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5月1日,我国003号航母“福建”号首次海试至今,已经过去了9个月时间,在这9个月里,“福建”号航母已经进行了至少6次海试,目前基本已经可以确定,该舰会在今年正式交付海军服役。但“福建”号航母显然并不是中国海军航母规划的终点,因为004型航母,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之中。
(谷歌卫星发现了大连造船厂的航母模块)
2月13日,美国“The War Zone”(战争地带)网站以一张模糊的卫星图片为凭,指出中国海军新一代“004”型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曝光,并且已经进入模块建造阶段。对此“战争地带”认为,004号航母至少已经开工一年,并且极有可能在明年下水;而且还推测004号航母将会是中国海军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并且预计中国航母很快将会进入“核常兼备”的时代。
(外媒推测,大连正在建造的新式航母将会采用4条弹射器设计)
从公布的卫星照片来看,其曝光的大连造船厂“航母模块”从外观上看,确实很像航母斜角甲板的一部分,而且这一模块上明显有两个凹槽,由此可以推测,大连造船厂建造的新式航母,极有可能采用了和美国航母一样的四弹射器设计,比即将服役的003“福建”号航母多一条弹射器。而按照一般习惯推测,多一条弹射器,意味着航母的吨位有进一步扩大,极有可能从“福建”号的“8万余吨”扩展到9万余吨,甚至一步到位——达到10万吨的水平。而“战争地带”网站正是基于对我国新航母排水量的推测,所以才会认为,我国的新一代航母应该是核动力航母。
(中国未来航母CG)
应该说,“战争地带”的推测大体上没错,004号航母理论上应该比003号航母吨位更大,设计上也更加完善。而且4条弹射器显然比3条更“稳妥”,因为4条弹射器的弹射效率要明显比3条弹射器提升25%,而且,4条弹射器还可以有一条作为备份,从而提升航母在海上的可靠性。不过,仅仅从4条弹射就判断004号航母是“核动力航母”,未免还是过于武断了。
(美国海军有长时候混合使用常规航母和核动力航母的经验)
虽然如今美国海军的11艘航母,都是清一色的核动力超级航母,但事实上,核动力航母的战术性能反而不如常规航母,这主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核动力航母自身的建造成本更高,周期也更长。因为核反应堆具备强大的放射性,所以要安装核动力装置,需要更多的技术和时间;另外在维护保养的时候也是一样,需要关闭舰上的核反应堆,然后才能进行相关操作,这无疑导致核动力航母的维护保养通常需要3个月以上,而常规航母通常只需要1个月时间。在去年10月份,就曾经出现过美国11艘航母,仅有3艘能够在海上部署,但我国的3艘航母全部都可以出海部署的情况。而且就美国海军52年核动力航母和常规动力航母混用的经验来看,如果按照50年寿命期计算,常规动力航母的海上部署时间要比核动力航母多出3~4年,这个差距可以说相当可观。
(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美军6艘航母舰载机出勤率统计,核动力的罗斯福号航母只能排名第三)
其次,核动力航母虽然省去了加油的问题,但是其搭载的舰载机依然需要加油,而且为其护航的舰艇也同样需要加油。从这个角度上说,核动力航母的战斗效率其实并不比常规航母更大,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罗斯福”号核动力航母的舰载机出勤率在美军全部6艘航母中只能排名第三,第一和第二的位置都是常规动力航母。
(对于当前的中国海军而言,快速扩大海军舰队规模,同时确保各舰艇的出勤率,才是目前最重要的要求)
第三,核动力航母和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严峻海上环境不匹配,目前美国已经把我国定性为了最大竞争对手,美国海军更是把其总兵力的60%都集中到西太平洋水域,再加上日本、韩国、英法德意等美国的仆从国海军,我们所面临的局面可以说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快速提升海军的规模,以应对当前的重大挑战,就是海军建设的重中之重!所以建造周期更短,并且能够更快形成战斗力的常规航母,无疑比核动力航母更有性价比!
(两个船厂同时开工建造航母,这即便是美国,也是不敢想象的)
从长远来看,我国将来一定会建造核动力航母,但是为了应对目前紧张的局面,显然优先建造常规动力航母是更有性价比的选择。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本次“战争地带”在大连发现的建造中的004号航母大概率依然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只不过如今上海和大连两个船厂可以同时开工建造航母,这意味着我国航母建造的速度将会再提升一倍,对于快速改善我国目前极为不利的海洋安全环境,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