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了这首诗,就读懂了人生的无奈,谁都活得不容易

槐序文史 2024-08-30 19:17:21

精读古诗词

草色青青忽自怜,浮生如梦亦如烟。

乌啼月落知多少,只记花开不记年。

袁机《感怀》

红颜不是祸水,就是薄命。

袁机,清代才女,字素文,号青琳居士,乾隆年间文坛领袖之一,文学家袁枚的妹妹。

袁枚辞官后,在江宁买了一处宅子,取名“随园”,此园便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前身,因此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载:康熙间,曹楝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楝亭”为曹寅的字,有子曹颙,曹颙死后有遗腹子,其堂弟曹頫过继给曹寅,以便接任江宁织造一职。正是因为袁枚这一段话,给红楼梦的作者又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当然,我们今天讲的不是红楼梦,也不是袁枚,只是顺便提一下。

袁枚还有两个堂妹,分别为袁杼和袁棠,皆是名动一时的才女,命运都很坎坷,其中以袁机最惨。

袁机出生在书香世家,父亲袁滨以游幕为生,行踪不定,疏于照顾家庭。母亲章夫人是大家闺秀,精晓学问,负责几个孩子的教育。

等袁枚到了入学之龄时,章夫人为他请了老师,袁机就在一边旁听,因天资聪颖,久而久之便读书识字,自学成才。

至十六七岁时,袁机已经出挑成一位大美女,诗名逐渐远播。然而此时,她也迎来了命运的分水岭。

袁机父亲在衡阳令高清幕府工作时,高清遭遇不测,高清的弟弟高八努力营救,但并没有成功,因此袁滨施以援手,救出高清的家属。高八为报恩,与袁滨指腹为婚,欲结儿女亲家。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两家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可高八的儿子高绎祖长得相貌不扬,矮小弓背,斜眼且性情暴躁,且为人不正,所以高八想退掉这门亲事,避免坑了袁家女儿。

袁滨也觉得,女儿嫁给这样的人不会幸福,可袁机却认为女子只能从一而终,言“夫婿有疾,我侍之;死,我守之”,并终日拿着定情信物“金锁”哭泣。

无奈之下,袁滨只好将女儿嫁过去。

公元1744年,袁机25岁,与高绎祖成婚。婚后,高绎祖不务正业,对袁机非打即骂,还把袁机的嫁妆钱都输掉了,最后袁机拿不出钱,高绎祖就用火烧她。因袁机孝顺,婆婆就过来劝阻高绎祖,可高绎祖竟把自己母亲的牙齿打断了。

最终,高绎祖为了钱,便联系了富贵人家,私自把袁机卖了。无奈之下,袁机逃到尼姑庵,这个时候袁机才想起向家人求救。

为此,袁滨亲自赶过去打官司,并把女儿领回了家。

公元1752年,袁枚随园建成,袁机搬过去同住,但终日穿素服、吃斋饭,以寡妇的标准自居,心里始终放不下高绎祖。

尽管家人百般相劝,但袁机始终认为,娘家不是家,女人就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是自己的命。

我们今天所讲的这首《感怀》,就是作于此间:乌啼月落知多少,只记花开不记年。

从诗中也能看出,袁机虽然遭受虐待,但心心念念的还是夫君,封建思想在她心里已经根深蒂固。

同一时期,袁机还有诗《闻雁》:

秋高霜气重,孤雁最先鸣。响遇碧云冷,灯含永夜清。

自从怜只影,几度作离声。飞到湘帘下,寒夜尚未成。

以及《春怀》等:

二月清明柳最娇,春痕红到海棠梢。

寄声梁上双飞燕,好啄香泥补旧巢。

同时,袁机还很惦念自己的婆婆,有诗《寄姑》:

欲寄姑恩曲,盈盈一水长。

江流到门口,中有泪双行。

公元1758年,高绎祖病亡,这个时候袁机才意识到,自己早已与他离婚,缘分彻底结束了,心中的念想彻底覆灭。次年,袁机在郁郁落寞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终年40岁。

纵观袁机这一生,才华横溢,聪慧过人,但受封建思想影响过重,导致后半生都凄凉悲苦。

女人这一生,最好的爱是自爱,你把姿态摆得越低,卑微到尘埃里,连灵魂都呈匍匐的姿态,越换不来男人的真心。只有你自强自立,活出自己的颜色,才能过得幸福。

可惜袁机不懂这些,她软弱的性格,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泥沼,别人也只能惋惜。

3 阅读:25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