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原创·首发|2023.11.5
《扒马褂》活有框架,根据现场表演时间掌握每段的量,讲究入活的技巧,表演的投入要卖气力,和现场演绎的效果,是很有难度的一块活
最完美版本技巧最精湛、最全面,最卖力气、最完美的版本当属“德云三巨头”:郭德纲+于谦+高峰
一版是红色背景(看我社作品可以记不住场次,但绝对记得住背景[偷笑]),隐约记得是十来年前的纲丝节,所有的作品都非常炸,当时是某浪负责线上,第一时间守直播
那时高峰的实力频频呈现,唯一能接得住老两口的话并且再翻,那时网络上都在赞叹高老板的思维反应太快太快,水平相当高,到如今看小园子的版本更是赞叹高老板的功力
经典排位:郭老师圆谎,高老板撒谎,十个戒指+大白马+蛐蛐儿底
全程高能,印象最深的是我桃儿的可爱撒泼
“看你该吃药了——吃完了!——这是药拿的”
“你甭影射别人——我影射谁了我!”
“你给我脱喽脱喽——你脱给他脱给他——谁啊,什么我就脱给他啊”
“直播不能脱裤——录播也不行!”

另一版则有了高清版本,纲丝节相声大会,经典排位
祖父发家+男人生孩子+月球德云社底

这三位在一起的作品都不可错过,除咗《扒马褂》,还有《风雨归舟》、《戏叔别兄》、《秦琼卖马》、《莽撞人》、《同仁堂》都是百看不厌的经典

技巧最好、完成度最高的是张鹤伦版本,全程高能,笑料不断,师父大爷实力在捧,小白是真的争气,把自己擅长的创作能力、演唱的优点、表演的能力尽数体现,很喜欢小白

烧饼是马褂穿的最多的徒弟了,最早还没健身时候,马褂一出,爆笑轰动了粉丝圈,后面被小白的版本超越

近年的和少班主、小岳的“趟浪水”“闹大利亚”“剑齿虎”版本

天津场惊喜炸裂的“我要当师娘”版本,烧饼的作品都太值得欣赏

很多人会争议烧饼的“云遮月”,却会忽略烧饼扎实的功底,他是实力很强的存在
早期的《女招待》、《洪洋洞》和广为人知的《打灯谜》
到近些年我最喜欢复看的《黄鹤楼》(25周年诸葛亮“大花轿”)

《买卖论》(黄色大褂版)、《学哑语》都是无二的神作

是这些年第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演绎,让熟悉作品套路的观众眼前一亮
印象很深的“这马褂是他的?对!”
“说错了!”
“有四个亿人家爱住哪儿住哪儿,你管的着嘛”
和到现在也没听到的“姐夫跨日”,每听都会笑

时间在三哥之后,客观讲不太好接,尤其是在天津场,其实这段作品从专业讲并不合格,只翻了一番郭老师就引导结束
但是从演绎上看仍是第一个“对坐扒马褂”,让观众感慨,一次仍比一次惊喜,恰是这个形式的《扒马褂》反而承接住了三哥,给后面的演员留了空间
我很喜欢副总这版,听他慢悠悠的讲,偶尔来一杵子,已经到了人带活,而非活捧人的境界了
很多人觉得高栾不好笑,其实这对组合才是最棒最珍贵的,每段作品值得细细回味,刚听完再重复听都不会腻,细细品来会发现两人深厚的功底和技巧,早已不显山露水,不着痕迹,十分高明

其他弟子演绎的扒马褂都有看过,但都不尽如人意
能切身感受到和师父干爹长辈同台的紧张与压力,而且表达是个很有学问很难的领域,表达是思维的转化体现,并没有听者感觉的那么容易,完全能够理解
师父给了表现的机会,如果没发挥好,那种压力和自责也可想而知
从05年至今,从大鹏的电台节目听到郭老师的《黄鹤楼》到现在
有德云一路相伴,无数次感恩其存在,徒弟接棒师父传承经典,给世界欢笑
无论有什么争议,那都是世俗名利之事
用笑声点亮世界,温柔每个人的心,在无数个入夜哄睡,给予人勇气与力量,让人卸下压力,正向开心面对生活,这是功德无量
周末好时分,谁会拒绝听一段相声,用敞开心扉的笑声描绘这美好的一天呢
—— 癸卯年九月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