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从来都不乏奸臣,尽管这些人被我们所痛恨,但是我们却不能不研究他们的手段。只有明白了奸臣的手段,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这样的人为什么会上位,为什么或危害这么大,同时可以相应的做好防范措施。其实总结古往今来奸臣的招数,也没有什么新奇特别的。总的来说有这些。
一、奸臣的招数
1、揣摩领导心思。奸臣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上级的领导的心思和喜好,然后针对性的行动,投其所好,这是奸臣的基本功,也是最大的能力,把上司从各个方面都伺候好了,自然就会获得上司的亲睐,从而获得权力,然后用这样的权力来为自己谋取私利。很多奸臣狐假虎威,损害上级名誉,为的就是自己的利益。
2、诽谤除敌。奸臣自己的讨好行为,无形中或触犯很多人的利益,从而自己的潜在的敌人也比较多,所以为了自己能够独占权力或是排除潜在敌人,或是为了未来能够持续的掌权,都需要利用诽谤的手段,来除掉自己的政敌。借助领导的手来除掉对手,而不是自己亲自下手,诽谤,造谣,诬陷,栽赃,无所不用其极。
3、架空控权。奸臣们随着自己权利的扩大,政敌的减少,欲望就会愈加膨胀,于是就会广结党羽,架空上级,关键时候还敢暗杀,或是逆行废立之事。隔离君主,蒙蔽耳目,架空之后独立控权,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严重的损害了领导的权力,自己性命都可能不保。赵高就是这样的典型,通过对秦二世胡亥的投其所好,获得了极大的权力,然后诽谤李斯除掉了最大的对手,最后隔离胡亥蒙蔽耳目后将其架空,自己成了实际的最高领导人。
4、提愚斥能。即使没得罪奸臣本人,奸臣如果觉得对方是自己的潜在威胁,也会实行打击。奸臣提拔的,一是对自己效忠卖力的,二是愚不可及、唯命是从的。但如果是对自己“指鹿为马”胆敢非议的,或是有潜在能力,日后或许会威胁自己地位的,也会遭到他们毫不留情的打击,躺着也中枪。
二、奸臣招数的具体实践
1、揣摩心思——严世蕃。严嵩是嘉靖时的内阁首辅,专权长达15年,结党营私,迫害忠臣,为害朝廷,对于大明国力衰退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在史学界,对于严嵩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觉得他也有着选贤任能、忠于朝廷的一面,不能以奸臣无能之辈而一概论之。但要说到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就再没有人提出异议,是毋庸置疑的奸佞之辈。
背靠着父亲这棵大树,严世蕃横行朝野。他善于揣度人心,特别是皇帝的心思,总是能把握得非常准确。嘉靖皇帝说话从不喜欢说透,所以底下的臣子们总是需要猜测皇帝的意思。但到了严世蕃这里,他一下子就能明白皇帝的想法。每当严嵩需要揣摩皇帝的意思时,严世蕃都从旁协助,轻易地就能把握嘉靖的意思,弄明白言外之意。
2、打击异己——卢杞。唐德宗时期的奸相卢杞,出身士族名门范阳卢氏,他的祖父卢怀慎在唐玄宗时担任过宰相,父亲卢弈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凭借着忠臣之后的身份,卢杞的仕途非常顺利,在地方上做过刺史。在朝廷中也担任过吏部郎中。建中二年,卢杞被调入朝廷,担任御史大夫,仅仅过了十天,唐德宗就任命他担任宰相。
卢杞成为唐朝的宰相后,就开始打击异己,陷害忠良。他的第一个目标是与他一起担任宰相的杨炎。杨炎是唐朝的理财能手,著名的“两税法”就是他倡导、推行的。没过半年的时间,杨炎就被卢杞排挤出朝廷,后来还被赐死。
卢杞
杨炎被贬后,接替他担任宰相的是张镒。张镒为人耿直,而且很有才能,深得唐德宗的信任,这引起了卢杞的嫉妒。卢杞再度施展手段,将张镒排挤出朝廷,去担任凤翔陇右节度使。与此同时,卢杞还陷害朝中一大批忠良,最著名的就是颜真卿。
颜真卿与卢杞的父亲是至交,但卢杞却非常厌恶他。当时,李希烈发动叛乱,卢杞上书皇帝,“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卢杞这招明显是借刀杀人,最终颜真卿被李希烈所杀。卢杞只做了三年宰相,却激起了全天下人的反感,到最后唐德宗为平息众怒,将卢杞贬出京城,不过得以善终。
3、架空政权——赵高。秦用549年才统一天下,而从统一到覆灭仅仅只过了15年,这其中赵高功不可没。在秦二世继位之初,赵高还只是个只能依托秦二世的权威狐假虎威的工具人,他的权力都来自于秦二世的信赖。
那么,如何长久拥有这份权力呢?赵高给秦二世出了个主意:“为了不让群臣看出陛下的虚实,还请陛下坐镇深宫,通过我和精通法律的大臣(李斯)来管理朝政,这样就能避免陛下暴露自己的短处,天下的人便会始终认为陛下是圣明天子了。”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和前提,赵高此举是想割裂秦二世获取信息的渠道,让他充当秦二世和外界交流的频道。这样一来,秦二世只能获取他筛选过的信息,而大臣也只能接受带着他意愿偏向的回复,通过此举秦二世实际沦为了赵高手里的工具人。
秦二世搬到望夷宫三天之后,赵高便策划了一起叛军打进宫来的戏码,他借机让郎中令赵成和女婿阎乐逼宫在望夷宫杀害了秦二世。赵高原本的规划,自己最后的结局应该是头戴皇冠,君临天下吧?但被权力蒙蔽了双眼的赵高,最终死在了秦三世子婴和宦官韩谈之手
4、提愚斥能——唐朝宰相李林甫。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他在独揽朝中大权之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能够天长地久,永久巩固,特别把心思用在人事安排上,对官员的升迁降贬,都亲自过问,插手安排。
当时官员名叫严挺之,是绛郡(今山西绛县一带)的太守。他为官清正廉明,政声颇佳,拥有治世安民之才,到任不几年,便把绛郡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民富官足,唐玄宗闻之大喜,就想重用他。
李林甫
这个李林甫看着心里,急在心中。心想这严太守如提拔到朝中施展了才干,日后必为自己的劲敌,不如趁现在还未做大,就及时铲除掉他。于是李林甫马上派人去把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找来,大套近乎,并说对其兄长的政治才干如何如何欣赏,表示若严挺之能调任京都的话,自己定当大力提拔他。
严损之一听李林甫对自己哥哥这般看重,喜不自胜,忙问怎样才可以调来京师。李林甫支招,让严挺之奏明皇上,说自己身体不适于在绛郡任职之类的话,自己再从中周旋,把他调来京城。严损之一听,大为感激,回到家后连忙给哥哥写了一封信,陈述李相国的美意,让严挺之要求调任京职。严挺之被弟弟说动了心,便写了一个奏章,说自己身患湿疾,难以在绛郡任职、要求进京调治之类的话。
唐玄宗接到奏章后,找李林甫商量。李林甫装模作样的说,不知道严挺之的身体状况竟如此这般糟糕,还不如把他调去个好去处,给他一个闲职养起来。唐玄宗只好批准。于是李林甫代皇上批了一个圣旨,把严挺之调到内陆富邑去做了个闲官。就这样,李林甫口蜜腹剑,两面三刀,除掉了一个潜在的日后对手。
三、对付奸臣的方法
奸臣虽然阴险,但也不是没有对付他们的方法,比如以下几招就能反制他们。
1、得到另一宠臣的支持。是人就有弱点,奸臣也不例外,得宠后容易骄躁,骄躁就会引人反感,让人对他产生防备。皇帝对奸臣产生了顾忌防备,一定也会同时重用其他大臣来适当地牵制和平衡奸臣的势力,这也是扳倒奸臣的最大底牌。
2、找奸臣亲信子女、身边人下手。奸臣通常老谋深算,小心翼翼不留话柄,但他受宠专权所得到的绝大部分利益,都不会是用来扶危济困的,而是为了培植党羽和垄断私利的,有了奸臣权势的保护,奸程的亲信或者子女,就会很容易得意忘形,做出一些容易授人以柄的事情,抓住把柄就可以治罪。
3、不忠不孝不义的罪名。要搜集证据,最好是皇帝不容或天理不容或国法不容的罪证,最好是奸臣子女的罪证,这样就与奸臣脱不了干系,而发难的时机,最好是有皇帝器重或者身边的人来做后盾,一旦抓住机会以后,才能彻底清楚奸臣余党的势力。
最后好哥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从不是非黑即白的,有甘愿为国为民英勇献身的人,就会有阴险狡诈甚至会卖国求荣的小人,每一种人都会存在,想彻底消灭奸臣是不可能的。尽管有些奸臣获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是邪不压正才是千百年来流传的真理,凭借着阴险手段获得一时胜利并非光荣之事,只有正义和光明才是永恒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