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看来,农业合作化后,农村的力量就会聚集起来形成合力,生产力也会大大提高,农民一定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日子也会过得越来越好。
因此,毛主席对农业合作化非常重视,还特意单独召见了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让他汇报山西农业合作化的情况。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议程为:
“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审查和批准国家决算和预算;制定兵役法;通过关于治理黄河规划的决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
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总理和陈云主持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决议,指出: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主席主持拟定的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全国人民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带有决定意义的纲领,是和平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计划。
这个计划所规定的方针、任务和政策都是正确的,投资比例和各项指标都是切合实际的和合理的。这个计划的实现,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事业奠定良好的初步的基础,从而促进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决议责成国务院和各级国家机关并号召全国人民,为胜利地实现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关于农业的部分主要为: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业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新中国的农村农业化作化开始于1953年,当时是为了工业化的需要,是以农民自愿为原则渐步推进的。到了1955年,合作化运动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合作化的进程也被大大提前,在农业领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然而,在农业合作化突飞猛进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对此,毛主席感到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
于是,会议期间,毛主席特意召见了来北京参加这次会议的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了解山西农业合作化的情况。
毛主席之所以要单独召见陶鲁笳,有两个原因:一是山西的农业合作化推进的很快;二是对陶鲁笳十分了解,他曾评价陶鲁笳是“一个好干部”。
陶鲁笳,1917年2月出生在江苏溧阳,原名陶国葆。在战争时期,陶鲁笳便与毛主席相识,是毛主席的忠实追随者和实践者,为山西的建设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早年间,陶鲁笳曾就读于江苏溧阳私立同济中学、江苏省立常州中学、上海复旦实验中学,后在南京中央大学旁听。之后,陶鲁笳回到老家,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小学老师。
1936年,陶鲁笳来到河北石家庄扶轮学校担任了教师。期间,陶鲁笳还兼任了《北光》杂志社编辑,以及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石家庄总队总队长。
10月,陶鲁笳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后来,陶鲁笳先后担任了石家庄市委宣传部部长,晋冀鲁豫区委组织部干事、组织科科长。
1940年,陶鲁笳被任命为昔阳、平定、和顺三县中共中心县委书记。此后,陶鲁笳一直在山西任职。任职期间,陶鲁笳对山西人民和山西的这片抗战热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山西便开展了农业生产互助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的农业合作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陶鲁笳见证了山西农业合作化的整个历程。
1953年,陶鲁笳担任了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开始主政山西。此时,陶鲁笳年仅36岁。
这一年,在毛主席的信任和支持下,陶鲁笳推动山西的农业合作化迅速发展。其中,互助组达20.59万个,人组农户165.47万户,占总农户的50.9%。
山西农业合作化的快速发展,医治了战争留给山西人民的创伤,解决了农民生产和生活困难,也推动了全国农业合作化发展的进程。
然而,在全国的农业合作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减产和死牛的情况。对此,毛主席十分重视。
1955年,毛主席决定单独召见农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的山西的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了解山西农业合作社的情况。
那天,陶鲁笳向毛主席汇报说:“合作社的发展是渐进的,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这3年的试办,是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的。这为去年的飞跃发展创造了条件。到今年4月,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41%。”
听到陶鲁笳汇报的都是成绩,毛主席说:“你们的合作社在面上铺开了,有没有减产、死牛的情况?”
毛主席的话说完后,陶鲁笳回答说:“去年全省减产4.8%,而合作社占60%以上的平顺、武乡等20个县粮食比上年增产3.8%。全省的大牲畜,从1951年到去年,年递增率为10%。”
在陶鲁笳的回答中,毛主席没有听到合作社减产和死牛的情况,心里很高兴。
紧接着,毛主席又说:“你考虑过没有,苏联在搞集体农庄前,不少地方已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比我们现在还要高。但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集体农庄不断减产死牛,直到现在还没有达到十月革命前最高水平。什么原因?”
听到毛主席问,陶鲁笳想了想,回答说:“苏联共产党没有像我党那样始终重视农业重视农村,了解农村,我们大多数领导干部是从农村根据地走出来的,比较了解农民。我们的农业社和苏联集体农庄也不同,我们是经过互助组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对于陶鲁笳的分析,毛主席十分满意,用赞赏的目光望着陶鲁笳,说:“你说对了一点。要记住,我们和苏联一样,受帝国主义封锁,要搞社会主义,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不跟在资本主义后面一步步爬行。”
接着,毛主席重重地抽了一口烟,说:“苏联工业基础比我们强,工业人口比例比我们大,这是优势,如果只注意优势不提高劣势,就不能两条腿走路,苏联农业可能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新中国要不受帝国主义欺侮,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必须两条腿走路。”
紧接着,毛主席又以谆谆教导的口吻,对陶鲁笳说:“农业跟上来,靠一家几亩地不行,要靠合作化大农业,才能有社会主义大工业,有民族重工业。农业合作化就是为这个打基础,新中国工农业要均衡发展,两条腿走路,才能避免苏联农业今天的困难。要做到这一点,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和可靠的干部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这次谈话的时间很长,毛主席谈了许多。在说话的时候,毛主席一直看着陶鲁笳,陶鲁笳则不断地点着头,赞同着毛主席的观点。
谈话结束后,陶鲁笳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毛主席告别。
临别时,毛主席再次叮嘱道:“一定要增产,一定要增牛,一定要使我们的合作社比苏联的集体农庄搞得更好。”
从毛主席的话里,陶鲁笳听得出来,毛主席是真心希望农村变得更好,希望农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因此才对农业合作化抱了非常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