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看南明史时,难免会火大。
这一群乌合之众,占有半壁江山,和满清作战畏手畏脚,搞起内斗来却个个是好手,皇帝和皇帝斗,大臣和大臣斗,大臣和皇帝斗,好端端的国家,被搞得乌烟瘴气,最终落得国破家亡。
个个都是忠臣良将,可能吗?
人人都是抗清义士,那不是历史,那是幻想!
真实的历史人物有着自己的遭遇,南明史里的人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恐惧,有害怕,有贪婪,他们也有勇敢,有愤怒,有反抗,说白了,他们是人,有着人性所有的缺点,也有着人性中的光辉。
非黑即白,那是电视剧,是武侠小说,不是历史。
因为无法粉饰,才更像历史。
02
马士英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奸臣,史书把他列为奸臣传没一点毛病。此人位居高位,却贪婪成性,卖官鬻爵,争权夺利,坏事干尽。但就是这个大奸臣,在清军来的时候,却无论如何也不投降,最终被杀。
天啊,你是奸臣啊,怎么能不投降呢?
洪承畴、吴三桂、刘泽清等都武将都投降了,你一贪官为何不投降?
是的,真实的人是复杂的,政治上的腐化并不妨碍其为国捐躯。
还有那何腾蛟。
嫉妒贤能、排除异己、心怀叵测、居心不良这些词,好像就是专程为其打造的一样,与其完全重合。
何腾蛟坐拥大军数十万,作战不是一战击溃,就是望风而逃。
这样的人被清军活捉之后,居然坚决不投降,绝食以求一死,后被清军杀害。
何腾蛟在死前还留下了一首绝命诗,至今读来,让人心生敬意。
天乎人世苦难留,
眉锁湘江水不流。
炼石有心嗟一木,
凌云无计慰三洲。
河山赤地风悲角,
社稷怀人雨溢秋。
尽瘁未能时已逝,
年年鹃血染宗周。
是的,政治上的平庸和军事的懦弱是真实的,此身殉国也是真实的。不是所有人都是史可法,只有一张面孔。
03
农民军最先的敌人是大明王朝,大明亡了之后,满清成为农民军主要对手,而很多明朝的将领又投降了满清。而农民军在失败之后,又加入到南明的阵营中来。
这就造成了明末的农民军,先是打明军,后又打清军。打到最后发现对手都是同一拨人,只不过农民军换上明军服装,原明军换上清军服装。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历史就是这么戏剧性。
04
在那个时代,背叛成为常态。
比如,吴三桂:叛明降大顺——叛大顺降清——叛清自立。
比如,姜瓖:叛明归大顺——叛大顺降清——叛清。
但他们都比不过王辅臣:
叛农民军降明——叛明降大顺——叛大顺降清——叛清归明——叛明降清——叛清降吴三桂——叛吴三桂降清
那个时代,不断反复无常来回左右横跳的,是不是像极了现在跳槽员工。明朝企业混不下去了就跳槽大顺公司,大顺要倒了又跳到满清集团,到了满清被新老板夸了几句就没下文了,卖力打工才发现自己在这里不受待见,又偷偷和原来的老板联系,想回原来的公司……
04
吴三桂被骂了几百年了。
吴三桂此人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早就成了一个人精。当然,他若不是个人精,也爬不到山海关最高指挥者的位置上来,更活不到最后。
我们不得不承认吴三桂此人的有极为出众的能力——他在历史危局之时,都能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松锦大战,洪承畴都没有跑掉,他率先逃奔,捡回了一条命。
山海关之战,他选择了实力最强的主子,得以保全实力,最终封王。
帮助满清统一全国,得以成为藩王,权倾天下。
满清削藩,他选择反清,最后称帝,若不是其病亡,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现在好多人看不上吴三桂,这可是那个时代左右天下局势的枭雄啊!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假设你是吴三桂,在1644年收到崇祯让你火速勤王的命令,你是星夜兼程,火速救援,去火拼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还是像吴三桂一样磨磨蹭蹭,慢慢向北京进发,坐看大明灭亡,相信这并不难选择。
假设你是吴三桂,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你收到了弘光帝封你为侯的劝降书,你会归顺弘光政权吗?且不说弘光政权摇摇欲坠,满清都已经封你为王,你还要去弘光政权当候吗?
站在现在的角度,我们希望吴三桂做出有利于民族大义的选择,因为那不是我们自己,如果真换了自己,恐怕很多人都会做出吴三桂同样的选择。
你可以看看你们身边的厉害角色,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吴三桂,为自己当下的利益做出最优解。
05
弘光政权的实力并不弱,左良玉和四镇的兵力合计已经超过百万,一年的岁入也有近500万两白银。
但相互拆台成为常态,相互抢地盘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文官的奇葩更多,各种各怀鬼胎。
投降的投降,拥立的拥立,还有投降后嫌待遇不好想反正,有拥立藩王后立马跟同行开干的。有暗愚者比如史可法的,有开明者比如翟式耜。有看似奸臣但是宁死不降的马士英。每个人脸上都不是非黑即白。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门道。
从官到民,南明表现了一段别样的历史,你看着挺荒谬,但是代入那个时代的个人来看,是合理的,也许是他的最优选。很多朝代君君臣臣克己复礼,一个个戴着面具活着的人才是不合理的,各种阴谋、荒诞,都掩盖在史书里。但是南明就像悲剧一样把什么都表现出来,再撕碎给你看。也许这就是历史本来的颜色。
06
我们看南明的反清斗争,打得最好的不是那些坐拥数十万大军的枭雄们,反而是
史可法守扬州,其事迹早已深入人心,但他守了多久,数万守军仅仅1天就城破。
反而是阎应元一个小小的典吏,守江阴长达81天,杀伤清军数万人。
还有在汶村的王兴,是个文盲,年少时就是一个地痞,但在抗清中他占据广州新宁县的汶村,打得尚可喜痛不欲生。尚可喜率数万大军围剿均不能成功。王兴守汶村长达13个月,杀伤尚可喜数万人,最终弹尽粮绝,自杀成仁。
还有夔东十三家,永历帝都死了,还在森山老林里面坚持抗清,直到清军最后调集十万大军,才艰难平定。而夔东十三家坚持抗清长达21年之久。
为什么这些官员官职并不高,实力并不强,兵马并不壮,却能真正给清军带来巨大的麻烦?原因何在。
因为他们没有资产,没有搜刮来的钱财要保护,没有挂念,没有顾忌,所以没有投鼠忌器,所以横了一条心,跟清军死战到底。
当下的利益选择罢了,吴三桂在山海关被两面夹击,不选一个最大利益的,手下的几万兄弟立马会拿他头换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