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一位心理学家,是的你没看错,卡尼曼老爷子搞了一辈子心理学,80岁得了个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甚至都没接受过正儿八经的经济学训练,因为他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全新的视角,行为经济学,说的简单点,就是研究人性在金融市场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卡尼曼
2009年在俄罗斯的股票市场上,《财经》周刊做了一个试验,把一个名叫卢里克的马戏团猴子带到一个纸箱旁边,箱子里放了几十枚代表俄罗斯不同公司股票的骰子,让这只猴子随机的选择了其中的8枚,作为它的投资组合,同时授予这只猴子100万卢布的虚拟货币,然后去观察这只猴子所选投资组合的变化情况,一年过去了,这只猴子所选中的股票总存量居然增值了3倍,这比绝大多数俄罗斯大师级的金融分析师赚的都多,其中的一只矿业公司股票上涨了150%,电信企业股票涨了240%,为这只猴子带来最大收益的是一支银行股,收益高达600%,这只猴子堪称俄罗斯的金牌分析师,财经杂志主编说:这只猴子跑赢了俄罗斯94%的基金,要怎么取得分红呢?把钱寄到马戏团吗?

你可能会把它当成个笑话,但这中间却揭示了一个经济学原理,市场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完善,投资是非理性的,当然我不是为了告诉你,所有的技术分析没用,因为在一定的周期内结果可能反转,而是告诉你,当你理性的判断过后,势必会因为个人的主观因素,而对决策结果产生影响。因为不管是你之前的消息面分析还是技术面分析,都是基于客观的现实数据作为支撑的,并没有加入人这种非理性的行为,你可以想想你身边的人,你的朋友,亲戚,同事,父母或爱人,这些人在做各种决策的时候有完全的理性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没有,那你就很容易理解,人,不管是多么牛的人,他的决策总会带有各种主观性,当然也包括了投资决策。

这种非理性首先就表现为过度自信,在我们买股票的时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通过你自己的基本面分析亦或是K线图分析,你觉得涨的可能性大,于是就觉得自己能够战胜市场,觉得自己很牛,结果就是过度投机,过度频繁交易,根据券商的数据表明,个人投资者交易的越多,投资表现就越差,男性投资者比女性投资者交易的多得多,所以投资结果上男性不如女性,造成这种过度自信的原因则是因为你的记忆中有太多的成功案例,别人的案例,自己的案例,特别是当你作出了某个判断之后,股票走势果真跟你预想的一样,你就会更加的自信更加的膨胀,但是大概率你的判断只是一个幻觉,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比实际情况好预测,这就很危险了。

另一种非理性的表现是判断偏差,个人投资者都确信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投资结果,但实际上并不具备这种控制力,也正是由于这种错误,导致了投资者在决策的时候选中了一个并不存在的趋势,中国前些年有个涨停敢死队,他们经常性的在一些上涨幅度较大的小盘股票上,迅速逼空,直接封到涨停板,这个时候,这只股票就从五千多只股票中脱颖而出,展现在所有股民面前,看到这样的封板情况,肯定会有一些人天然的认为,这是热门股,有利好消息,认为明天开市还会涨,而涨停敢死队铁的纪律,即使第二天再涨,都要立马出货,其实他们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判断偏差来盈利的。

涨停的股票
非理性表现的另一种情境是羊群效应,社会学家做过一个试验,他安排一个人站在街角,抬头望向天空,然后观察路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跟着他看天空,但是当安排5个人看天空的时候,有4倍于上一次的人也跟着看天空,当人数增加到15人的时候,几乎整条街一半的路人都会停下脚步看向天空,类似这样的试验还有很多,而在金融业里2000年初的互联网泡沫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羊群效应案例,不正确的投资判断会引导人们集体走向癫狂,羊群效应最应该告诉你的就是,不要被群体行为冲昏了头脑,而当下的AI经济会不会就是另外一场羊群效应呢,看看全世界对英伟达的吹捧,让人不寒而栗啊,那你觉的英伟达市值都3.3万亿了,还会涨吗?

英伟达股价走势图
还有一种叫损失厌恶,有一个试验,抛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赚100,反面朝上输100,看似公平,但实际情况是,没有几个人愿意玩这个游戏,但是如果把正面朝上赚100改成赚250,那大部分人都是愿意玩的,这也就是说人们对于损失1块钱的痛苦是获得1块钱喜悦的2.5倍,也就是人们对于损失是极度厌恶的,当你1000块钱的股票涨到50后再涨到60,对你的喜悦是很少的,但是当你亏损50的时候,继续亏损到60的时候,你的心情会变得更糟糕,而正是这种感受会给你的决策带来直接的影响。

当然以上这些非理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穿插体现的,投资者过度自信,遭受群体的踩踏,又因为被困在判断的错觉中,拒绝承认投资失误,所以你要做的就是避免跟风行为,当你的一个平常都不关注股市的朋友,突然开始向你炫耀他在股市赚钱了的时候,你应该捂好你的钱包,谨慎入市,然后避免过度自信的频繁交易,相信我,股神的光环不会掉在你的头上,即使你已经赚了50%,也很可能会凭实力亏完的。如果一定要交易的话,那就卖掉赔钱的股票,而不是赚钱的股票,那在投资的过程中,以上哪些行为会影响到你的决策,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经历。都看完了就顺便点个赞呗,感谢关注猫眼儿的频道,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