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文章中作者不止一次提及,俄乌冲突本身就是不该发生的冲突,说得好听点这是“族内斗争”,说的难听点这就是“同根相煎”。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乌克兰明知道无法抵御俄军的攻势,为何还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表示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拿着自己的土地和民众去当西方的“炮灰”,真的让人难以理解。
根据这件事,其实也延伸出很多问题,那就是为何有这么多国家前仆后继地去争当西方的“棋子”,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呢?比如现在的乌克兰、立陶宛、捷克、瑞典、芬兰、日本、澳大利亚等等,他们真的有想要的利益吗?从作者的视角出发,大概总结了以下三点,应该可以帮助大家答疑解惑。
首先:小国高层的无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泽连斯基没有美英等国的扶持,真的能当上所谓的一国总统吗?西方所谓的民选总统真的很真实和符合民意吗?西方国家善于在各个国家去培养自己人,然后尽可能把他扶持到一定高度,接下来就是开始回报的时刻,总统并非总统,而是傀儡罢了。对于这一点,从泽连斯基多次访问美国的待遇以及姿态就可以看出。
其次:小国被动的局势。其实在我们的发展观念当中,无论大国和小国都应该一视同仁,大家各凭本事,秉承公平的原则在世界生存,就如同职场一样。但西方国家总是喜欢用自己的军事、经济等优势给对方释放压力,甚至可以说是逼迫。美国对俄罗斯都敢公开威胁,更何况是和这些小国的“闭门会谈”呢?所以很多小国并非自己所愿,无奈之举。
最后:小国的侥幸心理。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又有多少小国永远甘心毫无存在感呢?所以这种心理很容易造成对形势的误判,虽然在一战、二战中有很多“棋子”的教训,但总是有国家不信邪、不信命,认为可以在大国之间游刃有余并且拿到自己想要的利益,最终的结果就是害了自己害了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