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制药工程学会入驻!浦东全力推进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建设

浦东发布 2025-04-08 13:11:22

记者从世博管理局获悉,国际制药工程学会(以下简称“ISPE”)上海代表处日前正式入驻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

截至目前,世博地区已吸引20余家国际经济组织入驻,集中在经贸规则、资源配置、国际仲裁等领域,在助力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扩大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国际经济组织快速集聚释放发展潜能

国际经济组织发挥着资源链接和桥梁作用。作为全球制药工程领域权威非营利机构,ISPE致力于推动制药全生命周期技术创新与标准升级,在全球拥有广泛影响力。

记者了解到,ISPE上海代表处将重点联动中国药企、监管机构及科研院所,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与复杂挑战应对,通过国际论坛、技术培训及行业白皮书发布等形式,推动中国制药标准与国际接轨。其落地将助力本土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同时吸引跨国合作项目落户。

2021年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揭牌以来,集聚度不断提升,2024年新引入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上海代表处、美国心脏病学会上海代表处和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上海代表处。

已入驻组织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包括:国际知名仲裁机构,如国际商会(法国)上海代表处、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上海代表处等;专业领域重要枢纽机构,如新开发银行、法国国际展览业协会上海代表处等;行业规则制定领域权威组织,如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英国)上海代表处和云安全联盟大中华区(中国香港)上海代表处等;航运功能机构,如德国物流联盟上海代表处、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上海代表处等。

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不仅提升了世博地区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其工作与效能同浦东的功能优势和产业特色相符,为浦东提升国际事务参与程度、拓展国际“朋友圈”、增强软硬实力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开发银行于2024年7月完成首笔境内美元拆借交易,深化银行间市场开放;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多项资质入选上海市境外职业资格证书比照认定名单,助力国内航空航天人才培养等。

打出“组合拳”吸引更多国际经济组织落户浦东

国际经济组织在促进国际经济交流合作、链接全球科技资源、引领带动地区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续发力,为国际经济组织在浦东集聚指明方向、提供支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吸引更多国际经济组织和企业总部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落户”。2024年1月印发的《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创新国际组织管理机制,支持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浦东新区”“吸引和培育国际科技组织”。

浦东着眼于此谋篇布局,全力推动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和发展。

浦东将国际经济组织集聚计划(GOC)纳入功能引领“6G”计划,充分发挥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独特优势,吸引国际商会、行业协会、同业公会、标准组织等高能级国际经济组织落户,支持国际经济组织更好参与国际、国内标准规则制定。

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浦东新区促进国际经济组织发展若干规定》结合浦东新区实际制定,11条主要内容涵盖业务主管、登记服务、税务服务、人才服务、表彰和奖励等方面。

该规定厘清适用范围,对国际经济组织予以界定——重点聚焦引进与浦东产业链、价值链契合,境外合法成立的经济类和科技类非营利、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同时,明确规定国际经济组织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设立代表机构的,可以申请由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

世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世博地区将不断支持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和发展,加强与国际知名专业服务机构合作,聚焦世博重点产业领域拓宽引进渠道;指导并推动符合条件的国际经济组织升级为地区总部,提升其管理能级和国际竞争力;结合国际经济组织的个性化需求,持续优化前滩国际经济组织集聚区的空间资源布局,提升办公环境和服务质量。

下一步,浦东将加大国际经济组织引育力度,吸引更多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功能、产业定位相吻合的国际经济组织落户世博前滩。同时,用好上海国际论坛和高端会议平台,加大与上海友好城市的互动,探索创设新型国际经济组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国际经济组织发展,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导入,扩大制度型开放。

文字:张诗欢

编辑:朱胜霞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