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7年,钮祜禄氏被康熙立为第2任皇后,可她却只当了6个月的后宫之主,就突然离世。孝庄得知后,竟亲自跑去祭奠这个孙媳妇。
6岁的康熙即位,顺治为了稳固国本,留下了4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这其中,以鳌拜野心最大。
康熙年幼,索尼虽然名为首辅,但却不想现在得罪鳌拜,陪上整个索家。
而遏必隆,惯会审时度势,人送外号“墙头草”。
康熙虽然年幼,但他的背后,还站着一位强有力的支持者,这个人就是孝庄。
康熙11岁时,已快到亲政的年龄。为了避免他被架空,孝庄决定出手。
没想到,她这一招,直接将4大辅政大臣中的2位,拉到了康熙的阵营。
这2位便是索尼和遏必隆。
为什么没有苏克萨哈?
实在是鳌拜盯苏克萨哈盯得太狠了,朝堂内外2个人都不对付,鳌拜甚至不惜翻出了,21年前多尔衮的旧账,想要整死苏克萨哈。
原来,当年多尔衮摄政期间,曾经强制让正白旗和镶黄旗交换了领地。
而苏克萨哈正是正白旗,鳌拜是镶黄旗的。所以,2人针锋相对,见面就掐。
孝庄无奈,只能避开苏克萨哈。
而她助力康熙的那招,就是联姻。
孝庄让康熙同时娶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和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立赫舍里氏为皇后,钮祜禄氏为贵妃。
康熙一脸郁闷,“皇祖母,孙儿可不可以不娶。听说那赫舍里氏长得特别难看,还有那钮祜禄氏,她不是墙头草的女儿?”
孝庄笑了笑,“好孙儿,你可知为何哀家定要你娶他们?”
康熙一脸茫然,“4位辅政大臣,鳌拜野心太大,苏克萨哈自顾不暇。而苏克萨哈一旦败下来,满朝文武能和鳌拜抗衡的就只有索尼了。”孝庄解释。
康熙若有所思,“所以,和他们联姻,他们即使为了自己,也会助朕铲除鳌拜。”
孝庄欣慰地点了点头。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康熙对赫舍里氏,竟然生出了真感情,还留下了一辈子都难以愈合的心伤。
迎娶赫舍里氏当天,康熙纠结着赫舍里氏的长相,迟迟不肯掀起盖头。
赫舍里氏一气之下,自己扯下盖头,冲着康熙一笑,“皇上,臣妾丑吗?”
没想到康熙竟看呆了,“真美。”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赫舍里氏端庄大方,与康熙举案齐眉。而且,有些康熙解决不了的难题,还能帮着出点小主意。
但她也很会讨康熙欢心,“还是皇上厉害,只是您觉得答案这么简单,不屑于说出来罢了。”
就这样,赫舍里氏盛宠不断,接连生了2个孩子。
不过很可惜,第1个孩子2岁便得了重病,不幸夭折了。而赫舍里氏在生第2个孩子时,难产去世了,只有21岁。
康熙很伤心,他总是去探望赫舍里氏的陵墓,还把对她的爱,一股脑全给了2人的孩子胤礽。
3年后,康熙受不住大臣天天上奏,让他册立皇后,于是将贵妃钮祜禄氏立为皇后。
钮祜禄氏本身十分聪颖,在赫舍里皇后深受宠爱时,她审时度势,不争不抢。
苦等了12年,钮祜禄氏凭借着高贵的出身以及显赫的家世,成功出位。
也许是局面需要,也许是康熙真的对钮祜禄氏动了心思,他不仅册立皇后,还对钮祜禄氏补上了纳彩、大徵礼,就像补办了一场婚礼。
但不幸的是,好不容易才上位的钮祜禄氏,却只当了6个月的皇后。
初登后位,她不但没有拿权威压人,还对周围的人非常好,同时还能恩威并施,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
但好景不长,一次太医例行检查,“皇后娘娘,恕臣直言,您还是要注意身体。您得脉象不是很好,需要好好姜洋。”
钮祜禄氏只当自己累着了,可2个月后,她竟然卧床不起。
这时,内务府的小官竟集体上书康熙,“皇上,请允许我们找人进宫,为皇后娘娘祈福。银两我们自己出。”
康熙一看,让贴身太监传旨,“准祈福,银子朕出。”
但1个月后,钮祜禄氏还是撒手人寰了。
孝庄听说后,竟亲自驾临乾清门外,祭奠这个孙媳妇,哭得异常伤心。
康熙见状,赶紧将她劝走了。
其实,从出身来说,钮祜禄氏比赫舍里氏更适合当皇后。
但无奈遏必隆是个墙头草,实在是有点靠不住。
索尼呢?虽然汉族出身,但是人家贵为“首辅”,而且目光长远,懂得韬光养晦,是个不错的靠山。
两边一比,在鳌拜当权时,很明显一个强有力且可靠的助力,比出身要重要得多。
但赫舍里氏难产去世,苦熬了12年的钮祜禄氏却骤然离世,着实可惜了,这也许就是命吧。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参考资料:《清史稿后妃传》、《清圣祖实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