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素戈儿
2023年,清华有位教授的发言直接在网上炸锅了!
事情是这样的,清华经管学院的白重恩院长在那年的开放国会论坛上接受采访时,突然抛出个重磅提议——他觉得咱们中国应该把光伏硅片制备这些关键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美国和日本,理由是“科学无国界”嘛。
结果呢,这话一出来就像扔进湖里的炸弹,网上瞬间炸开了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升文章可读性,部分情节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白重恩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虽然现在光伏技术领先全球——比如硅片制备技术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
但技术壁垒并不算高,美日等国如果加大投入,可能很快就能突破技术瓶颈。
与其等他们自己研发出来瓜分市场,不如主动分享,这样既能保持中国在行业中的主导权,又能促进全球能源转型的合作。
他甚至打了个比方,说苹果公司卖手机但不会分享芯片技术,而中国现在的情况是“能卖多少硅片就卖多少”,但技术本身被限制出口,这反而可能削弱中国未来的竞争力。
这并非白重恩首次触及敏感话题,早在2021年“双碳”目标推进期间,他就曾公开表示中国光伏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应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
现在才不过2年,他再次“大方”的想要让中国把技术拱手相让,他甚至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高呼“科学无国界”,那样子,感觉不分出去就吃亏一样。
乍一听,这种观点似乎有道理,毕竟“科学无国界”的口号听起来高大上,但仔细一琢磨,问题就来了。
——【·民众对此的看法·】——
有数据显示,中国光伏硅片制造不仅市场份额占九成以上,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速度也远超其他国家。
比如美国重启光伏产业计划后,短期内根本无法复制中国成熟的产业链和规模化生产优势。
再说,单晶硅技术是中国企业砸了十几年时间和巨额研发经费才突破的,当年还被西方技术封锁过,如今反过来要无偿分享,这事儿搁谁身上都觉得憋屈。
更扎心的是,美国日本自己搞技术封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比如日本在2023年6月刚出台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明摆着针对中国科技发展,这时候提“分享技术”,难免让人觉得热脸贴冷屁股。
再说了,白院长他本身的身份也十分尴尬。
有人发现他不光是清华院长,还是神华能源的独立董事,而神华的主业是煤炭开采和火力发电,属于传统能源领域。
国家这几年力推“碳中和”,光伏产业崛起对煤炭企业来说可不是啥好消息。
于是有人猜测,白院长这么积极推动光伏技术外流,是不是想给自家公司转型铺路?毕竟如果光伏技术被美日掌握,传统能源巨头或许能延缓被替代的进程。
当然,这种推测没啥实锤,但架不住群众联想力丰富啊!
再说了科学技术真的没有国界吗?
2023年8月微软突然宣布停止俄罗斯业务,借口是“支付系统技术问题”,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美国对俄制裁的延伸。
说好的“技术无国界”呢?微软这波操作直接打了白院长理论的脸——科学或许没国界,但科技公司可是听政府话的。
更别提美国这些年对华为的芯片禁令、对中国高校的技术合作限制,桩桩件件都证明,在关键技术上指望西方“投桃报李”纯属天真。
有网友吐槽:“美国连5G基站都要拆,你跟它谈光伏技术共享?这不等于把自家金库钥匙塞强盗手里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钱学森的故事,这几乎是打脸“科学无国界”的经典案例。
钱老当年在美国搞科研,成果斐然,甚至参与了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建,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他想回国效力,美国人直接翻脸不认人,不仅扣留他五年,还派特工24小时监视。
美国海军次长丹·金贝尔那句“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经典台词,直接戳破了“科学无国界”的浪漫幻想。
说白了,当科学成果能为国家利益服务时,某些国家立马就把“国界”砌得严严实实。
再比如华为的孟晚舟事件。
2018年加拿大应美国要求扣押她,名义上是“欺诈”,实际上就是打压中国科技企业。
孟晚舟被限制自由三年多,直到2021年才回国。
这事儿要是放在“科学无国界”的语境下,简直讽刺至极——美国一边用长臂管辖限制中国企业获取技术,一边却要求中国开放市场和技术合作。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双标操作,连网友都忍不住吐槽:“科学无国界?那得看谁家的科学!”
当然,有反对的自然也有赞同的。
在那些支持者的眼里,科技的进步可以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等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而光伏硅片制备技术正是其中的一种,如果能共享给全球,无疑将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影响。
而且他们觉得通过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分享技术,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
此外,从经济角度来看,技术的共享和合作也可能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经济利益。
再说了,全球化时代,闭门造车确实不利于技术迭代。
比如特斯拉开放电动车专利后,反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自己也成了领头羊。
但小编并不赞同这位院长的看法,因为在我的眼里,科学技术本就没有什么国界可言。
如今一年过去,这事儿还没个定论。
政府层面依旧把光伏硅片技术列入出口限制目录,企业界则忙着扩大海外产能而非转让技术。
倒是白院长本人,除了继续在清华教课,还牵头搞了个“新商业学堂”,教企业家们数字化转型,看来是打算在另一个战场实践他的合作理念了。
至于“科学无国界”的理想能不能照进现实,恐怕得等中美哪天不再把对方当战略对手再说了。
眼下嘛,咱们普通老百姓能做的,也就是一边为自家技术骄傲,一边攥紧拳头提醒自己:核心技术,千万得捂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