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的未始即终,第二次第乌战役(下)——奥斯曼简史74

花落之未落 2022-11-06 09:59:09

说起15-17世纪大航海时代的海洋霸主,先有西班牙、葡萄牙,中有“海上马车夫”荷兰,后有日不落大英帝国!除此之外,同时代也不乏与之争霸的海洋强国,比如16世纪制霸地中海、角逐印度洋的奥斯曼帝国!

15-17世纪的几百年年间,无数新、老强国试图争夺海洋霸主之位,但历史终究只留下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跟英国的名号,而奥斯曼帝国也是众多失败的竞争者之一。

奥斯曼帝国

曾几何时,制霸了地中海的奥斯曼帝国也曾试图在印度洋分一杯羹,想要在大航海时代取得一席之地,于是遣大军出兵印度洋。但奥斯曼土耳其人出师不利,初战即败,于是奥斯曼帝国的大航海时代未始即终!而这场终结奥斯曼海洋霸主的不起眼战斗,正是1538第二次第乌战役!

1538第二次第乌战役

咱们上期讲述了第二次第乌战役的背景与起因,也介绍了此战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战斗,终于1538年9月4日,奥斯曼远征军到达了印度西北海岸的第乌岛,一场激战即将上演......

嫌隙

9月4日,远征军舰队指挥官、宦官哈德姆·苏莱曼·帕夏抵达了第乌岛,并立刻派出500名加尼色里近卫军登陆该岛。此时岛上西部已被当地古吉拉特人控制,只有东部葡萄牙人的堡垒内,是穆斯林无法攻破的“敌占区”。

印度西北部的古吉拉特

但远道而来并且在战争中劫掠惯了的奥斯曼士兵,并不管这些,他们以为整个第乌岛都是基督徒的占领区,所以一经登陆便在附近大肆劫掠。此举让当地古吉拉特人心中不满,毕竟第乌岛终究还是人家古吉拉特人的。

奥斯曼近卫军

而就在奥斯曼陆军肆无忌惮劫掠的同时,一些奥斯曼战舰已经成功封锁了第乌岛葡萄牙人要塞附近的水域。最后只有1艘葡萄牙人的小船,在彻底完成封锁前,偷偷驶出,前往葡萄牙印度总督所在的——果阿去求援。

第乌与果阿的位置关系

奥斯曼军队在第乌岛登陆后,赶紧将船上那些从苏伊士地峡运来的巨型火炮拖到岛上,搭建炮兵阵地开始围攻葡萄牙人的堡垒。随后要塞中的守军在城内居民的帮助下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双方就这样展开了战斗。

古吉拉特军队

而就在战斗的同时,当地古吉拉特人的新任统治者——卡德贾尔,听说了奥斯曼舰队在亚丁的所做作为:奥斯曼人为了控制红海入口,欺骗亚丁当地酋长上船并吊死在船桅上,从而控制和占领了亚丁。

乘坐战象的古吉拉特苏丹

卡德贾尔闻之后怕,加上奥斯曼士兵登陆后的大肆劫掠,他担心奥斯曼人会给古吉拉特苏丹国带来比葡萄牙人更大的威胁!于是他拒绝登上奥斯曼总指挥苏莱曼的旗舰(毕竟亚丁酋长就是被骗上船吊死的),并拒绝按照约定为宦官苏莱曼的舰队提供补给。

古吉拉特苏丹国社会风貌

除了统治者卡德贾尔外,古吉拉特大小领主,也因为奥斯曼士兵的大肆劫掠而愤怒,他们都害怕奥斯曼人在得胜后会赖着不走,是比葡萄牙人更为致命的威胁!所以在奥斯曼人激战之时,普遍采取了观望政策。

古吉拉特社会风貌

但奥斯曼人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还十分大胆地直接攻打葡萄牙要塞外墙,结果在50名葡萄牙守军的抵抗和反击中,自大无知的奥斯曼人被迅速击退,奥斯曼人想要迅速拿下要塞的计划破产了。

奥斯曼战士

而比进攻失败更严重的是,此时的奥斯曼远征军失去了当地古吉拉特人的信任与支持,而这最终使得在海外作战的奥斯曼军队功亏一篑,落了个出师不利、功败垂成的下场......

激战

本来这场第乌战役是奥斯曼帝国应古吉拉特苏丹国统治者巴哈杜尔沙阿的求援而来,但巴哈杜尔死后,他的继任者卡德贾尔却因上文所述原因,不敢再搭理奥斯曼人,甚至随时有可能在战斗中叛变到葡萄牙人一方。

巴哈杜尔沙阿的溺亡

面对这种情况,哈德姆·苏莱曼·帕夏只能硬着头皮进攻,只要及时攻下葡萄牙人在第乌岛西部的要塞,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于是1538年9月4日,奥斯曼大军刚刚登陆便偷袭了葡萄牙人在迪乌城外新建的防御堡垒,并派遣900多名耶尼切里近卫军洗劫了迪乌城,原本处于观望态度的许多古吉拉特领主也纷纷加入战斗。

哈德姆·苏莱曼·帕夏

但三天之后,一场风暴的来袭,使得奥斯曼舰队损失了部分战船和船上尚未搬走的装备。恰好9月7日奥斯曼人攻城不利,他们集中了所有火炮和上岸的千余名士兵,准备在此构筑阵地、站稳脚跟,慢慢攻下葡萄牙要塞。

但此举却让当地领主又一次对奥斯曼人产生了不信任,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伙奥斯曼人明显是放缓了工程速度,而开始在此地站稳脚跟,想要在打下城池后坐地为王!因此当地领主开始拒绝向奥斯曼人提供任何协助。

古吉拉特当地人

而倒霉催的奥斯曼人,只能在当地古吉拉特盟友的不信任眼光下,开始构筑围攻阵地:他们安置炮位;挖掘围困要塞的壕沟;用挖出的泥土堆成胸墙;海上战舰也在要塞附近执行警戒巡逻,防止守军的逃跑企图。

挖掘壕沟的奥斯曼人

但即便如此,9月14日,葡萄牙人的救援部队还是从果阿赶到。经过几周鏖战,双方互有胜负,但奥斯曼攻城的目的却始终无法实现。等到9月28日,奥斯曼陆海军同时用火炮向要塞射击,希望以优势火力压制守军。

第乌岛与果阿

而顽强的葡萄牙人在还击之余,还用手头的小型战舰跟奥斯曼人发生了近距离浅水海战,以2艘小艇的损失,击沉了1艘奥斯曼舰队的加莱战舰。而在久攻不下之时,奥斯曼人开始围攻大陆上葡萄牙人建造的另一座堡垒。

奥斯曼加莱战舰

在与第乌隔海相望的大陆海岸,只有40名葡萄牙守军据守着一座小型要塞,但因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棱堡设计,所以易守难攻。此处也是当地古吉拉特军队的进攻重点。

采用棱堡设计的葡萄牙人第乌要塞

而奥斯曼人从9月10日开始猛攻此处,投入了近千名士兵,攻了足足两周也没能拿下。一直等到10月1日,堡垒内精疲力尽的葡萄牙人才跟奥斯曼人协议撤回第乌岛。

在印度的葡萄牙人画像

这支葡萄牙小分队在10月1日因武器和补给品消耗殆尽而尝试荣誉投降,宦官苏莱曼表面答应了葡萄牙人撤回第乌岛的请求,实际上在他们出城后就将他们抓上奥斯曼的战船。

奥斯曼人的小型桨帆船

随后狡诈的哈德姆·苏莱曼·帕夏将葡萄牙小分队拘押起来,强迫他们给第乌要塞的指挥官——安东尼奥·西尔韦拉(António da Silveira)写信,怂恿他投降。当然哈德姆·苏莱曼本人也发去了亲笔所写的威吓信:

16世纪的葡萄牙士兵

信中宦官苏莱曼吹嘘奥斯曼军队身经百战,对西方人的要塞不屑一顾,并表示:无论是医院骑士团驻守的罗德岛,还是匈牙利重兵防御的贝尔格莱德,最终都倒在了奥斯曼帝国的赫赫武功之下。

而守将西尔韦拉也不含糊,果断回绝了投降的请求,并大骂宦官苏莱曼背信弃义,并称他为“没种的女人”和“愚蠢的骗子”,极尽嘲讽的辱骂帕夏不是个男人。此言触怒了宦官苏莱曼,这位帕夏一气之下处决了俘获的葡萄牙小分队并继续攻城。

奥斯曼人攻城和葡萄牙人守城

实际上葡萄牙守将安东尼奥·西尔韦拉也并非图一时口嗨,他十分清楚,自己跟奥斯曼人一样,都在远离本土的海外作战,奥斯曼军队引以为傲的人数优势在此被极大削弱!

葡萄牙人的小型战舰

尤其印度当地的地方势力,表面上非常合作,实则各怀鬼胎。并且第乌要塞刚刚落成,吸收了西欧先进的棱型堡垒设计,易守难攻,奥斯曼引以为傲的攻城火炮优势也被抵消。

葡萄牙人的要塞(地图左边)

并且在几周的战斗中,奥斯曼人仍旧使用对付中世纪城堡的陈旧打法,让安东尼奥·西尔韦拉更有信心能够逼退奥斯曼人!

艰难取胜

气急败坏的哈德姆·苏莱曼·帕夏,于1538年10月5日发起新一轮猛攻,在他的工兵完成了对第乌要塞的封锁工事后,新一轮的猛烈炮火攻击开始了......

奥斯曼进攻第乌所用的火炮

这次的进攻持续了27天之久,但仍收效甚微。甚至期间还有5艘来自果阿的小船抵达要塞,为守军补充弹药、防御港口。最终葡萄牙人艰难地守住了第乌要塞的出海口。

第乌岛的轮廓形状

而此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双方也都基本重复着“奥斯曼白天攻城,葡萄牙夜里修城”的操作,期间双方进行了地道战和反地道战,强攻和反攻战,海上封锁和海上突破等战斗,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双方打到最后都精疲力竭!

第乌要塞遗址

终于到了10月30日,奥斯曼总指挥哈德姆·苏莱曼·帕夏决定做最后一次大胆地尝试,他佯装撤军,暗中埋伏在附近海域,准备在第二天早上倾巢而出偷袭第乌要塞。

第乌要塞里的葡萄牙大炮

但西尔韦拉也有所防备,让守军保持警惕并坚守不出。眼见诈败之计失效的宦官苏莱曼,只得全军出动又进行了一场混战。这次战斗中,葡萄牙人歼灭了五百多名攻上城头的奥斯曼士兵,又用守城炮火对城下的奥斯曼人一阵猛轰。

第乌战役

此时的宦官苏莱曼终于无奈地表示:这一次的远征注定是要无功而返!但此时濒临崩溃的不止是奥斯曼人,城中葡萄牙守军也从一开始的600多人,锐减至40人,且一半还都是伤兵。

第乌战役中要塞里的葡萄牙守军

所以在奥斯曼人围城的最后几日,几乎是要塞守军加上男女老幼的居民全部上阵杀敌!面对数倍于己的奥斯曼大军,葡萄牙人最终凭借极其顽强的精神才守住了第乌要塞。

奥斯曼人撤退后,葡萄牙人的突袭

鉴于此时要塞久攻不下,且奥斯曼人与古吉拉特当地领主关系持续恶化,尤其听闻此时葡萄牙人正在果阿集结舰队,准备前来解救第乌岛。最终哈德姆·苏莱曼·帕夏率远征军于11月6日全军撤退!

第乌要塞护城河

据说奥斯曼大军是狼狈撤退,1200名阵亡人员的尸体和500伤兵,连同来不及拆除的营地和攻城所需的辎重、武器一并丢在了印度。而古吉拉特人眼见行动失败,也率军撤退,走之前将奥斯曼人留下的营地一并烧毁。

古吉拉特士兵与妻子

这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第二次第乌战役,最终以葡萄牙人的艰难取胜而告终!而至于撤退的宦官苏莱曼,则谨慎地将舰队撤回红海。就像他在亚丁所做的那样,他杀掉了也门的统治者,并将这块领土置于奥斯曼帝国总督的管辖之下。

也门

随后他到麦加进行了朝觐,试图通过此举,让苏丹苏莱曼仍将自己视为圣战士。在一切完毕后,宦官苏莱曼终于取道开罗前往帝都伊斯坦布尔面见苏丹。尽管他一败涂地、首战失利,但苏莱曼还是奖励了他的忠诚,让他像苏丹的维齐尔们一样,在迪万会议(类似国务院)上有了一席之地。

苏莱曼大帝

因为1538年的远征虽然失败,但也并非毫无成果:比如亚丁就被并入了奥斯曼领土,从此奥斯曼人控制了红海入口,将葡萄牙人势力从红海赶了出去,这无疑就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胜利。

但此战的失败也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葡萄牙人经此一战意识到奥斯曼势力在印度是个巨大的威胁,于是此后数年遣大军远征红海,对红海沿岸城市进行了持续不断的骚扰和劫掠。

第乌战役中奥斯曼人的行军路线

而为了应对葡萄牙人持续不断的骚扰,奥斯曼帝国才又考虑进行第二次远征,当然这就是后话了。但在1538第二次第乌战役失败后,奥斯曼人再也没有试图将他们的版图,向东扩张到印度海岸那么遥远的地方。

这次围攻战彻底打消了奥斯曼人继续大规模出兵印度洋的念头,尽管宦官苏莱曼一直希望进行第二次远征进行复仇,但始终未能如愿。此后的奥斯曼帝国,逐步从直接出兵干预、扶持代理人和派遣军事顾问的方式,继续同葡萄牙进行漫长的印度洋争夺战。

奥斯曼印度洋舰队

但即便如此,这场出征印度洋、试图加入大航海时代分一杯羹的行动还是未始即终,而奥斯曼人也就彻底失去了参与大航海时代的机会,终于在此后数百年间逐渐被时代所抛弃,最终衰落老朽并一步步走向灭亡......

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海洋帝国》

1 阅读:99

花落之未落

简介:花落之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