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
在洪荒流世界中,圣人是最顶端的存在,又称混元大罗金仙。
只有证得混元,才是圣人。圣人可以碾压圣人之下的一切强者,就是无限接近圣人的准圣也是蝼蚁一般。
其实,圣人和混元大罗金仙的设定都是取自《封神演义》。不过,封神世界中的两者并不可以划等号,圣人也不是一种境界,而是一种尊称,与实力并没有关系。
在封神之中,明确表示为“圣人”的共有11位。
1—3、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三友是鸿钧道人的三个徒弟,属于是一体同人,都是历万劫不灭的混元大罗金仙。
在洪荒流中,鸿钧大弟子盘古开天地时,因无力支撑开天地力量而陨落,元神分化三清。三清也就是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他们在开天辟地的同时,证得元始,为混元圣人。
实际上,封神中的三友和三清也不是同个概念。在老子探诛仙阵与通天教主交手时,使用一气化三清分化出上清道人、玉清道人、太清道人,各报名号来战通天教主。通天教主却是根本没有听说过三清道人,只是说:自古至今,鸿钧一道传三友,上清、玉清不知从何教而来?
再说圣人之说,三友确实曾明确表示是圣人。同样是诛仙阵老子单挑通天教主时,表述为:二位圣人战在陷仙门里;又比如老子出场时为:板角青牛上坐一圣人;还有九龙岛四圣的道法为“碧游宫内圣人传”。因此,老子和通天教主都是圣人。
元始天尊是三友中的二师兄,他自然也是圣人。在最初之时,就有说为:昆仑山玉虚宫掌阐道法宣扬正教圣人元始天尊闭了讲筵,不阐道德。这也是封神世界中第一次提及圣人之词,而且后续十二仙也多称元始天尊是掌教圣人。
4—5、接引道人、准提道人
接引和准提是西方教的两位教主,同是混元大罗金仙境界。
在封神中,接引和准提与鸿钧道人并没有联系。鸿钧道人前去西岐之时,三友都是在道旁俯伏迎接,接引和准提要拜见之时,他只是说“吾与道友无有拘束,这三个是吾门下,当得如此”。因此,接引和准提并不像洪荒流中设定的是鸿钧紫霄宫讲道时的听讲者。
封神之战时,接引和准提都是曾几度参与。在破诛仙阵时,两人联合老子、元始天尊一起进阵,被称之为:四位圣人齐会此,劫数相遭岂易逢。
很显然的是,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是与三友同样的身份,都是混元大罗金仙级别的圣人。这五人确实可以碾压混元大罗金仙级别之下的任意人物,包括强大的孔宣、执掌混元金斗的云霄。而且老子以太极图开天辟地,通天教主也说过换过天地,他们这等级别的人物也有重换天地的实力。
6—8、伏羲、神农、轩辕
这三位是火云洞三圣皇,分别为天皇、地皇、人皇。
在苏护讨伐西岐之时,吕岳受申公豹邀请前来助阵,施展了一手收割万千生灵的瘟术。杨戬受师父玉鼎真人前去火云洞拜见三圣老爷,求取丹药。看洞童子听杨戬称呼三圣老爷,询问他知道三圣人是谁吗,怎么能以老爷相称。杨戬确实不知,躬身请教。童子才告诉杨戬说,三圣乃天、地、人三皇帝主。随后,童子才进去禀告让杨戬觐见。杨戬进洞府之后,看见三位圣人:
当中一位,顶生二角;左边一位,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右边一位,身穿帝服。
这里很明确交待了火云洞三圣就是三位圣人,而且随后也称“当中一位圣人乃伏羲皇帝”、“伏羲圣人”。因此,火云洞三圣也是圣人。
只是火云洞三圣没有出手,实力不明。再者,老子曾有赞诗为:
鸿濛剖破玄黄景,又在人间治五行,度得轩辕升白昼,函关施法道常明。
这样来看,火云洞三圣虽然都是得道圣人,实力应是不如三友和西方二圣。
9、瑶池金母
瑶池金母是昊天上帝之妻,执掌瑶池的女仙。
在洪荒流之中,昊天和金母只是鸿钧道人身边的两个童子。这两人虽然在三清的推荐下执掌天庭,也是修炼苍穹大法1756劫,但并没有圣人的实力,而且也没有实权,事事都要依照元始符命。
这个设定的话,可以说是将昊天上帝、瑶池金母从天穹打到了地底。而且这个设定还较为人所知,在说武力之时,动不动就是有说瑶池金母连圣人都不是。
实际上,封神中的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地位是无比崇高的。昊天上帝虽然未曾正式出现,但封神榜就是因他一言而成,三友也不得不依命编了365路正神上封神榜。因此,昊天和瑶池金母的地位是要在三友之上。
封神中的瑶池金母也不是什么准圣,她就是圣人。在对付殷郊的番天印时,南极仙翁前去瑶池借素色云界旗,有表述为:圣人金阙借旗来。
很显然的是,瑶池金母就是圣人。再者,金母拥有聚仙旗这等防御至宝,南极仙翁借旗却连她面都没见到,她肯定也是有着教主级别的实力。
10、哪吒
哪吒是太乙真人的徒弟,属于是阐教的三代弟子。
虽然说哪吒是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但修道时间毕竟短浅,怎么也不会是洪荒中的那种可以重开天地的“圣人”。不过,还是那句话,封神中的圣人并不是境界,莲花化身的哪吒曾明确表示为:历代圣人为第一!
其实,要是按照洪荒流设定的圣人境的话,别说封神之战时的哪吒,就是肉身成圣得道的三太子哪吒也是达不到圣人境的。
11、姬昌
姬昌是西岐之主西伯侯,掌管西方二百路诸侯,号称西方圣人。
在封神世界,以圣人之词称呼次数最多的一个人也是姬昌。比如姬昌算出太庙火起灵验时,称赞为:姬昌真圣人也;又比如姬昌被软禁之时,朝歌百姓称呼:羑里今得圣人一顾,万物生光;还有伯邑考被称为圣人之子,苏妲己也多次说:“妾常闻姬昌号为圣人”,“妾闻圣人不食子肉”等等。
姬昌这个“圣人”,明显不同于三友、西方二圣。因为姬昌连武艺都不会,他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他贤明,将西岐治理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才被称为西方圣人。
这也是封神世界中圣人之词的真正含义,不是一种境界,而是对有道德的高人、贤人的一种尊称。这一点武吉嘲笑姜子牙以飞熊为号之时说的话也可以表示:
当时古人,高人,圣人,贤人,胸藏万斛珠玑,腹隐无边锦绣,如风后、老彭、傅说、常桑、伊尹之辈,方称其号;似你也有此号,名不称实。
总得来看的话,封神中的圣人是不同的。一类就是指品德最高尚、智慧的人,比如姬昌,乃至后来的姜子牙也可以被称为圣人,真正的武圣;再是指教主、佛等得道者,比如三友、西方二圣。
虽然圣人的实力并不同,但三友、西方二教主、火云洞三圣、瑶池金母、哪吒、姬昌等人都毫无疑问是封神中明确表示的圣人。
现在主要是受洪荒流小说影响,才会将圣人与境界挂钩。实则上呢,古典神魔小说无论是封神演义还是西游记,圣人都不是境界,姬昌是圣人,哪吒是圣人,孙悟空也是自称天生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