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首最美《踏莎行》,有忧愁有离恨,有闲适有豪情,你最爱哪首

点墨漫诗意 2024-07-05 15:16:06

踏莎行

【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是一首伤别离的佳作。词的上片写行人客居舍馆的所见所感。残梅、溪柳、散发淡淡清香的草野、和暖的春风,在这大好春光里,在这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却要远行,从而引发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下阕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远行人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也是小楼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而又明知徒然无望的内心挣扎与深情凝望。全词委婉缠绵,别具一格,词人将游子思乡之情与闺中人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写出两地互为相思的情思,可谓新颖生动。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词寓情于景,以凄迷的暮春景色烘托作者沦落天涯的迷茫、孤苦心境,以质问郴江为何不安分地环绕郴山而流,却要远下潇湘自嘲身世,旋喻自己本可安贫自守,却因为出仕而卷进政治漩涡。除此之外,作者还写到亲朋的书信不但不能让他感到慰藉,反而让他心中累恨积怨,真实地展现出谪贬之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痛苦的心灵挣扎。

踏莎行

【宋】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这首词描绘的是暮春的景色。上片勾勒了一幅暮春郊外美景图,郊外道路两旁,只有稀稀疏疏的几朵花,漫山遍野早已是一片绿色。杨花飞舞的场景描写得十分形象,春风吹得杨花漫天飞舞,扑到行人的脸上。下片分别描写了室内与室外的景象。室外树木枝繁叶茂,黄莺可以藏在翠叶的后面,珠帘挡住要飞进屋子的燕子,清净的室内,飘着香炉升起的袅袅香烟。结句写诗人喝了几杯酒,有些醉酒就睡了一觉,一场愁梦后醒来,已经到了傍晚,斜阳已经照进院子里。这句既写了“愁梦”又感叹了时光的飞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之情。

踏莎行

【宋】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这是一首深婉含蓄的别情词。作者回忆以前的别离情境,表达了对闺中人的牵挂,语句哀婉动人。上片写要去大海上的仙山,本来没有波涛的险阻,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自己没有做到。接下来两句表示自己的悔恨,当时轻易地离开了意中人,现在山高水长,再也无法相见。下片写“意中人”去后,屋内逐渐变得冷清、孤寂,席子上落满了尘土,闺房里也开始变得模糊。最后接以“梧桐叶上萧萧雨”一句,借景抒情,意味深长。

踏莎行

【宋】姜夔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这首词为梦中怀人之作。夜梦所见,伊人如莺燕般轻盈娇软,向他倾诉着别离后的幽怨与思念。她在埋怨薄情郎怎能想象她因为惦念而忍受长夜无眠之苦,告诉他春未至而相思之情已浓。梦醒后,作者翻出了别后她写来的书信,摩挲着别时她为自己缝制的衣衫;他因为伊人之精魂不远千里而来与自己梦中相会的痴情而感动,也为她于欢会之后孤身而返的伶仃无依而心疼。全词情悲意苦,表面上写恋人对自己的牵挂和难以割舍,其实也蕴含着作者对她的一往情深。

踏莎行

【宋】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是一首赞颂荷花的词,其中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词中的荷花不但体现着红衣苦心、淡香幽远的绝俗风貌,更是独自开放在“回塘”“别浦”这样少有人迹的地方,身处在绿萍深处,蜂蝶不来采,莲女不来摘。遥想作者一生,何尝不似这荷花一般,因本性耿介、不合俗流而寂寞无闻,一任年华空逝;所赖唯是清洁自守、孤芳自赏。夕阳西下时,当晚潮涨起,天边一抹行云又夹带着寒雨而来,那随波摇曳的荷花仿佛要向作者诉说些什么。作者说那是它在叹息自己当年未随春风之便而展露芳容于人间,待到放下矜持,想要伺时绽放却暗惊秋风已至。这是荷花的悲哀吗?——这是作者的悲哀。

踏莎行·春暮

【宋】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描绘暮春时节,微雨蒙蒙,寂寥无人的景象,写女主人公居处的幽雅静谧而无生气。下片写两地音书隔绝,闺中人倚楼远望,但见芳草连天,阴云蔽空。全词清新流畅,绘景抒情,笔触纤细优美,字里行间处处跃动着闺中人期待、相思中的惆怅与苦闷,读之令人销魂。

踏莎行

【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这首词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景象。接着提出一个问题:谁会撩拨起人的心事?词人没有直接回答,设下了悬念,令人猜想。下片直接说明词人心事的原因。去年梅花盛开的时候,词人和情人共赏梅花,南楼之月可做见证,而今与情人分开了,万物依旧,人事已非,词到结尾时才点明词人为什么时醉时醒,是因为“轻离别”的“恨”。

踏莎行·山居

【宋】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这首词上片写秋天山景。古来写丹枫、黄花的诗词,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但分而言之者多,兼而写之者少。即使兼写,也很难找到能与此媲美的妙句。词人写景浓淡有致,对比强烈,对仗精美,展现一幅色彩斑斓、意境高远的秋山画卷,显示出词人摹写景物的艺术才能。下片写秋山赏月。尾句言词人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淡泊的心境与清幽的月色交融在一起,表现出闲适惬意、怡然自得的山居乐趣。

踏莎行

【宋】辛弃疾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这首词作者用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中秋后二日“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的优美环境里恬静怡人的景色,以及这个居所的主人一家“随分杯盘,等闲歌舞”的安逸舒适的生活。但这种赏心悦目的景致和优哉游哉的生活并不能化解伟大爱国者辛弃疾心中郁积了几十年的忧愁。伤心人别有怀抱。他在晴空朗朗的月夜里担忧着即将到来的风风雨雨——因为重阳节快到了,天气的变化将把眼前的幸福和安宁一扫而光!这里的“风雨”意思是双关的,它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暗喻当时的政治形势,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局的忧虑之情。

踏莎行

【宋】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这是一首咏别词,情似游丝未定,人如飞絮无踪。“情”是送者,“人”是行者。“一溪烟柳”本与人情无关,而送者竟抱怨其“丝垂”万条,为何系不住行人兰舟?这是面对别离痛苦的无奈之言。“雁过”句,叙别后之情。即便是不考虑明天如何打发,可今晚难熬漫漫长夜!结尾两句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平淡率真。全词悱恻缠绵,真切感人。

踏莎行

【宋】洪迈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敧,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这首词写思妇怀人,通篇无一字点破本题,词人本意完全是通过环境、气氛,以及主人公的动作、情态艺术表达出来的。读者刚一接触到它,只能感知到一片空寂的环境和一个慵倦的主人;进而才发现这是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怀念;再进一步或可想到关于爱情、离别等等,令人回味无穷。

踏莎行

【宋】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这是一首端午佳节感梦怀人之作。伊人肌肤如玉,樱唇倚扇,精致的绣饰散发淡淡的脂粉幽香,红艳的舞裙透着隐隐的榴花,端午节带在头上的艾枝斜压着鬓边,带着几分娇态、几分哀愁的她,越发的楚楚动人。可是,“午梦千山,窗阴一箭”,如此真切的美人不过是梦中一见。伊人在水一方,隔江不见,午梦醒来,只有雨声、晚风、菰叶,伴人凄寂而已。上片以实笔来描摹虚象,而在结拍处却以虚笔来点画实景,使情景幻而疑真,真而疑幻,异常缥缈,具有一种“天光云影,摇荡绿波”之美。

踏莎行·游凤凰台

【宋】刘一止

二水中分,三山半落。风云气象通寥廓。少年怀古有新诗,清愁不是伤春作。

六代豪华,一时燕乐。从教雨打风吹却。与君携酒近阑干,月明满地天无幕。

这首词上片借李太白诗句尽展白鹭洲横、三山天外的旷远辽阔,并通过虎踞龙盘的山川形胜隐叙了金陵悠远历史的波澜壮阔;下片用六朝繁华风雨埋没的史实,抒发词人心中六朝豪华春去也,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千古之慨。怀古伤时的主题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陷入哀怨忧闷而难以自拔或强颜自慰的消沉情绪,但此词却处处洋溢着一股少年英发的蓬勃意气。

踏莎行·闲游

【元】刘将孙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这首词借闲游中深情地追怀南宋都城临安,表达了遗民的故国之思。起首三句描绘了一幅沙边水际烟雨迷茫的自然小景,其间荷花、芳草、垂杨、渡口,物象倩丽,与西湖景观颇有某些相似之点。由是枨触起一腔愁绪。“血染”“泪题”,足见愁情切骨,“西湖岂忆”反诘一句,将忆念临安的襟绪挑明,收尾言重见西湖只能借助梦寐,而梦中又不识去路。忆念西湖的情怀之切,可以想见。全章写景如画,表情含蓄,言简意深,耐人品味。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这首词通过歌颂雪花与梅花,又极言对比两种事物的特点,一种香,一种白,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一首咏梅小令,作者最后突出了梅的“惟高一着”,用雪花的随和反衬梅花“散彩向空山”的孤高。

踏莎行·江上送客

【元】张翥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邪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这首词是写一对情人暮春分别。上片以景语摹画江头醉扶伊人登舟作别的场景与气氛。“将愁不去将人去”寻常语乃见巧思。下片设想别后愁情难耐,黯然销魂。全词含婉蕴藉,余意不尽。

踏莎行·晚景

【明】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这首词以流水孤村、荒城古道等典型景物,展现出秋日傍晚萧瑟荒凉的景象,并衬托出人物怀远思归的离愁别恨。作者善于化用前人成句,如“鲤鱼风起芙蓉老”(唐·李贺《江楼曲》)、“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等,经熔冶后,皆显得浑成自然,一如己出。

踏莎行·初春

【清】徐灿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这首词是女词人怀着无限眷恋和凄婉为故国唱出的挽歌。“夕阳一片江流去”一句把那国破家亡、容身无地的迷惘悲慨之情融入眼前的江上日暮之景,境界壮美,托意无穷;其随江流而去的,岂止一片苍茫的夕阳,也是一页沉重的历史。

踏莎行·寄见阳

【清】纳兰性德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这是一篇寄赠之作,流露出了词人对侍卫生活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倚柳题笺”,正是词人想要的闲适生活,“当花侧帽”描写了不拘礼法,洒脱自如的举止。而这种情怀又难以诉说,所以不知“和谁道”,不无愁苦寂寞,只有向友人诉说一下自己的衷肠,排遣郁闷。

3 阅读:275

点墨漫诗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