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是非常残酷的,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手足兄弟反目成仇,最终雍正突出重围顺利即位。
而年羹尧就是当初帮助雍正扫除障碍,登上皇位的一大功臣。除此之外,年羹尧的妹妹也深受雍正宠爱,可以说是雍正的大舅子。
按理来说年羹尧又是功臣,又算得上是皇亲国戚,即便不是高官厚禄,也应该是享一生的荣华富贵,为何最终就这样被流放处死了呢?
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年羹尧之所以落得那样一个下场,是因为他做下的四件事让雍正起了杀意。
名门武将康熙年间,年羹尧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祖上三代都曾在朝廷中做过官,因此他从小就家教极严,无论是才学还是武艺都要精通。
之后他在科举考试中获取了进士的功名,顺利入朝为官。因为自身能力出众又有父亲的荫庇,年羹尧得到了康熙帝的极大赏识。据史料记载,年羹尧年纪轻轻就身处高位。
当时正好也处于九子夺嫡的初期,许多皇子都想将能力出众的年羹尧招至自己麾下。
而后来的雍正帝,也就是那时的四皇子胤禛,在众皇子中其实并不出众。直到康熙中后期的时候,胤禛被封为亲王,年氏一族被雍亲王管理,年羹尧才渐渐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阿哥。
之后,年羹尧的妹妹也被送入了雍亲王府中当侧福晋,一则是想拉拢年羹尧,二则年羹尧的妹妹也实在美丽,雍正便对其宠爱有加。此后,年羹尧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四爷党。
雍正皇帝即位后,年羹尧先后出任吏部尚书、边疆大将军等重要官职。他材优干济,为边疆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清朝的稳定贡献了不可被忽视的战功,在民间还有着响当当的“第一功臣”称号。
可自古以来,功高盖主必将引起猜忌,更何况雍正本来就是多疑之人。但年羹尧却丝毫不忌讳天子的威严,依旧十分张狂,在他接二连三的挑衅之后,雍正终于将其杀之。
嚣张跋扈第一件事情,发生在年羹尧在西北用兵的时候。
年羹尧平日里经常称自己是个“粗人”,对待下面的人也是奖罚分明,无论是谁犯错必严惩。
如果是自己手底下的人,那的确是怎么惩罚都无所谓。可若是皇上的人,奴才们没了性命是小事,但皇上身边的人随意杀之砍之,就是不给皇上面子,这才是万万使不得的。
有一次雍正帝派九王爷带几个侍卫去西北前线看望年羹尧,却不料在军营中和侍卫们起了冲突,年羹尧得知后二话没说就要砍了这几个侍卫的头,而自己的士兵却是砍手即可。
九王爷顾及皇家颜面,几次三番的哀求年羹尧,侍卫们的脑袋才得以保住。
在军营中这种打架的情况可谓是屡见不鲜,可年羹尧为什么要对这件小事处以这么严重的惩罚呢?而且砍的还是皇帝派来的侍卫的头,这明显就是不把皇帝放在眼中。
实际上,年羹尧觉得自己在前线征战沙场手握兵权,功名显赫,比那些只会在朝廷上喷唾沫星子的文官要强十倍百倍。至于皇帝,若是没有他年羹尧,他能顺利即位?
这件事也很快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雍正并非不知道年羹尧在想什么,但为了稳定根基,他不得不忍让年羹尧。
第二件事,则发生在年羹尧回京受封的时候。
为了迎接年羹尧,无论是高官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雍正都让他们跪拜在城门口迎接,以此表示对年羹尧的重视。
但年羹尧属实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他不仅没有谦让,还悠闲地坐在马背上,俯视着跪拜着的人。要知道,这种待遇只有皇帝才会有。
年羹尧这种心安理得的样子惹起了朝廷中许多大臣的不满,因为跪拜他的大臣中有很多比年羹尧的阅历都长,岁数都大。
在年羹尧回京之后,大臣们对年羹尧的口诛笔伐多的数不胜数。雍正对此也早就心生不满,但是碍于年羹尧的功劳,他还是选择了忍。
得意忘形第三件事情,发生在年羹尧有一次回京城,向皇帝汇报前线战绩的时候。
他打仗的地方在气温极低的边疆地区,因此跟随年羹尧一同回来的将军们穿着还是以保暖为主,盔甲极厚。
而当时的紫禁城却正值酷暑,天气非常炎热,雍正接见他们时连忙让将军们不必拘束,天气炎热难耐,盔甲脱掉便是。谁知这几个将军却当雍正的话是耳旁风,盔甲不脱,谢恩的话也不说,这让雍正十分尴尬。
紧接着年羹尧一声令下,这几个将军迅速就把盔甲脱了下来。
不听皇令却对大臣言听计从?这件事令雍正不寒而栗,若是日后年羹尧率数万大军攻打皇城,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因此,从这时开始,雍正就渐渐对年羹尧起了杀心。
不过,即使年羹尧已经挑衅到了自己面前,雍正依旧不能对他怎样。前线的战争还未结束,这时候处置年羹尧势必会让自己也处于不利之地,所以雍正也只能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
最终让雍正下了杀心的是这件事。雍正三年二月,清朝的天空上出现了奇景,史书上记载当晚的夜空呈“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景象,人人都称其为吉祥如意之兆,为表恭贺大臣们也都纷纷向皇帝上书。年羹尧这位平时素不爱溜须拍马的大将军也难得跟了一次风,上奏了一篇贺文。
然而这份奏表字迹潦草,里面还有错别字,本来“朝乾夕惕”是赞美雍正皇帝勤于政务,但年羹尧却把字写成了“夕惕朝乾”。
仅仅是前后颠倒,这个词语的意思却是发生了大逆转,不但没有赞美之意,还有谴责讽刺之嫌,雍正看到后更是大发雷霆。
年羹尧虽然是武将,但他并不是才疏学浅之人,以不小心写错为由也实在是没有说服力。
很明显,这就是年羹尧在挑战皇威。他觉得自己劳苦功高且手握军权,雍正即便生气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显然,他把事情想得简单了。
雍正帝为了扳倒他已经花了费了不少功夫,正需要一个突破口顺利降罪于他。平日里年羹尧嚣张跋扈根本不把常人放在眼里,此时年羹尧犯错,弹劾他的折子已经堆满了雍正的书桌。
雍正先是贬年羹尧为杭州将军,当时的杭州并不是如今的旅游胜地,相反,是很多罪人的流放地。
之后,积压怒火已久的各位大臣们纷纷上奏,希望皇帝彻查年羹尧,最终经统计,年羹尧一族的罪状竟然高达九十多条。
雍正四年,年羹尧在狱中自缢身亡,曾经辉煌一时的名将落得如此下场,不免让人唏嘘。
结语历史上,功高盖主最终被处以死刑或流放的大臣不在少数。皇帝虽然贵为天子,是一朝之主,但若是大臣们的锋芒太过,试图动摇皇帝的位置,结局必然死路一条。
其实像年羹尧这样的功臣,如果只是嚣张跋扈、得意忘形,皇帝不见得会杀他。但他蔑视皇权,在《永宪录》中还有着这样的记载:“年羹尧与静一道人、占象人邹鲁密议称帝之事。”可见年羹尧还曾有过谋反之心,如此一来,他被杀就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