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野里上课!哈工大深圳校区这门创新课没有“标准答案”

读特新闻 2024-11-07 20:12:17

在哈工大深圳校区

有这样一门“神仙课程”

课堂或是在微风轻拂过的翠绿稻田里

或是在树木参天的千年古郡中

教师团队来自中国、美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

这门课没有标准教材,不设标准答案

只考验同学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性

这就是获得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

“面向乡村振兴的多学科交叉创新实践”

课程项目负责人

建筑学院郭湘闽教授介绍道

这门课聚焦“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以乡村作为课堂和最广阔的实验室

鼓励学生们运用自身专业知识

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乡村探索,没有标准答案的田野课堂

今年7月

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正式启航

31位来自

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计算机科学等

“跨学科”本科生

赴肇庆市实地调研了多个乡村

从田间地头到农家小院

从访谈村民到观察产业现状

一行人的足迹深深扎根于乡村土壤中

创意和想法不断迸发出脑海

看到了当地修复后重放光彩的古巷

被改造成美丽花园的废弃建筑

更了解到村子里教育、医疗资源相对有限

产业需要转型升级的现状

一行人各自组队

开始了师生互研

从结合了大数据模型的“情绪地图”APP

到线上线下发力的“旧屋新颜,乐游肇庆”计划

从“AR乡村文化实景剧本杀”

到“罗氏沼虾互动式销售平台”

团队在短短的一周内

完成了数个产品策划方案

在调研最后

由村干部、政府部门代表

企业家、老师组成的评审组

对方案策划进行逐个考核

“罗氏沼虾互动式销售平台”

现场获得企业百万元投资

“这一结果让我们都很惊喜

不过更惊喜的是

学生们真正做到了交叉创新实践

机电专业的学生玩转大数据模型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探索乡村产业升级

这正是设立这门课的初衷”

郭湘闽说

跨界创新,让每一朵“花”都绽放

初设于2019年

创新实践课在每年暑假期间开展

到过清远、百色、潮州

肇庆已是第四站

每年一开放选课

上课名额都是“秒空”

几年来

哈工大深圳校区学子们的奇思妙想

在各地生根发芽

大二学生设计的“竹长廊”原生态数字建筑

已成为潮州市溪东村一景

“稻田上的滚动者”

在潮州市源源不断吸引着游客

乡村项目社会共投平台

给肇庆市的乡村发展注入了全新可能

还有正在酝酿中的乡村数智工坊

将成为哈工大深圳校区

开展乡村帮扶的一大助力

课程相关研究成果

参加全国“挑战杯”、互联网+等

各类权威创新大赛

共获 20 个奖项

其中入选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竞赛获奖5项

课程更是获得教学竞赛奖励10项

包括国家级奖励2项

省级特等/一等奖3项、校级一等奖3项

承担省部级教改课题2项

2023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实现价值,年轻人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这堂课让大家短时间内身处陌生的环境

面对书本上接触不到的实际问题

与不同专业的同学们进行一场场头脑风暴

对老师和学生

都是巨大挑战

从课程设置到结课项目

都没有标准答案

突破和惊喜

既是这门课程的特色

更是生活的常态

除了创新成果和各种奖项

学生们的课后朋友圈

也让老师们成就感满满

“我看到了真实的乡村全貌

听到了调研时村民的心里话

我在实验室里设计着产品原型

我带着所见所闻的痛点

去思考去创造”

“我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但我会永远记得这段日子”

更有学生在课程结束后

深感意犹未尽

于是利用整个暑假扎根乡村

“如果要说一个来乡村发展的理由

我会回答乡村振兴既为我提供了

实现社会价值的机会

更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郭湘闽表示

从产业振兴到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最终还是要依靠人才振兴

这门课程触动了当代年轻人和乡村的双向奔赴

他同时发出“剧透”

未来这门课程将面向全社会开放

期待各界人士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受访者供图)

0 阅读:18

读特新闻

简介:读懂深圳,读懂未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