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近鉴宋朝人•238·宋太祖的后代·之十五:宋孝宗的侄儿赵师夔:为人正直,敢作敢为
宋朝宗族
赵师夔(1136-1196),字汝一,宋孝宗之兄赵伯圭长子。《宋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宗室一》有传。
本传记,师夔最初因“祖恩”即祖父赵子偁的“恩荫”被授予官职,任太平州芜湖县(今安徽芜湖)略似后世之办公室主任的“主簿”。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师夔改官职为官阶从九品的“右承务郎”,后升任台州(治今浙江台州)、秀州(治今浙江嘉兴市秀洲区)“通判”,官职“直秘阁”,即“秘阁直学士”。不久,升任徽州(治今安徽黄山市)知州,到任后休憩了府学,升官职为“直徽猷阁”,改任湖州知州。
其时由归降的乱军改编的军队很多由湖州供应粮饷,湖州无力供给,师夔请求朝廷增加供应,另外再供应军兵租房的钱,以安定其心。
宋孝宗赞称很好,下诏各州施行。
其后,师夔改官职为“直龙图阁”,升浙西路(治越州,今浙江绍兴)“提点刑狱司”长官“提刑使”,改江南东路(治江宁,今江苏南京)“转运司”官员“运判”。
其时江宁府所在地区的产、运盐、铜等的“务”、“场”往往争夺民利,为害甚重,师夔在史上第一个罢止了这种作法。后江宁知府提出,江宁府的财政来源就在于“务”、“场”,找到师夔请求复旧,师夔“不从”。
池州(治今安徽贵池)驻军统帅霍政与江宁知府交相给宋孝宗上书,相互攻击,宋孝宗下诏,命师夔究其曲直。
霍政秘密派人请求师夔庇护自己,师夔赶走了来人,向宋孝宗具体奏报了二人相争的实际情况,霍政因之被罢职离去。
其后,师夔改官职为“秘阁修撰”,实任明州(治今浙江宁波)知州兼“沿海制置使”,后加官职“敷文阁待制”,转任“永庆军(治英德,今广东英德)承宣使”。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师夔陪侍父亲赵伯圭入见宋孝宗,之后升官职为“兴宁军(治宁州,今云南华宁县宁州镇)节度使”。
五年(1194),宋光宗“禅位”给宋宁宗即位,师夔依例加官职“检校少保”,受任为宋孝宗营建陵墓“永阜陵”修整路桥的“阜陵桥道顿递使”。
永阜陵修成,师夔升官职为“开府仪同三司”。之后,师夔侍候父亲赵伯圭回湖州府第。
次年(1196),父亲赵伯圭去世,不到一个月,师夔去世,享年六十一岁。朝廷赠予他“太子少师”荣誉职衔,追封“新安郡王”。
宋孝宗赵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