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影金花普超英,40年不减肥,开启了珠影厂“微胖美人”

娱文简谈 2025-03-29 14:27:10

1960年出生于武汉军人家庭的普超英,自幼在长江码头听着汽笛声长大。父亲是彝族军官,常把她扛在肩头看汉剧演出;母亲是美术老师,教她用宣纸描摹黄鹤楼飞檐。15岁考入武汉歌舞剧院时,父亲每周风雨无阻送她渡江学艺,背包里总塞着热腾腾的豆皮。

正是这段歌舞岁月,赋予她独特的形体表现力。1980年出演首部电视剧《美丽姑娘》时,她将傣族少女的灵动与丰腴完美融合,珠影厂当场抛出橄榄枝。

为演好《毕昇》中宋代发明家妻子,她泡在湖北省博物馆三个月,从陶俑侍女图中揣摩古代妇女的仪态,最终呈现的阿香既有劳动妇女的质朴,又具江南女子的温婉。

1994年《情满珠江》片场,34岁的普超英盯着剧本眉头紧锁。谭蓉这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反派角色,让她连续失眠三晚。“观众会恨死我的!”导演王进却指着她略显圆润的脸庞说:“你的面相藏得住心机,柔中带狠才最致命。”

开机后,她把“坏”演出了层次感:设计陷害姐妹时眼含泪光,背叛丈夫时手指微微颤抖。剧组人员发现,她每天带着两本笔记——一本记角色心理变化,一本抄《道德经》平复情绪。该剧播出后,菜市场大妈见到她都绕道走,丈夫却捧着观众来信安慰:“能让人恨得牙痒,说明你演活了。”

与珠影厂摄影师于海航的婚姻,是普超英人生最踏实的注脚。新婚夜丈夫打趣:“别人娶演员怕瘦成纸片,我倒捡了个‘瓷娃娃’。”生育后身材愈发丰腴的她,坦然接受从女主角向“母亲专业户”的转型。

《女人花》里饰演自梳女领袖时,她特意增重五斤:“旧社会劳苦女性哪来骨感美?粗布衣裳裹着厚实身板才真实。”她仍活跃在片场,剧组盒饭永远比别人多盛半碗。面对年轻演员的减肥焦虑,她笑着捏捏对方脸颊:“上镜显胖?那是打光师的功课。

演员只管把角色种进观众心里。”如今常穿着彝族刺绣马甲逛早市的她,被粉丝戏称“珠影厂行走的暖水袋”,却鲜少有人知道,这位国家一级演员坚持每天游泳千米,体检报告比多数90后还健康。

从《毕昇》到《情满珠江》,从青丝到华发,普超英用四十年证明:真正的美人从不困于体重秤的数字。正如她书房悬挂的那幅父亲手书——「美在骨韵,康为根本」,这位微胖女神用从容丰盈的人生,写就了超越时代的审美答案。

0 阅读:0

娱文简谈

简介:聊聊娱乐圈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