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助琉球人民,不妨从小事做起,北京的琉球志士墓,该好好修修了

子焓评国际 2023-07-06 10:26:02

我这两天在网上冲浪的时候,注意到了这样一条新闻。7月4日下午,来华访问的日本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于百忙之中抽空,特意前往了北京通州区张家湾的琉球王国墓地遗址,尊重琉球的传统习俗,为长眠在这里的14名琉球国仁人志士扫墓点香,虔诚祭拜。

祭拜结束后,玉城丹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此行之所以特意来到张家湾,一来是为了向琉球先祖表明一片心意,二来则是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继续保持冲绳和中国的紧密联系。

关于琉球话题和玉城本人的情况,我以往曾经出过多期内容。我知道琉球当地和日本本土两地之间长期存在着严重分歧,这些分歧源自包括但不限于美国驻军和发展失衡在内的诸多问题。我也知道长着半副白人面孔的玉城对日本政府和美国驻军一直是相当反感的,这种反感既是由他身上流淌的一半美军血液所带给他的,也是由在美日的压迫之下民怨长期积郁的琉球社会氛围所给予他的。

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身世背景,再加上中国和琉球的关系在历史上又曾是那么地亲密,所以玉城在这个节骨眼上会跑到北京来,不顾日本本土主流舆论的巨大压力,坦白表示希望寻求加强双方的联系,我并不感到奇怪。

真正让我好奇的是,为什么玉城要在他紧张的访华日程中特意安排一段前往张家湾扫墓祭拜的行程?难道真的单纯只是为了给长眠在这里的琉球人上一炷香吗?为什么他扫完墓之后还要在现场强调一下与中国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性呢?

要想解释清楚这一系列问题,我们还得从张家湾琉球王国墓地的历史渊源说起。

一、中琉友谊,源远流长

中国和琉球的往来可谓源远流长,而且双方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相当良好的国际关系。哪怕是在推行海禁政策的明清两代,中国也依然对琉球网开一面,允许琉球和我国福建省的泉州市进行通商贸易。

从初代琉球中山国王、察度王朝的开国君主察度王执政伊始,琉球就是中国的朝贡国了。在古代,琉球的汉学氛围始终相当浓厚。从14世纪末期起,琉球国开始派遣本土的优秀人才前往北京国子监学习,这个举措也被后世的琉球统治者继承了下来,直至后来日本侵略者到来。

公元15世纪初,明成祖朱棣在泉州设立市舶司,专门用于接待琉球访客。琉球的进贡使从本土出发,抵达泉州之后,一行人会在这里暂作休整,然后再启程前往北京朝贡。

福州到北京路途遥远,以当年的交通条件,哪怕是水路兼程,琉球的访客们也得长途跋涉近3000公里,就算日夜兼程也得在舟车上颠簸几个月。

影视资料

为了尽可能缩短行程,无论是来华纳贡的琉球国官员也好,还是到国子监求学的琉球国学子也罢,他们通常都会先乘船取道京杭大运河,然后在通州张家湾的水陆交会处换乘马车,再经由陆路前往京城。在古代,一个琉球人想要来北京得有多折腾,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因为从琉球到中国的路途过于漫长艰险,再加上水土不服和风雨不测等意外变故,不少琉球使臣和学子最后都客死在了中国。这些琉球人死后被安葬在了我国的许多地方,直到今天,在福建的福州和平潭、浙江的兰溪以及江苏的苏州等地,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一部分琉球人的墓群。

而在所有这些安葬在中国的琉球人墓群当中,规格最高、地位最显赫的,莫过于北京通州的张家湾琉球王国墓地。

史料记载,张家湾琉球王国墓地是当年由康熙亲自批复的,他对知书达理、深明大义的琉球官民十分感念,因此对那些在华去世的琉球使臣也相当体恤。因为张家湾的水陆交通条件相对方便,而且又是琉球国官民来京的必经之地,为了方便往来的琉球人祭拜,从此之后,不幸在北京逝世的琉球人大多都安葬在这里。

在历史上,张家湾琉球王国墓地先后曾安葬过琉球国的贡使、官生、陈情使和都通官等共14人。而在这14人之中,声名最为显赫,生平最为悲壮的,当属舍生取义的琉球志士林世功。

二、一死犹期存社稷,古来忠孝几人全

林世功,字子叙,号春傍,琉球闽人三十六姓之林姓林胤芾的八世孙。1865年,林世功因为诗文出众而被选为琉球的官派留学生,3年之后,他和另外三名琉球官生一道,一同被派往北京国子监求学。1872年,林世功学成归国,而且一回到琉球就被委以要职,先是担任琉球王府的国学讲师,后又被任命为琉球国王世子尚典的私人老师。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等到日后尚典继位成为新的琉球国王,那么林世功很有可能就会成为琉球的国师,前途不可限量。而此时的他也是踌躇满志,心怀一腔热血,立誓要为振兴琉球做出一番大事业。

遗憾的是,个人的能力再强,在汹涌的时代浪潮面前,终究也不过是一叶孤舟。1874年,牡丹社事件爆发,日本以3年前八瑶湾事件中杀害琉球国民为由,强行编造理由,出兵攻打台湾南部少数民族各部。在侵略台湾省的同时,日本还迫使琉球停止了向清朝的纳贡。尽管琉球方面曾先后多次向日本提出交涉,可无奈人微言轻,最终均被驳回。

此后5年,也就是1879年,日本彻底撕破伪装面具,强行吞并琉球,并将其改名为冲绳县。末代琉球国王尚泰王和他的王世子尚典也被日本强行迁至东京。至此,已经延绵了长达数个世纪的琉球王国,终于在日本的侵吞蚕食、强取豪夺之下,沦为了从历史的脸庞上滚落的又一滴无声的泪珠。

日本吞并琉球

虽然国家已沦亡,但是包括林世功在内的琉球志士们并没有因此而抛弃放弃。同年,林世功和另外几名琉球志士剃发易服,乔装打扮,从福州出发,经海路于10月初抵达天津。此后,林世功亲赴北京,上书总理衙门,要求晚清政府同日本交涉,出兵救援琉球。不过,林世功的请求并未得到晚清政府的回应。林世功一行人不得已,最后不得不以绝食明志,再次恳请清朝援救琉球。

迫于琉球志士们所制造的舆论压力,清朝最后不得不通过驻日公使何如璋向日方表示抗议,日本也因此派出了公使来京谈判。双方几经周旋,无果。最后,日本驻津领事竹添进一郎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分岛改约案”,即将琉球的宫古和八重山两岛割让给清朝,清朝可以拥立尚泰王的姐夫德宏为新的琉球国王。李鸿章接受了这个提议,建议总理衙门和德宏照办。但是德宏却认为,宫古和八重山两岛的土地贫瘠,琉球百姓在这里根本无法生存,日方提出的“分岛改约案”实际上和逼着琉球百姓去死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协议是琉球万万不能接受的。

当时身处天津的德宏托人将谈判消息带给人在北京的林世功一行人。林世功听闻之后多次上书表示反对,但依旧无果。最后,眼看“分岛改约案”的签署日期日将临近,迫于无奈的林世功决定冒死阻挡。

1880年11月20日, 在向晚清政府写下了最后一封奏折之后,林世功留下绝命诗二首,然后挥剑自刎,舍生取义。

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

廿年定省半违亲,自认乾坤一罪人。老泪忆儿双白发,又闻噩耗更伤神。

这两首诗让我想起了陆游那首流芳千古的《示儿》。不一样的时空,不一样的背景;一样的悲壮,一样的感慨。咽着国破家亡的最后一口气含恨而死,人世间的凄凉莫过于此。

壮烈之后,林世功的奏折则被琉球使臣蔡大鼎上呈给晚清政府。得知了林世功义举的清朝官员无限感慨,遂赠与白银200两,并将他厚葬在通州张家湾立禅庵村的琉球王国墓地。

在林世功舍生取义之后,晚清政府倒是难得硬气一把,宣布推翻了此前与日本达成的“分岛改约案”,拒不签字。日本公使以清朝毁约为由,拒绝继续谈判。晚清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则对是否支持琉球复国产生了争论。从此,琉球问题被搁置一旁,终至无人问津。

林世功(中间)与其同伴

林世功并不是安葬在张家湾琉球王国墓地里的唯一一位琉球志士。在他挥剑自刎8年之后,也就是1888年,另一位来自琉球的士子,为反抗日本侵略而终日在华奔波的琉球复国运动成员王大业,终于也因为悲愤交加、心力交瘁,最终不幸病逝。去世之后,王大业也被安葬在了张家湾的琉球王国墓地。

结语、让呐喊者不再声嘶力竭,也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说来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安葬在张家湾琉球王国墓地里的琉球国仁人志士共有14位之多,但能保存到今天的,却只有王大业一人的残碑。这是另外一段悲伤的故事,1931年,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一些日本学者曾来到张家湾当地考察琉球王国墓地。这群日本人的到来,激起当地老乡极大的愤怒,老乡们误以为安葬在这片墓地里的是一帮日本人,遂在他们走后将琉球人墓群一拆了之,最后只有王大业的墓碑得以幸免,但也只保留下来了一部分。

看看当年林世功和王大业这些人的悲壮事迹,再想想如今在美日的殖民压迫下发出的痛苦哀鸣的琉球人民,我有时也会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值得吗?这么多年了,前前后后死了那么多仁人志士,结果到头来却还是什么都没有改变。压迫者还是那帮压迫者,被压迫者还是那帮被压迫者,不一样的时空,一样的苦难。烈士的鲜血早已被岁月的寒风所拭去,剩下的只有早已被军用发动机的轰鸣所驯服的麻木神经。”

而现在,当我看到如今在张家湾琉球国墓地遗址前双手合十的玉城丹尼时,我才终于明白。虽然琉球直到现在仍然饱受压迫和欺凌,但是林世功和王大业们当年的牺牲和付出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用自己那沸腾滚烫的热血,帮助自己的故土琉球把反抗压迫的火种给保存了下来。哪怕日后他们连尸骨都已经被历史的洪流给冲到遗忘的荒野里了,时隔多年以后,也还是会有来自琉球的后来人到此挥泪,驻足神伤。

林王是中国的姓,丹尼是美国的名。如果要按照血统和出身来做严格划分的话,无论是当初的林世功和王大业,还是今天的玉城丹尼,他们其实都不算是原生原长的琉球人。可恰恰是这群血管里流淌着异国血液的外乡之人,却总能在琉球和琉球百姓遭遇险境的时候挺身而出,赴汤蹈火。

为什么?是什么促使他们走上了这样一条艰险无比的道路?回顾他们的经历和遭遇,我想,他们的国族认同,他们的反抗精神,他们的毅然决然,他们的慷慨从容,说到底大概也都是被历代压迫者的残忍和贪婪所塑造出来的。不管压迫者们用来装饰刻刀的刀柄如何变化,压迫的刀刃始终都是那样地刻薄无情。生活在这样的刻刀之下,但凡是个还有点血性的人,最终大概也都会变成林世功、王大业和玉城丹尼这副模样吧。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林世功和王大业或许不过是世界舞台上两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一如在今天这个浪潮汹涌的时代,玉城丹尼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那样。当所有观众都把目光集中在舞台中央的中美这些大国身上时,并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到,在那些喧闹嘈杂的背景音当中,也曾夹杂着他们声嘶力竭的呐喊。

但是,对于我们这群就身处在舞台中央的人来说,对于我们今天这群中国人来说,我们不应该也像其他人一样,把他们声嘶力竭的呐喊只当成是似有若无的背景杂音。因为之所以要登上舞台的中央,我们的初心之一,就是要让那些呐喊今后可以不必再声嘶力竭。

舞台是大家的,大家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上来畅所欲言。我们要让那些有道理的人发声,而不是任凭那些不讲道理的人平白霸占着话筒。因为那不仅是对他们的不公,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背叛。

琉球问题或许不会因为玉城丹尼的一次访华之旅就得到妥善解决,但是我相信事在人为。做事总比不做好,别管做多少,也别管做得有多好。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玉城的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现在就讨论解放军乘坐两栖攻击舰登陆那霸驱逐美日鞑虏的事宜是有些为时过早了,但在襄助琉球人民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现在还是有事情可做的。

远的不说,我们至少可以把张家湾的琉球王国墓地遗址给好好修葺修葺,不至于让它再落寞得像是一块荒郊野地。最好是能在这片地方修建一个琉球爱国主义基地,这样不仅能方便琉球民众过来烧香祭拜,也方便我们中国百姓过去瞻仰缅怀。

血脉和姓名的差异并不妨碍忠义大节的延续,国家和民族的藩篱也不是不可打破的。任它世殊时异,情随事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正义的事业永远能引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历史的长河滚滚东去,但总有不屈不挠之人,为了人类公义的永存,逆流西来。

0 阅读:0

子焓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