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叶秋萍
撰写:明豪兄
我小时候生活在华中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母生了我们姐妹三人,我排行老三。像那个时代众多农村人一样,父母也渴盼生一个儿子,传宗接代,无奈生了三个女儿,也只得放弃了生儿子的想法。
父母忠厚善良,老实巴交,一辈子和田地打交道。他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们三姐妹,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从没有亏待过我们,我们姐妹三人度过了贫困但幸福的童年。
他们虽然没见过世面,孤陋寡闻,但一心培养我们读书,他们认准一个死理,要我们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跳出贫困的小山村,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我们三姐妹发奋学习,互相鼓励,成绩在年级排前几名,从学校拿回无数的奖状,贴了满满两面墙。
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更加充满了干劲,每天早出晚归干农活、打小工,为我们撑起这个家。
他们一辈子与世无争,很少和左邻右舍红脸,遇到事情退让一步,只愿一家人平安度日。
但是,在我们农村乡下,不是说一辈子老实做人,就能避免祸端。农村势利野蛮、心胸狭隘、仗势欺人的村民,大有人在。遇上这些不讲道理的人,注定是人生的一个劫。
我家隔壁邻居强叔和王婶,为人尖酸刻薄,父母和他们不是一类人,平时交往甚少,见面点点头打个招呼。
他们生有三个儿子,比我们三姐妹稍大两岁,自小在一起上学玩耍。那三兄弟野蛮调皮,学习成绩很差,我们小时候虽然免不了被欺负,但小孩子间的事,生气过后又和好了,倒也相安无事。
事情发生在我读初二那年,两个姐姐上了高中,我们都在学校住读。
有一个星期天,我们回到家中,看见父母亲坐在椅子上生闷气。问他们怎么回事,才知道隔壁邻居强叔要拆掉老房子建新房子,前面修一个院子,要过来我们家这边一米宽建围墙,就会挡住我家出行的路。
父亲不肯,强叔胡搅蛮缠,扯到祖上几代的事,说他的爷爷辈的时候,这块地就是他家的,我家建老房子的时候,好心让给我家,现在过来一米宽修院子,也理所当然。
我们劝父母,这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和强叔家好好商量,好好解决。
没多久,强叔家的新房子建起来了,开始准备建院子的围墙。
那天,我在学校里上课,有村人带口信我,说我家中出事了,父亲在医院里。我请假回家来到医院,两个姐姐也到了,父亲头缠绷带,躺在床上,双眼无神,满脸憔悴。母亲在一旁陪护,两眼含泪,满脸哀伤。
我们眼泪下来了,问母亲是怎么回事。母亲悲愤地讲述了事情的缘由。
强叔家过我们家这边一米处修围墙,父亲冲出来阻拦,站在围墙处,不让他们修建。
那时候强叔的三个儿子读完初中,先后辍学,在家务农,都是二十上下的小伙子,一个个长得人高马大、虎背熊腰。他们父子三人拿着铁锹围住我父亲,耍蛮斗狠,仗势欺人。父亲不甘示弱,和他们据理力争。
强叔恼羞成怒,说:“和你好说歹说,你太不识趣了,我三个儿子,家大业大,占你一点地方,又怎么了?你三个闺女,迟早是别人家的,你绝后了,你这里的宅基地也迟早是别人的,这么想不开!”
父亲一听这话很气愤,怒骂强叔不是东西,强叔冲上前拉扯父亲,两人扭打在一起,混乱之中,强叔的大儿子扬起铁锹,拍向父亲的头部,顿时血流如注,父亲当时就倒下不省人事了。
母亲惊慌地叫车送父亲去医院,清理伤口并包扎,经检查头部有脑震荡,需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按时吃药,幸无大碍。
在村干部的调解下,强叔心不甘情不愿地赔了一点医药费,他家院子的围墙也移过去半米,修了起来,还是影响我家出行。
父亲恢复后,在我家房子另一头,重新修了一条出行的小路,绕一个大圈子,也是无可奈何。
从此我们两家形同陌路,见面互不理睬。
强叔家的垃圾经常从围墙扔过来,在那边有意无意地指桑骂槐。
父母忍气吞声,不想再惹事端,他们鼓励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出人头地,不让别人看不起。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父亲偶尔有头晕症状,随着年龄大了,身体差多了,干活远不如当年。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家和强叔家的关系稍有缓和。虽然父母一直耿耿于怀,但他们朴实善良的本性,也不会永远记着这段仇,两家人见面偶尔也会点点头。
大姐和二姐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一个当了教师,一个当了医生,均已结婚生子,家庭幸福。
我和老公经营一家公司,有房有车,有儿有女,也算事业有成,志得意满。
我们三姐妹凑钱拆了老房子,建起一栋漂亮的三层楼房,并加宽了门口的路,方便汽车出入。
我们三个小家庭,隔三岔五,开着汽车回一趟家,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看望父母。逢年过节,更是几家人都聚到父母家,自己动手,吃吃喝喝,热闹非凡,充满浓浓亲情。
父母辛苦一辈子,总算熬出了头,在村人艳羡的目光和恭维声中,他们每天喜笑颜开,生活安逸。
隔壁强叔家,大儿子在家务农,收入不高,已娶妻生子。二儿子每天不务正业,东游西逛,好吃懒做。小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过年才回,经常都是两手空空。两人年过三十尚未成家,在农村也是个大难题。
三兄弟经常为小利和父母的偏心争得不可开交,家庭不睦,强叔和王婶终日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强叔见到我父亲,已没有当年的强势,经常递一支烟给父亲,有时还和父亲说知心话。他叹气说:“我生这三个儿子,都不争气,抵不上你三个闺女,每天都愁死了。”
父亲不置可否,虽然他忠厚朴实,也不会借机讽刺强叔,但当年心中的那根刺,也不是那么容易消解,两人远谈不上深交。
去年秋天,强叔的孙子患血液方面的病情,疗治需要花费二十多万,他家本无多少存款,向亲朋好友到处借遍了,仍有缺口。
他忧心如焚,找到父亲,不好意思地对父亲说:“我孙子的病,还差5万元,我们实在想不到办法了,你家条件好,能不能麻烦借5万元救救急?”
父亲说:“我也老了,赚不到什么钱,我有钱的话就借给你。至于闺女们,她们自己争气,那是她们自己赚的钱,我也不能随便向她们开口。”
强叔急了,一下子跪了下来,说:“我知道,我当年对不住你们,向你道歉,希望你不要记在心上。对你几个闺女说一下,帮帮忙,忘不了你家的恩情。”
父亲沉默良久,认为我的经济条件好些,打电话给我,说了此事。
我虽然对当年父亲受辱之事,仍记忆犹新,耿耿于怀,但想到孩子急需用钱治病,耽搁不得,第2天取了5万元,送回家中。
父亲当着我的面,把钱给了强叔,强叔连声称谢,老泪纵横。
当晚,我住在家中,母亲炒了几个菜,父亲边喝酒,边和我聊天。他满面红光,感慨地说:“秋萍,谢谢你和两个姐姐争气,我们才能抬头做人,被人高看一眼。”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处境艰难的家庭和个人,都不宜妄自菲薄,只要发奋努力,积极向上,真的能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