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编辑」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前言2025年3月以来,李嘉诚掌舵的长江和记实业集团,计划以228亿美元的高价,将分布于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整体打包出售给由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资本市场也迅速做出了强烈反应。
在3月21日这一天,李嘉诚旗下的多家公司股价遭遇“滑铁卢”,呈现出大幅跳水的态势。
其中,长和的股价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在最近的11个交易日里,长和的市值犹如雪崩一般,累计蒸发了323.6亿港元。其缩水幅度之大,令人咋舌。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25-03-21-突发,李嘉诚旗下多家公司股价下跌!长实集团跌超6%,长和11天市值蒸发323.6亿港元!两家公司已取消业绩记者会
股价暴跌,市值严重缩水回顾长和2024年的财报,可以发现,公司在该年度的总营收实际上是呈现增长态势的。
然而,即便如此,长和的股价却依旧未能抵御住此次交易带来的负面影响,依然一路下跌,丝毫没有刹车的迹象。
这足以说明,投资者们对于长和这笔港口交易的不满。
投资者之所以不满,是因为长和的出售交易没有充分考虑到民族责任和国家利益。

李嘉诚
要知道,长和公司作为香港的重要企业之一,公司决策不仅关乎公司利益,更牵动着公众的情感和国家的经济利益。
尤其是这笔交易涉及的重要港口,一旦被外资控制,可能对中国在国际航运中的话语权造成严重影响。
投资者正是对这一点十分敏感,导致了市场的恐慌。

而且这笔交易引发的舆论危机,已经让长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尤其是这一交易,是处在中美博弈的紧要关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李嘉诚这一折腾,政府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对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交易进行严格审查和监管。
一旦政策调整,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就在长和深陷舆论漩涡,市值大幅缩水的关键时刻,3月23日,另一则消息再次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现身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重要会议。
从名单上可以看出,这次的年会,吸引了众多来自国际组织、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以及全球工商界的精英人士参与。

信息来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官方公众号
在长和面临巨大舆论压力和市场困境的敏感时刻,李泽楷选择出席这样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自然引发了人们的诸多猜测。
要知道,李泽楷虽然在长和集团中并未担任具体职位,但他特殊的身份,也让他备受舆论关注。
有网友认为,李泽楷的此次北京之行,极有可能是李家试图借此机会,与内地相关部门和各界人士进行沟通,释放出缓和紧张局势的信号。
毕竟,长和的这笔港口交易,已经引起了官方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李泽楷
香港《大公报》接连发布多篇社评,对长和此次出售港口资产的决策提出质疑。
甚至毫不客气的直接指出:这一交易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商业行为。
国务院港澳办官网也转载了多篇相关评论文章,对长和的交易决策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也在社交媒体发文,间接回应了这一交易,强调商人应当有祖国,不能忽视国家利益。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出席行政会议前,也首次对该交易做出回应。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2025-03-18-李家超回应李嘉诚卖港口给美国:任何交易要符合法律法规,港府依规处理
在这种种争议的背景下,李泽楷现身北京,参加具有官方背景的重要会议,或许是李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希望这种通过积极的行动,来挽回局面,重新赢得市场和社会的信任。
李家或许希望通过与内地的沟通与合作,展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国家利益的态度,来缓解舆论压力。

目前,中方有关部门已经高度重视长和出售海外港口业务这一事件,并着手对交易细节进行全面审查。
截至目前,距离长和与美国财团4月2日签署最终交割协议的时间越来越近,在这短暂而关键的时间窗口期内,事件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
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这仍然需要我们实时关注。
但无论最终事件的走向如何,这一事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长和的港口交易不仅是一个商业行为,更是一个牵动民族责任的决策。
商人的选择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选择,更是国家利益与民族责任的选择。
李泽楷的北京之行,不仅仅是家族内部的一个战略举措,也意味着着李嘉诚家族在全球商业布局中的一部分调整。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这一事件的结局最终将走向何方。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