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乱世,每次都影响中国数百年,最后一次为何很少人提起?

刘葎强罚 2025-01-15 11:29:46

天下大势,分合自有定数!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大一统的富饶,乱世的贫苦,共同铸就了王朝更迭,英雄齐出的壮丽画卷。

幸福的日子总是很快过去,苦难的日子漫长到要掰着指头数,中国历史上的三大乱世,每一次都能持续数百年,老百姓的生活情况怎么样?最后一次为何不常被人提起?

春秋战国乱世

《左传-隐公三年》记载:“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劳作工具简陋,全靠人力开垦荒地、种植谷物全,农作物的收成就是老百姓温饱的来源,可到头来受战争的影响作物全毁了。

战国时期,因战争而亡的人数超过200万。

当年婴儿的存活率,人的平均寿命远跟现在无法比较,数十万人就足以动摇一个大国的根基。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乱世,跟周朝的分封制有关。

《封神演义》赋予了武王伐纣诸多传奇色彩,而周天子采取分封制度,将自己的血脉分封为诸侯国国君,给他们足够的自治权,以便拱卫王畿,使家天下代代传承下去。

周朝建国800年,纵观华夏王朝也能上统治时间的排行榜,可见分封制有其可取之处。

但分封制的弊端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显现出来,各诸侯国的实力迅猛赶超,隐隐有比肩周王室的趋势。

更不幸的是,周朝出了一个混账后代:周幽王。

为搏宠妃褒姒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将王室所剩无几的里子也丢掉了。

不过,周王室为尊的长尾效应还在,礼乐为彻底崩坏前的春秋争霸,像彬彬有礼的君子在打群架。

比如公元前575年的晋楚鄢陵之战,交战前晋军主帅遇到敌国的楚共王,没有电视剧中常见到的“骂战”环节,郤至反而恭敬地行臣下之礼,再言两军交战之事。

而在公元前555年的晋齐平阴之战中,晋国将“礼”字表现得淋漓尽致,听闻齐灵公病逝,晋国直接退兵,给予齐国足够的礼节。

如果说春秋时期的斗争“讲礼节”,留余地,那么战国时期的战争就是“趁你病,要你命”。

比如楚威王刚刚去世,消息传到魏国,魏王即刻发兵,夺走楚国的陉山;赵国因长平之战国力衰弱的时期,燕国发兵一举灭赵。

图源网络

战争的规模也从几百上千人,发展到十万起至数十万不等,各诸侯国交界的土地经常易主,老百姓也随着土地的流转归属不同的国家,生死不由己。

乱世中,老百姓是贫苦的,但春秋战国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这一时期汇聚了儒家、法家、墨家、兵家等诸多流派,先贤的智慧至今都影响着我们;苏秦、张仪、陈轸、范雎等人多以布衣之身游说诸侯,可凭借三寸之舌退百万雄师;

李牧、廉颇、白起、王翦等人,哪一个都是统兵百万的将军,用兵如鬼,可一战定国家的胜负兴衰。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尽出,生产工具的改革,思想的蓬勃发展,其盛景千年仍璀璨。

魏晋南北朝

贯穿整个东汉王朝的是外戚和宦官的争斗,而使国家陷入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源就是在位的皇帝早逝,新上位的皇帝年幼,不得不依靠外戚的力量。

于是,东汉出现了几个有名的太后,比如年仅10岁登基的汉和帝和母亲窦太后,出生百天就登基的汉殇帝和把持朝政的邓太后。

往后的岁月里,一幕幕相似的剧集不断在东汉上演,等年幼的皇帝长大,再利用宦官收拢被外戚分走的权力,但马有失蹄,被利用的棋子也被权力蚕食。

宦官占了上风,皇帝成了傀儡,直到汉献帝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存实亡,大分裂时期也由此到来。

曹魏的班底主要分廊部分,颍川的谋臣和宗族的武将,例如郭嘉、荀彧、许诸、夏侯渊、夏侯惇、张辽等人。

刘关张三人的情谊感天动地,一首《出师表》道出了卧龙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这些人共同组成了蜀汉的班底。

孙氏集团是由江东世家撑起来的,代表人物有周瑜、鲁肃等人。

三国令人的着迷之处在于,无数英雄人物争相登上,上演一幅幅爱恨情仇,终实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摘桃子的却是司马家。

不过,司马家却没有守住天下,反造成八王之乱,酿成五胡乱华的惨剧,也留下了“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的讽刺之语。

等隋朝一统天下,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乱世才算结束,而第三次乱世的开启,围绕着“燕云十六州”。

五代十国

强盛如大唐,万朝来贺,王朝衰败时也难逃动乱的命运。

唐朝覆灭后,国家被分成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共五个朝代,之后又被割据成10个国家。

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令中原王朝的处境越发尴尬,有关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执念,从儿皇帝石敬瑭将这块土地送出去开始,无数功臣名将披荆斩棘,直到宋朝灭亡都没能收复回来。

五代十国的乱世,与我国历史上前两个乱世不一样,它涉及了少数民族,且“屈辱”伴随始终,亦没有耀眼的英雄出现。

后人在痛惜乱世带给人们苦难的同时,也不知道该对它说些什么。

以史为鉴,知兴衰,我们如今生活在太平时代,更应该珍惜,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建设美丽家园。

0 阅读:13

刘葎强罚

简介:让正义在每一个案件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