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聚焦前沿科技热点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而管道作为全球能源运输的核心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科技进步与能源转型加速地推进,管道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既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严峻复杂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以“绿色、智能、融合、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管道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
会议设置了能源管输战略与发展、管道建设、材料与装备、输送与储存、安全与维护、数字化与智能化、低碳与新能源、青年论坛等8个专题论坛,内容丰富、覆盖全面。
国家管网集团总经理何仲文在主持会议时指出,面对“钢质管道+流体力学”的传统技术范式瓶颈、“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以及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管道行业需要发挥集体智慧,共商共议,共破难题。
02
绿色低碳转型
引领行业新潮流
国家管网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张伟在开幕式上致辞时强调,能源安全已超越国界,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同行,方为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由之路。他表示,历经七届沉淀,中国国际管道会议已成为全球能源管道行业的思想高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平台。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能源储运基础设施运营商,国家管网集团愿与各国同仁一道,健全常态化国际交流机制,共筑技术创新联盟、共建绿色发展生态、共拓全球市场蓝海。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在发言中指出,管道作为现代能源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能源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能源管道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建成覆盖全国、联通海外的油气管道网络,为服务民生福祉和优化能源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24年,中国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已达19.5万公里,“全国一张网”日趋完善,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与灵活性日益增强。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则从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背景出发,分析了国际管道领域的三大核心趋势:绿色和低碳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新技术和新材料广泛应用。他指出,随着巴黎协定持续地推进,管道行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氢能管道、碳捕集与封存管道网络等新兴领域成为发展重点。同时,数字孪生、AI检测、无人机巡检等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管道运营模式,推动建设效率大幅提升。
03
创新成果首次亮相
除了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外,本届大会还设置了技术装备与成果展区域,吸引了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企业参展。其中,国家管网集团研发的1422毫米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内检测装备、大型天然气管网仿真系统在展会上首次亮相,引发广泛关注。
大型长输天然气管网在线仿真系统破解了制约我国大型油气管网的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管网仿真工业产品的空白,为智能管网建设和能源转型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该系统已在3万公里天然气管道上线运行,各项核心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而1422毫米超大口径天然气管道内检测装备的成功研发,则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管道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新突破,为超大口径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据悉,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是全球油气管道行业深化交流合作、展示创新成果、共谋发展未来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每两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引领行业潮流、推动创新突破的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平台。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240005
微信公众号:cneoguo(企观国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号
电话:010-68719177 13911965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