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涡阳县是如何建县的?它和亳州、宿州、阜阳有什么关系?

国学府邸 2021-11-19 22:17:28

唐元和四年(809年),因汴水咽喉的重要性,唐王朝置宿州,治所在虹县(今安徽泗县),辖虹、蕲、符离三县,元和九年(814年),亳州属临涣县划入宿州。

然而,由于明朝以前缺乏地方志,州县辖地边界基本上无从考证。

历史上著名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奉宋神宗旨意编绘一套州县地图,历时十二年完成。可惜,南宋战乱频发,《天下州县图》毁于战火之中,成为千古遗憾。

选自中国历史地图集-北宋淮南东路亳州和宿州,和历史略有误差

不过,临涣县的边界,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我们找到了线索。

据宋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九》中记载:“初,宿州临涣县有天静宫,言李母感星之所也。”

而今日涡阳县的一部分,就隶属于宿州临涣县。

老子故里在安徽涡阳县,在宋代时期,是在亳州城父县境内。在老子故里,有天静宫,然而天静宫有三所,其中一所在宿州临涣县境内,应亳州人的要求,把临涣县西部的大李乡分离出来,划属亳州管辖。

宋代大李乡辖境无考。不过天静宫是当时宿州辖境的边界。

明代嘉靖年间《宿州志》有载,宿州西南有仁义乡,下辖龙山集、青疃集、石弓山集、丹城集、泥埠集、石冢集、麻冢集、白沙集、刘村集、曹市集、韩村集、孙疃集。其中部分集镇就在现在的涡阳县境内。

涡阳,是因何而建县呢?

这要从和太平天国同时期的捻军说起了。

1851年,洪秀全蓄发易服,发动金田起义,震撼中外,与此同时,受满清压迫的百姓纷纷起义。

1852年,皖北大旱,在雉河入涡河之口处,有一个雉河集,亳州人张乐行等聚众歃血为盟,张乐行被推举为盟主,起义抗清,号称“十八铺聚义”。

1855年秋,各路捻军再次于雉河集会盟,盟主张乐行号称“大汉永王”。

捻军和太平天国合作,以听封不听调纳入太平天国领导。

大汉永王张乐行率领捻军与南面的太平天国遥相呼应,搅得满清王朝乾坤欲倒,清政府对中原的统治摇摇欲坠。

在太平天国后期,形势急转而下,1862年,陈玉成解救安庆失败,退守庐州(今安徽合肥),其后庐州相继失守,陈玉成突围后,北上寿州(今安徽寿县)与割据皖北并被太平天国封为“奏王”的墙头草苗沛霖会合,反被苗沛霖蒙骗擒获交给清军。

英王陈玉成押解京师途中,捻军计划解救陈玉成,清廷得到消息,下令就地正法,陈玉成遂在河南延津被凌迟处死,享年二十七岁。陈玉成就义后,其尸骨被部下偷走,运到捻军势力保护下的宿州城北,因无法南下运回天京(今南京),在宿州玉皇寺超度后,葬在宿州城北。

同年,捻军首领张乐行在河南杞县许岗与僧格林沁交战,双方援军皆至,激战数日,捻军长枪队首领董志信投降,使得捻军腹背受敌。次年正月,张乐行拒不投降,撤回根据地雉河集附近,在青疃集遭到宿州知州英翰和叛捻突袭,最后决战于雉河集,张乐行战败被俘,送至清营遇害。

不久后,张乐行夫人杜金蝉不久也被扑就义。杜金蝉一代巾帼英雄,被俘后下场凄惨,在这里不忍赘述。

同治二年(1863年),在捻军领袖张乐行被俘杀后,墙头草、叛徒苗沛霖担心“兔死狗烹”而再度反清,后在蒙城被清军僧格林沁部击败,死于乱军中。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十九》有明确记载:“苗沛霖反侧久,遂叛,安徽诸军皆不能制。二年,僧格林沁大军至,始平之。抚循降圩,收其兵械,奏移凤台,治下蔡雉河集,增立涡阳县。”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十二》记载了涡阳建县的缘由:“时苗匪已平,李世忠亦解兵柄,捻匪窜河南、湖北。松年增募勇千人,就颍(州)、宿(州)间设防,奏请雉河集地处交冲,当建县设官,从之。”

1864年,从周边州县割出一部分土地成立涡阳县,以在涡河之阳为名,治所在雉河集。

雉河集,也就是涡阳县的前身。

雉河,即今安徽涡阳县北武家河。过去是宿、亳的界河。

清代诗人张洵佳曾坐船路过涡阳,作《泊舟涡阳县》:

赤眉铜马旧披猖,君盗中原此聚场。

官吏养痈成巨患,地形扼险重岩疆。

频年兵火遗民少,落日关河戍垒苍。

今日涡阳增县治,前车覆辙鉴毋忘。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

1 阅读:1117
评论列表
  • 2021-11-20 13:13

    我宿州被刮的七零八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