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六代机合作之困:暴露欧洲防务一体化的“阿喀琉斯之踵”

华饿经 2025-05-01 10:00:03

作者:徐秉君(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

2019 年 6 月 17 日,在巴黎附近的布尔歇机场举行的第 53 届巴黎国际航展上,法国-德国-西班牙新一代未来作战航空系统 (FCAS) 的全尺寸喷气式战斗机模型 (SCAF) 展出。(埃里克·皮尔蒙特/法新社通过 Getty Images)

据外媒报道,4月9日,法国达索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尔,在法国国民议会国防委员会听证会上,对欧洲第六代战斗机“未来作战航空系统”(FCAS)项目合作进行抨击。他指出,在双方就工作分担问题持续争吵不休的情况下,双方合作“非常非常困难”。该项目意在推动欧洲战略自主,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联合推进,达索公司与空客公司等为主要参与企业。而空客公司回应称,FCAS项目正稳步推进,合作方正推动第二阶段合同。空客公司强调,德国新政府计划加快推进该项目,作为欧洲国防工业与战略自主权关键支柱,其在当前地缘政治形势下意义重大。达索公司与空客公司对欧洲六代机项目的不同态度,反映了该项目推进中的困境,使该项目的合作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欧洲第六代战斗机效果图

一、欧洲六代机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与目标

在全球军事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欧洲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中美在先进战斗机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尤其是中国歼 20 的问世以及后续六代机的试飞,美国的六代机项目虽有波折但也在推进,这使得欧洲意识到自身在军事航空领域的差距。从欧洲自身军事战略需求来看,其需要更新换代空战装备,以保障空域安全,提升军事威慑力。在此背景下,欧洲提出了六代机项目。该项目原本计划跳过五代机直接进入六代机领域,目标是在技术上达到先进水平,如具备高隐身性、先进航电系统等。原计划在 2017 年首飞,服役时间预定在 2040 年,但目前已推迟到 2050 年。

2.项目参与方与分工

参与方

角色

任务

法国

技术主力

提供核心技术,达索公司是项目核心,负责关键设计和研发

德国

资金支持方

主要承担资金投入

西班牙

资金支持方

提供部分资金

达索公司

共同开发领导

主导技术研发和设计

空客公司

共同开发领导

参与项目的整体规划和部分技术工作

二、项目推进中的困境1.利益分配矛盾

在欧洲六代机项目推进过程中,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企业在利益分配上存在显著分歧。资金投入方面,德国和西班牙主要作为资金支持方,但对于投入比例和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疑虑。德国期望资金能更多用于关键技术研发,而西班牙则希望部分资金用于国内相关产业扶持。市场份额上,各国企业都希望在未来六代机的销售中占据更大份额,法国凭借技术优势想主导市场,德国和西班牙则认为自身的资金投入应换来相应的市场权益。技术成果归属更是矛盾焦点,法国达索公司掌握核心技术,不愿轻易与他国共享技术成果,而德国和西班牙则希望在技术上有所收获,以提升本国航空工业水平。这种利益分配的矛盾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各方因利益分歧难以达成共识,导致项目决策迟缓,研发工作无法高效推进。

2.技术合作难题

技术合作方面,欧洲六代机项目遭遇诸多难题。技术保密是首要问题,各国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和国家安全考虑,对核心技术严格保密。例如,法国达索公司拥有先进的战斗机设计技术,在合作中不愿完全公开技术细节,这使得其他参与方难以深入参与技术研发。技术储备不足严重制约六代机研发进程,欧洲自主研发的主力战机仍为四代技术,还没有研发过五代战机,本身就缺乏技术储备,而由四代机直接跳跃跨代研发六代机将面临许多技术瓶颈。缺乏标准不统一也是一大障碍,不同国家的航空工业有各自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在六代机项目中难以协调一致。此外,技术共享困难重重,达索公司曾寻求其他企业的技术支持,但因技术保密和利益问题遭到拒绝,这使得项目在技术整合和创新上进展缓慢,无法充分发挥各方的技术优势。

3.决策协调障碍

项目参与方工作模式分散、缺乏集中统筹规划,导致决策困难。达索公司作为项目的核心研发力量,在决策过程中决策权受限。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企业各自为政,工作模式差异较大,缺乏统一的决策机制。在项目的关键节点,如技术路线选择、研发进度安排等问题上,各方难以迅速达成一致。这种分散的工作模式使得项目决策效率低下,无法及时应对研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面对技术难题时,由于决策协调困难,无法快速整合各方资源进行攻关,导致项目进度一再延误,难以按照预定计划推进。

空客和达索仍在为陷入困境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寻找前进的道路。(Benoit Tessier/AFP/Getty Images)

三、历史教训与现实挑战1.欧洲战斗机联合研制的过往教训

欧洲在战斗机联合研制方面有过诸多尝试,台风战斗机和阵风战斗机的分道扬镳便是典型失败案例。上世纪 70 年代末,英、德、意、法等国计划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斗机。然而,在项目推进中,各国对战斗机的性能需求和设计理念存在巨大差异。法国希望研制一款多用途、强调空战性能的战机,而其他国家则更侧重于对地攻击能力。同时,在利益分配上,各国企业都想争取更多的研制份额和技术主导权,导致矛盾不断升级。最终,法国退出项目,独自研制了阵风战斗机,而英、德、意等国则继续合作推出了台风战斗机。这一案例表明,联合研制中需求差异、利益分配不均以及缺乏有效协调机制,会严重阻碍项目推进,甚至导致项目分裂。

2.当前欧洲军事与经济形势的影响

当前欧洲的军事安全形势、经济衰退状况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给六代机项目带来了巨大挑战。军事上,俄乌冲突使欧洲感受到了外部安全压力,各国纷纷加强军事防御。德国为提升自身军事力量,批准 1000 亿欧元采购全新武器系统,其中 81 亿欧元用于购买美国 F - 35A 隐身战机。这不仅削弱了德国对六代机项目的研发动力,还导致资金短缺。经济方面,欧洲经济长期衰退,俄乌冲突更是雪上加霜,德国出现 30 年来首次贸易逆差。资金紧张使得各国在六代机项目上的投入受限,难以满足项目的资金需求。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欧洲六代机项目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困境。

四、各方态度与项目前景1.达索公司与空客公司的不同态度

达索公司和空客公司在欧洲六代机项目上态度迥异。达索公司态度强硬,其首席执行官埃里克·特拉皮耶对与空客的合作发出严厉警告,强调若无法保障法国在核威慑能力等关键领域的自主权,或将退出项目。这是因为达索公司掌握着项目的核心技术,希望在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维护法国航空工业的技术优势和独立性。而空客公司则相对更倾向于合作推进项目,它参与项目的整体规划和部分技术工作,期望通过该项目提升自身在航空领域的影响力,拓展市场份额。空客公司明白,合作能整合各方资源,实现技术互补,从而在全球航空市场竞争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2.项目前景的不同观点分析

外界对欧洲六代机项目前景看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项目可能重蹈覆辙,从历史经验看,欧洲联合研制战斗机项目多以失败或未达预期告终,此次项目面临的利益分配矛盾、技术合作难题和决策协调障碍等问题,很可能导致项目再次失败。另一种观点关注到达索公司的策略考量,达索公司可能通过强硬态度争取更多主导权和利益,若能成功协调各方,项目仍有推进的可能。然而,考虑到当前欧洲军事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以及各方矛盾的复杂性,项目前景并不乐观,要实现预定目标困难重重。

德法西三国联合研制的六代机(航展模型)

五、对欧洲军事与航空业的影响1.军事安全层面

欧洲六代机项目进展对军事安全影响深远。从空战装备更新换代角度看,若项目顺利推进,六代机将取代“台风”和“阵风”等四代机,大幅提升欧洲空战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作战能力,使欧洲在全球军事竞争中保持一定优势。然而,目前项目多次推迟,意味着欧洲在较长时间内仍需依赖老旧的四代机,这将使欧洲在面对中美等国先进战机时处于劣势。在空域安全保障方面,先进的六代机具备更强的隐身性、态势感知能力和作战效能,能更好地应对潜在的空中威胁,保障欧洲空域安全。但项目的困境可能导致欧洲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获得这种先进装备,从而影响其空域安全保障能力,增加军事安全风险。

2.航空产业层面

该项目对欧洲航空产业影响复杂。在技术发展上,若项目成功,将推动欧洲航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如先进航电系统、高隐身技术等。但目前项目推进困难,技术合作难题和利益分配矛盾阻碍了技术的交流与创新,可能使欧洲在航空技术领域与中美差距进一步拉大。产业竞争力方面,成功的六代机项目能提升欧洲航空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吸引更多订单和投资。然而,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多次推迟,可能使欧洲航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信誉和竞争力。人才流失也是潜在问题,项目进展不顺可能导致优秀的航空人才流向其他国家或行业,进一步削弱欧洲航空产业的发展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六代机项目恰恰暴露了欧洲防务一体化的“阿喀琉斯之踵”。实际上欧洲六代机项目的存亡已超越军事技术范畴,成为检验欧洲能否作为地缘政治实体存在的试金石:若项目失败:欧洲将彻底丧失高端战机研发能力,2040年后欧洲各国空军将全面依赖美国六代机,这将加剧北约内部权力结构进一步向华盛顿倾斜。若项目幸存:法德等国需接受“主承包商+主权让渡”的新合作范式,这意味着一国需放弃部分国防主权——在民族主义回潮的当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85年法国退出欧洲战斗机计划时,达索工程师曾誓言“用阵风证明独立研发的价值”;40年后,特拉皮耶再次威胁“达索可以独自完成六代机“。然而,今非昔比——没有完整的供应链和跨国防务协作,任何欧洲国家都难以单独抗衡新的技术霸权。或许,欧洲六代机的真正结局早已注定:它终将成为大国博弈棋盘上,又一枚被牺牲的棋子。

0 阅读:4

华饿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