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这一平凡而又常见的食物,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有着“长生果”的美誉。然而,对于常吃花生究竟是会升血脂还是降血脂,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从降血脂的角度来看,花生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花生中富含蛋白质、脂肪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管益处多多,它能够降低“坏”胆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增加“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这种作用有助于改善血脂状况,减少血管壁内脂肪的沉积,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就像一个血管的“清道夫”,帮助血管保持清洁和通畅。2021 年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文章显示,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我们对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每天吃 4 - 5 粒花生的人,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 20%,全脑卒中风险降低 16%,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 13%。
此外,花生中还含有一种名为卵磷脂的生物活性成分。卵磷脂在脂肪和胆固醇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防止过多的胆固醇和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进一步维护血管的健康,降低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且花生中的油脂属于植物油的成分,对于担心动物脂肪对血脂产生不良影响的人来说,是一种相对较为健康的选择。
然而,也有人认为常吃花生会升血脂。花生的脂肪含量较高,达到 45% - 50%,每 100 克的热量约为 313 大卡,而米饭每百克约 120 大卡。如果过量食用花生,容易导致脂肪摄入超标,身体无法及时将这些脂肪完全代谢,就可能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升高,进而加重血脂代谢异常。对于本身血脂就偏高的人群来说,过量食用花生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
所以,常吃花生对于血脂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食用的量和方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坚果摄入量应为 10 克左右,大约 12 颗花生,不宜过多食用。为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吃花生应优选生吃或者水煮的方式,尽量避免油炸。这样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花生的营养成分,而且相对来说更加健康。
总之,花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在合理食用的情况下,对身体有诸多益处,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调节血脂。但如果不加节制地过量食用,就可能会对血脂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花生与血脂的关系,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适量食用花生,让这一“长生果”为我们的健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