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志强,今年60岁,出生在河南一个偏远的农村。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中专——在当时的小村子里,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家里条件不好,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父亲常年干农活,母亲则在家里操持家务,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小时候,我和村里的孩子们一样,光脚跑在田埂上,盼着秋收能有一顿饱饭吃。
我从小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父亲常说:“穷人家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翻身。”也正因为这个,我从小比村里其他孩子更用功。
后来,家里咬牙供我上了初中,又借了亲戚的钱让我去考中专。
1982年,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中专的学生。那一年,我18岁,家里人不仅高兴,也对我寄予厚望。
家里供我读书的也没忘了给我定亲。那时候,农村讲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还没上中专,家里就给我定了个亲。
未婚妻叫李芳,比我小两岁,和我同村。她长得不算漂亮,但五官端正,嘴巴甜,逢人就笑。她家里条件和我们差不多,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
跟她订婚后,我虽没太多感觉,但觉得这样的婚事也没什么不好,毕竟那时候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感情可以慢慢培养。
李芳是个能干的姑娘。订婚后,她时不时就到我家帮忙干活,割麦子、喂猪、劈柴,样样都干得麻利。
母亲很喜欢她,常对我说:“志强啊,芳儿是个好姑娘,娶了她你准没错。”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那时候的我正是年轻气盛,觉得自己考上了中专,将来一定能走出这个小山村,去过城里人的生活。而李芳呢?她不过是个没读过几天书的村姑,怎么看都不像能跟我一起过“好日子”的人。
上中专后,我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强烈。在学校里,我接触了很多城里人,他们的谈吐、穿着、见识都让我觉得自己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我开始想,等我毕业后,工作稳定了,说不定能找个城里姑娘过日子。想到这里,我对和李芳的婚事越发不满,甚至有了退亲的念头。
那年腊月二十二,我放寒假回家。一下车,就看见李芳在村口等我。她穿着一件旧棉袄,手里提着一篮子热乎乎的包子,见我下车,连忙迎上来:“志强,路上冷吧?给你带了点吃的。”
我点点头,有些敷衍地接过篮子,心里却没什么波动。一路上她叽叽喳喳地跟我说话,我却心不在焉,只想着怎么跟家里人提退亲的事。
回到家,母亲正在灶台前忙着蒸年糕。
看见我回来,她满脸堆笑:“志强,回来了!快洗手吃饭,芳儿也来了,快跟她好好说说话。”
我嗯了一声,坐在桌边,眼睛却不敢看李芳。
饭后,李芳帮母亲收拾碗筷,我借口上街买东西,溜了出去。
外面冷得刺骨,我一个人在村里转悠,心里乱成一团。想着家里的贫苦,想着李芳的“土气”,再想着学校里那些光鲜亮丽的城里姑娘,我越发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错。
等我回到家时,李芳已经走了,母亲却拉着我问:“志强,你这次回来,咋看起来不大高兴?是不是学校里出了啥事?”
我犹豫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说:“妈,我有话要说。我觉得……咱家这亲事,是不是可以再考虑考虑?”
母亲愣了一下,随即放下手里的活儿:“你说啥?”
“我觉得,李芳挺好的,可是……她跟我不合适。我在学校里见了不少人,现在觉得,我们可能没什么共同语言。”我低着头,小声嘟囔着。
母亲一下子急了,抄起旁边的笤帚就朝我挥过来:“志强!你是不是翅膀硬了?李芳哪点对不起你了?这么好的姑娘,你说退就退?”
我躲开笤帚,不敢跟母亲对视:“妈,我不是说她不好,她确实是个好人。可是我现在考了中专,将来要到城里工作,李芳她……她没读过书,跟我生活在一起,怕是……”
“怕什么?”母亲打断我,声音里带着怒气和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你忘了她平时咋对咱家的吗?你上学那会儿,她天天来帮我干活,连鞋子都是她给你赶制的!你要是这么做,咱家还要不要脸?!”
母亲的一席话让我哑口无言。看着她气得发红的脸,我知道自己再怎么说也是白费。
那天晚上,我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耳边总是回响着母亲的话,还有李芳笑着递包子时的模样。她是真的对我好,可我却觉得,我们之间的差距让这一切都变得不合适。
第二天一早,李芳又来了。她提着一双刚做好的布鞋,笑着递给我:“志强,这是我连夜赶的,天冷,怕你冻着。”我接过布鞋,心里五味杂陈,却什么也说不出口。
接下来的几天,我刻意避开李芳,心里却越来越矛盾。她是个好姑娘,可我总觉得自己能有更好的选择。直到腊月二十八,母亲叫我去送年货给李芳家。我推辞不掉,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李芳的父母热情地招呼我,李芳却有些拘谨。吃饭时,她偷偷问我:“志强,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我愣了一下,摇摇头:“没有啊。”
她低头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志强,我知道你可能觉得我配不上你。可是,你要相信,我是真心想跟你好好过日子的。”
我看着她那张真诚的脸,心里一阵酸楚。她确实是个好人,可是,我呢?我真的能为了她放弃自己的理想吗?
后来,我毕业了,分配到了一个小县城工作。最终,我下定决心,找到了李芳,说出了我的心意,李芳叹了一口气,同意退婚,说强扭的瓜不甜,三年后李芳嫁给了村里的另一个小伙子。两年后,我听说她过得很好,心里五味杂陈。
再后来,我自己也结了婚,可每每回想起那段往事,总觉得对不起她。人这一生,总是在取舍之间徘徊。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