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8年,一碗三痹汤,逼出骨缝寒瘀,吓跑关节疼痛变形!

王振亮备忘录 2025-04-10 03:05:01

作为一名从医 40 年的医生,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深感责任重大。在这些年的行医生涯中,我始终秉持着医者仁心的原则,希望能为每一位患者减轻病痛。而在众多病症里,类风湿关节炎一直是我重点研究和攻克的对象。

每到换季,医院里关节不舒服的患者就开始扎堆。记得上周五一上午,我就接诊了 20 多位患者,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全都是类风湿病人。甚至还有一些之前已经停药的患者,因为没有做好日常保养,病情又开始复发。看着他们饱受病痛折磨的样子,我的心里满是心疼,也更加坚定了要为他们找到有效治疗方法的决心。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好好说一说类风湿的调理。正好借着一个医案,给大家分享一个有助于改善风湿痹症的经典良方。

有一位来自山东的患者朋友,被关节疼痛折磨了两年多。最开始,只是双手指和手腕疼痛,可慢慢地,疼痛范围不断扩大,延伸到了肘部、双膝,甚至脚踝。关节处灼热肿胀得十分明显,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

去医院检查后,结果显示血沉 63mm/h,风湿因子阳性,超敏 C 反应蛋白阳性,各项指标都明确指向了类风湿关节炎。

我们都知道,在中医理论里,类风湿属于 “痹症” 范畴。但痹症又分为多种类型,像大家比较常听说的行痹、痛痹、着痹,分别对应着风邪、寒邪、湿邪侵袭人体,从而导致关节肢体出现疼痛、酸困、沉重等症状。

所以,对于类风湿的治疗,准确分清病机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药精准对症。

我仔细观察这位患者,发现他舌苔薄白,脉象又沉又细。患者自述平时特别畏寒怕冷,关节一旦遇到热就会感觉舒服一些,而且食欲也不好。

综合这些症状,我辨证他属于阴阳不足,是风寒湿邪入侵身体,造成了气血瘀滞,经脉不畅。针对这种情况,治疗应该以温肾化阳、祛痰通络为主。

于是,我为他开了【三痹汤】:桂枝、白芍、熟地、归尾、川穹、细辛、防风、秦艽、独活、生姜、陈皮、续断、黄芪、甘草、党参、怀牛膝、杜仲。

这十几味药材,乍一看似乎杂乱无章,但其实它们在方子里的配伍十分精妙,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其中,走上肢的秦艽和走下肢的独活相互配合,能够照顾到身体各处的风邪,再加上防风的助力,哪怕风邪已经深入到骨缝之中,也能被彻底清除。

桂枝、细辛、生姜堪称驱寒的三位大将,桂枝能够发散解表,细辛和生姜可以通窍散寒,它们与除湿的茯苓、陈皮搭配,大大增强了渗湿利水的功效。

川穹、归尾、白芍、熟地这四味药材则专注于活血化瘀,而党参和黄芪能够益气固表,帮助人体的气血真正顺畅运行起来。

最后,杜仲、牛膝、续断在前面药材的基础上,发挥补肝肾、强腰膝的作用,加快筋骨的恢复。

在临床 40 年的时间里,我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对这个方子进行加减运用,帮助了多位类风湿患者缓解了病痛,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每看到一位患者在我的治疗下逐渐康复,我内心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油然而生。

这不仅是对我多年从医经验的肯定,更是我作为医生,践行医德,为患者服务的最好证明。我会继续钻研医术,希望能帮助更多被类风湿困扰的患者,让他们重新找回健康的生活。

0 阅读:2
评论列表
  • 哇.中医好历害的逼出。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