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傅斯特
一盒喜糖,却惊动了公安,什么情况?
近日,温州公安破获了一起新型的诈骗案件。家住乐清的张先生几天前收到一陌生人发来的好友申请,邀请张先生一起做影视推广项目,承诺可以获取高额返利。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先生下载了APP并开始投资。一开始确实收到了小额返利,初尝甜头的他便增加任务量,成功攒下23万积分。
但当他准备提现的时候,却被告知要先行购买信誉分才能提现。在对方的诱导下,张先生将8万元现金,伪装成“喜糖”以货运方式向指定地点运去。
如果不是反诈民警及时介入,半路追回了“喜糖”,张先生就损失惨重了。
随着人们反诈意识的提高,诈骗团伙的骗术也在升级,各种新的套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上海警方曾在2023年5月破获了这样一个团伙。
他们对外宣称是法律咨询公司,业务很强大,声称能帮客户解决金融、征信问题,能代理投诉、维权、优化信用卡债务、减免网贷高息等等。
但根据警方调查,他们所谓的法律手段,无非是伪造文件、恶意逃债等,承诺可以减轻或解决债务问题,实际上几乎不会兑现。
这个“法律咨询公司”运行多年,最终还是在招行信用卡中心安全专家的一次日常检查中浮出水面。他们发现一些账户的交易行为有可疑之处,经过深入调查,基本确认这是一个顶着“法律咨询公司”名头的诈骗组织。
而这只是金融诈骗的冰山一角。
事实上,几乎每一条通往美好生活的路,都有心怀叵测的人挖着坑等待着。越是渴望赚钱,掉进坑里的可能性就越大。
哪些群体,更容易上当受骗?
首先是老年人。老年人对金融产品和科技手段缺乏辨识能力,容易成为电话诈骗、养生保健诈骗的目标。
其次,是大学生和职场新人。他们初出茅庐、缺乏经验,很容易陷入“校园贷”、套路贷等金融陷阱,无法自拔。
还有进入城市的“新市民”。他们对金融诈骗缺乏认知,容易受到非法集资、“高回报”理财等不良金融产品侵害。
最后,是背负重担的职场打工人。他们往往上有老下有小,有迫切增加收入的欲望,容易受到“高收益”的诱惑,投资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最后赔光本金。
这四类群体虽然各有各的特征,但在容易上当这点上,却有很多共性,比如:涉世未深、过于自信、缺乏辨识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想赚钱,但却没有与之匹配的金融知识。
容易被金融诈骗的人,往往都会陷入临渴掘井的困局。
平时觉得金融跟自己关系不大,一旦遇到诱惑,又往往沉不住气,生怕晚了就错过了机会,哪顾得分辨是不是陷阱。
比如很多大学生,仅仅为了一部苹果手机,面对点几下手机就能“轻易拿到”的“信贷巨款”,很可能就“把持不住”,踏入信贷陷阱。
还有很多中老年人,金融风险意识薄弱,对银行、证券APP转账了解甚少,很容易被伪装成公职人员、热心人的骗子围猎。
事实上,大多数人没有受过系统的金融教育,想在复杂的金融市场里独善其身,谈何容易。
这是因为,金融本身确实是门槛挺高的学问。
身边有不少朋友,想通过自学来了解金融知识,做好投资理财,让辛苦钱保值增值。
但到头来,他们普遍都吐槽金融中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后面还经常附带一长串框架条例,光靠自己看书很难建立比较完整的体系。
在金融从业人员眼里司空见惯的行话,对于普通人就像天书。
“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我不懂它是什么意思。”
同时,普通人想要获取金融知识和金融教育资源的渠道和场景都太少了。
我们的父母,该去哪里学电子支付和金融App的操作?
年轻的子女,又该从哪里获取高质量的财商教育内容,建立健康的金钱观?
忙碌的职场人,又该如何更便捷、无痛地学习金融知识,做好投资理财?
很多金融消费者在学习金融知识上,其实是很被动的。
通常,只有在遇到热议的金融产品,或者市场行情火爆的时候,消费者才会“紧急”了解一些金融知识的皮毛,属于“书到用时方恨少”。
就如最近这段时间,一些不常联系的亲友都跑来问“怎么开户,怎么炒股”……
如何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长期、系统化的金融通识教育,避免一次性的金融知识“灌输”,变“被动接收”为“主动获取”?
这是“金融教育最后一公里”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为了破除金融领域的信息差,多方主体做了很多颇有意义的尝试。
比如各地的公安部门会定期公布金融犯罪的典型案例,提醒金融消费者要防范风险、甄别骗局;
比如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等监管部门,会在每年9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还有三大交易所的投资者教育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提供的金融学习资料,以及各大出版社陆续出版的金融常识漫画、金融科普读本等等。
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水平、金融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不过,在金融教育的主体中,商业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仍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
为什么?
因为这些金融机构往往有着金融专业能力强、网点覆盖广、客户基数大、易触达金融消费者的特点。重任在肩之际,它们扛起了金融教育的大旗。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最近很多银行或券商的营业网点,都为“金融教育”开辟了专属空间。
以招商银行为例,在普及金融教育的过程中,就曾多次借助小游戏、角色扮演、短剧、相声、小品和模拟游戏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高深的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
比如,为了给村民科普金融反诈知识,招商银行想了很多“接地气”的点子。
9月底,一场特别的金融宣传活动在武汉市江夏区铜山村展开。招商银行武汉分行联合信用卡中心武汉分中心,驻村下沉,向村民们发放折页、单张等宣传资料。
用一块幕布、一个投影仪,把原创的《起底金融诈骗“套路” 护好幸福家》等5部微电影送到了村民身边。
以网点真实发生的诈骗案例为蓝本,通过电影这种大众熟悉的方式,向村民们普及了防范非法集资、远离非法金融活动等知识,村民们的接受度大为提升。
直面金融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金融机构近年来正在探索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社区活动等方式,让金融知识尽可能触达到更为广泛的人群。
特别是面对不同的金融消费人群、不同的金融学习需求时,提供分层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针对老年人最迫切的金融安全需求,招商银行大连分行与大连老年大学合作,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定制了适老化金融服务课程,提升老年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守护“银发一族”的金融安全。
而针对大学生群体,招商银行温州分行也与温州大学商学院联合创建了金融教育基地,通过线下教学、直播课堂和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80多次金融知识培训。
招商银行温州分行还组织大学生金融公益宣讲团,进入企业、学校和社区普及金融知识,打造了一个由高校、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大金融”教育联盟。
通过这种方式,不同群体的金融教育需求得到满足,改进了金融教育的可及性问题。
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正在努力让金融知识变得具体、可感,将金融教育与便利性金融服务结合起来。
比如招商银行建立的“金融知识教育示范基地”,通过“VR”云上参观、“网络直播”等方式,让群众学习金融知识的过程变得更生动直观。过去9年来,该基地已开展活动48场,累计宣传普及数万人次。
通过沉浸式的学习,让包括老年人在内的金融消费者们,从“学金融”开始,慢慢走向“懂金融”,从而更加“信金融”,也更愿意“用金融”,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在学习中提升了金融消费者幸福感、获得感。
归纳起来,包括招商银行在内,近年来许多金融机构正通过分层教育、跨主体合作、创新教学形式、针对性教学等“四支箭”,来迎击金融教育中的痛点。
尽管如此,全民金融意识的觉醒不可能一蹴而就。金融教育的普及,必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为什么这么说?
即便在以金融业立国的美国,类似“麦道夫案”这样的金融诈骗大案,隔三岔五就会发生,上当受骗的不少都是社会名流、华尔街精英。连专业投资者都很难保证从不湿鞋,更遑论普通人。
所以站在国家角度,从严打击金融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是重点。日前,公安部又公布了5起金融犯罪典型案例。
这其中,有开发境外网贷APP从事高息放贷的;有非法买卖信用卡牟利的;有伪造赔付材料,非法占有保险赔偿金的。如果不知道最新的金融骗局是什么,多看看各地公安披露的案件信息,总会有新的收获。
同时,各类教育主体还要继续降低金融知识的理解门槛,创新教育形式、扩大教育覆盖面、扩充触达渠道,让金融消费者能够更系统、长期地学习金融知识,更好地享受到金融带来的便利。
只有当你我这样的普通金融消费者,能够更进一步享受到金融科技、金融服务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时,“金融为民”的初衷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那些在金融快速发展中“最容易受伤”的人群,才能不被时代落下。
著名作家罗伯特·清崎曾说:“金钱是一种思想。”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多学一点金融常识,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避开风险。
一位监管机构原高层人士就曾提到:“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在我们进行每一笔投资时,多想想上面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