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我轻启窗扉,一抹清风悄然造访,未经邀约却满载柔情。它穿梭于窗台上绿萝的叶隙间,轻舞着翠绿的旋律,又悠悠滑过案头铺展的宣纸,如同细腻的笔触,在空白的画卷上勾勒着无形的诗意。
这缕风中,蕴含着露珠的清新与晨光的温柔,它轻巧一跃,便在我的眉宇间栖息,带来一丝丝沁人心脾的凉意。此刻,我正心怀创作的渴望,欲以笔墨捕捉这份晨间的静谧与美好,绘就一幅心灵的风景画。
然而,面对空白的宣纸,我的思绪却如风中柳絮,飘忽不定,不知该从何处落笔,将这份不期而遇的灵感定格为永恒。清风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它在我耳畔低语,以无形的手指,引领着我的心灵,在想象的画布上缓缓游走。
风是看不见的,可它分明就在那里。案头的宣纸被它掀起一角,沙沙作响,像在诉说某个遥远的故事。我伸手想要捉住它,却只触到一片虚无。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江南的巷弄里奔跑,总想抓住前面飞舞的蝴蝶,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点。那时的风里带着槐花的香气,还有母亲唤我回家的声音。
我提起笔,蘸了墨,却迟迟没有落下。风从窗外溜进来,调皮地翻动我的画册。那些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一片早已干枯的银杏叶。那是去年秋天,在故乡的老树下拾得的。记得那天,我站在树下,看着金黄的叶子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忽然就明白了什么叫"一叶知秋"。风起时,叶子落在肩头,我小心地把它夹在画册里,连同那个安静的下午一起珍藏。
墨在宣纸上晕开,我画下一条蜿蜒的小径。那是记忆中的青石板路,两旁是斑驳的白墙,墙上爬满了爬山虎。记得每到傍晚,夕阳的余晖会把整条巷子染成金色,墙上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我常常坐在门槛上,看着邻居家的老奶奶拄着拐杖慢慢走过,她的银发在夕阳下闪着光,像一幅会动的画。
风忽然大了起来,吹乱了案头的纸。我伸手去按,却触到一张老照片。那是二十年前的全家福,照片里的我还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依偎在父母身边。那时的父亲还没有白发,母亲的眼角还没有皱纹。
照片的背景是老家门前的那棵老槐树,树下摆着一张竹椅,那是爷爷最爱坐的地方。每到夏天,他总喜欢坐在那里乘凉,给我们讲他年轻时的故事。
我放下笔,任由风把未完成的画吹起。有些画面,不必画完;有些故事,不必讲尽。就像这风,来去无踪,却总能带来远方的气息。我闭上眼睛,感受着风从耳边掠过,仿佛听见了故乡的溪流声,闻到了槐花的香气,看见了老槐树下那个讲故事的身影。
风渐渐停了,画纸安静地躺在案头。我望着窗外,天边的云彩被夕阳染成了金色。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有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永远留在心里,像风一样,轻轻拂过,便是一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