那句经典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当然了,这句诗并不是金庸先生的原创,这是他参考金朝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所写的,原文中这句词是这样写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虽然在字数上有出入,但意思却是相同的。
在原作中,这句话的本意是用来感慨有情人之间忠贞不渝、生死相随的爱情的,但用在李莫愁身上,不免充满了讽刺意味和悲剧色彩,她是个有情人,一生忠贞于爱人,可以为爱人赴汤蹈火,可偏偏所托非人,爱人却不能以同等的爱情回赠她,不免徒增悲凉。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觉得创作这句词的人一定是个细腻又非常懂爱情的一个人,不然怎么能写出这样的经典佳作呢?
如果真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大家可能都不会想到,元好问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不过是个16岁的少年,对于情爱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般懂行。更令人咂舌的是,他一开始写这首词其实只是要致敬一对殉情的大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切还得从元好问远赴并州应试说起。金章宗泰和五年,年仅16岁的元好问准备去并州参加科举考试,而在赶路的途中,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位捕雁为生的猎人,两人相谈甚欢,看着猎人手中所提的两只大雁,他不禁称赞对方狩猎技能过人,竟能一下捕获两只大雁。
听着他的赞美之词,猎人并没有全部接受,而是连连摆手说道:“你过誉了,事实上这两只大雁中只有一只是我射杀的,另外一只是自己冲到地上撞死的,我只是坐享渔翁之利而已。”
一听这话,元好问的好奇心瞬间起来了,他连忙追问自戕的那只大雁为何行为如此奇怪,而听了对方的解释后,他不禁感叹万物皆有深情者,动物深情起来哪怕是人也是自愧不如。
原来,这只自戕的大雁是被射杀的那只大雁的伴侣。
按照猎人的说法,大雁喜爱温暖的地方,虽然寿命不过几十年,但一生都在南北迁徙中生活,春天到北方,秋天再迁徙到南方,就是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中,成年大雁会自相结合形成伴侣,而一旦确认伴侣,雌雄大雁就会认定彼此一辈子都不更改。
所以,仔细观察大雁迁徙就会发现,大雁群中基本不会出现单数的情况,都是成群结队。而如果伴侣大雁中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绝不独活,哪怕不像文中的大雁自戕而死,也避免不了郁郁而终的结果。
猎人就是因为了解大雁的这一习性,所以在狩猎时一般都会将目标集中在一只上面,只要捕获其中一只,另一只也会丧失斗志,就很容易捕获。
只是元好问碰到的这个猎人没想到的是,他捕获的这只大雁的伴侣如此刚烈,看着伴侣死亡,竟然自发俯身撞地,硬是生死相随了。
听完猎人的阐述,元好问内心五味杂陈,世人都说人有情,且深情者无数,可是,像这对大雁这般为了一方英勇赴死的有几个人能做到呢?人是世上最智慧的存在,但比深情,这样看来确实还是这对大雁更胜一筹,所以他当即大笔一挥,写下了那句经典名句。
不过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敬畏这对大雁的痴情,元好问便出钱从猎人手中买下了这对大雁,然后将其葬在汾水之上,并堆砌石头作为标志,称之为“雁丘”。
与他同行的人纷纷赋诗歌颂,他也情难自已作词一首,来传唱这对大雁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便有了《摸鱼儿•雁丘词》。
两只痴情雁,一曲雁丘词在这首《雁丘词》中,元好问展现了他极佳的词曲天赋以及细腻婉转的感受。除却那句最经典的开篇,这首词中有很多句子也很令人触动,比如那句“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就写的很巧妙。
如果你以为这句词只是为了描写大雁秋天南下越冬、春天北归的迁徙生活那就太浅薄了,元好问写这句更多是为了凸显大雁年复一年、相依为命的深情厚意,一句“双飞客”,就将这对大雁想要比翼双飞的浓情厚意展现的淋漓尽致。
再比如那句“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短短几个字就道出了爱情中的欢乐与痛苦,以及那些为爱痴情、不畏艰难的男女对爱情的执着。表面在写人,实际却是在凸显大雁的生活虽然充满了离别的痛苦,但它们依然痴情不改,令人动容。
还有那句“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这句词更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大雁失去伴侣后的心理活动拟人化,让人更容易与大雁共情孤雁形单影只的面对长途跋涉、层云暮雪,只觉前路茫茫的这种孤独与无助的愁绪。
同时,为了展现这对大雁的爱情之可贵以及与众不同,元好问更是写下了“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的名句。这句话以天妒英才作比喻,表达了对大雁深情厚意的赞叹,然后将痴情大雁与普通的莺儿燕子区分,认为它们的爱情应该被后世称颂而不是随黄土而逝。
这样分析下来,这首《雁丘词》确实词风细腻、情景饱满,怪不得能被称为经典。当然了,归根到底还是元好问这个作者才华斐然,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佳作,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经典的作品竟然是他16岁的随笔一般的创作。
不过,深入了解元好问之后,就会发现,这其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神童天成,才华斐然如同前文所说,这首经典作品是元好问16岁的随笔,人们之所以惊讶,是因为觉得不是所有人的16岁都能对诗词信手拈来,更不要说古今传颂了。不过,这样的普通人生并不适用于元好问,像他这样的神童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平凡。
元好问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辈出自北魏拓跋氏,世代为官,到了他父亲这辈,除了他父亲多年科举不中只能教书为生外,他的两个叔叔都有官职,尤其是他的叔父元格,更是做到了县令一职,只是后来因为被罢免,这才当起了老百姓。
总的来说,无论有无官职,元好问的出身和家世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在他幼年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水准还是很高的。而他也争气,小小年纪便天资过人,不过七岁,就能提笔作词写诗,也因此在十里八乡有了“神童”的称号。
有天赋就算了,他本人还十分勤勉,十一岁的时候,便拜了翰林学士路择为教习老师,学习文化知识。之后几年,他还陆续拜了当地很多知名的学士为师,融汇了百家的学识,这才有了16岁参加科举的路上随随便便就能引经据典写出创世作品的本事。
不过,学识深厚或者擅长诗词并不意味着适合走科举的路线,他的仕途之路走的并不平顺,第一次参加科举就以失败告终,这对于他这个从小备受关注和赞赏的“神童”来说打击还是很大的,而之后的几次考试,他也是榜上无名,中途还因社会动荡的原因多次举家迁徙。
虽然32岁那年,他终于考中了进士,但因为内部纠纷也没能上任,而后等到正式开始做官,已经是他35岁的时候了,官职也不过是个编修,俸禄很少,所以他的生活过得也比较清苦。
后来金国国破,他和家人还被当作囚徒押往聊城等地,直到跟蒙古官员接上关系,他们的生活才有所好转。到了晚年,当时的社会已经完全被元朝统治,一些元朝的官员因元好问过人的才华想要邀请其重新出仕,可惜元好问当时对仕途早已没了念想,便拒绝了对方的邀请。
之后的几年,他一直在编纂著述、游历和推崇儒学,直到去世。元宪宗七年九月,元好问去世,这位以才学和天赋著称的“儒学大师”波折的一生才正式画上句号,而他留给后世的则是那些文学价值难以估量且后世很难超越的作品,虽死犹生。
参考资料:
抖音百科——元好问
古诗文鉴赏——《摸鱼儿•雁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