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生银行发布的公告,副董事长刘永好打算通过新希望化工在二级市场增持股份。
目前,新希望集团控制的南方希望与新希望六和一共持有民生银行4.96%股份,本次增持后,新希望集团合计持有股份比例将超过5%,对民生银行形成“举牌”。
今年4月,卢志强的泛海控股持股比例从5.07%下降到了4.99%,也不再向民生银行派驻董事,失去了主要股东地位。
民生银行新一轮资本博弈开始了,只不过这次刘永好没有了对手。
刘永好“独好”
作为国内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的一举一动颇受市场关注。
民生银行1996年成立,发起人包括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东方集团张宏伟、泛海控股集团卢志强等人。
刘永好对手中持有的民生银行看得非常珍贵,并坚持不懈地收购民生银行的股份,2000年,民生银行上市时,新希望集团持有民生银行达到1.38亿股,占9.99%股份。
民生银行招股书
刘永好也长期“占据”民生银行副董事长位置,而且前前后后从民生银行领取了1310万的工资。
不过,作为民营银行第一股,因股权分散,民生银行股东们之间各种明争暗斗几乎没有停止过,每次民生银行董事会换届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被称为“一群最强男人的战争”。
尤其以刘永好的“希望系”、卢志强的“泛海系”、张宏伟的“东方系”,全力拼争第一大股东达数年之久。
2006年的民生银行第四届董事会换届,刘永好毫无征兆地在投票中被踢出局。
第一大股东不能进入董事会,况且是在董事会人数由上届的15人扩张到18人的情况下,一度引起市场哗然。
“当时还在主持会议呢,突然一下这个董事没了。”多年后,刘永好对此还耿耿于怀。
根据当时媒体报道,第二大股东泛海控股与第四大股东东方集团联手,成了刘永好出局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张宏伟对此予以了否认。
直到2009年3月,刘永好才重返民生银行董事会,再度成为副董事长。
如今,泛海集团的卢志强已经成了失信人,并与民生银行对簿公堂,在新一届董事会被踢出局。今年6月,张宏伟的东方集团出现16亿资金提取受限情形,被交易所下发监管函。
早期董事会的三巨头,只有新希望还一直“独好”。
金融入口之争
民营企业大佬都想争夺民生银行“话事人”角色,自然与民生银行能给民营企业带来的好处不无关系。
从短处看,民生银行就是一只“现金奶牛”,每年可以获取红利回报;长处而言,民生银行实质上就是一个占据金融资源的入口。
1997年,民生银行利润总额达到2.45亿元;1998年,达到3.87亿元,1999年,接近4个亿。
刘永好最初投资民生银行时候的股东金5000万还是东挪西凑来的,而民生银行成立后的业绩让原始股东的投资没几年就膨胀了10倍不止。
同时,作为民生银行股东,在获取巨额贷款方面,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正是民营企业迫切需要的。
民生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泛海控股及其关联企业在该行贷款余额达187.26亿元,东方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在民生银行贷款本金余额为95.99亿。
刘永好的新希望及关联企业合计贷款余额27.32亿,史玉柱的上海健特贷款余额为112.2亿。
民生银行2023年年报
目前,无论泛海控股还是卢志强,都已经被限制高消费,这187亿能收回多少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原地踏步的业绩
在2013年以前,民生银行在股份行中属于“优等生”,当时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处在股份行第二位,仅次于招商银行,是妥妥的第一梯队。
但随着时间推移,民生银行开始在股份行中掉队,曾经平起平坐的两个业绩优等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拉开差距。
2023年民生银行的净息差为1.46%,低于商业银行1.69%平均净息差,这导致民生银行息差净收入不断下降。
2020年至2023年,民生银行息差净收入分别为1352.24亿元、1257.75亿元、1074.63亿元、1024.31亿元,同比增幅为10.81%、-6.99%、-14.56%、-4.68%,
2023年,招商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3391亿和1480亿,而民生银行分别为1408亿和358亿。不仅被招商银行远远甩到了后面,也早已经被平安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行超越。
民生银行2024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16.60亿元,同比下降46.44亿元,降幅4.3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80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304.86亿元,同比下降30.91亿元,降幅9.21%。
2013年2月,民生银行以A股3245亿元总市值,超越招商银行A股3187亿元市值,坐上了股份制银行市值的头把交椅。
今日最新收盘,民生银行总市值1821亿,招商银行总市值9513亿,后者早已将前者远远甩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