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元月26日),郑州的天气出奇的好,阳光普照,微风习习,室外温度在10度上下,非常适合去徒步。吃过早饭,简单收拾一下行囊我便出门了。在去南阳路公交站的路上,我在想:如果B20路来了,就去徒步东风渠;如果是100路来了,就走西流湖北段;假如G78先到,我就去徒步大运河通济渠。等我到了公交站,来的果然是G78,那就走吧,去大运河耍去!
大运河的标志
我说的大运河,实际上是指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北部的通济渠,现今郑州段也被称为索须河,是整个大运河的一部分。今天,我要徒步的这一段是从天河路开始,到花园口村结束,全长5.2公里,大概需要1个多小时。
徒步是生活的一种方式,需要带着灵魂上路,去大自然中寻找你想要的快乐。
今天,我没有选择天河路站下车而是去了绿源路,因为这样可以走运河北岸,以便更多地享受阳光的曝晒,这样可以更好地补补钙。
走这里,我有一个习惯不直接上河堤,而是去穿越体育公园,这里是一个很静谧的场所,极少有人环境还特好。
又见这座雕塑,由于岁月风雨的侵蚀,它的样子已经斑驳破旧了,但风骨还在,还有扬帆前行的意味,这是我喜欢的!
走这路我还有一个私心,就是在公园后面,有个大大的菜园子,那是许许多多的有种地情结的老人们开荒形成的,一片片巴掌大的小菜地组成了大园子,每次来这里我会和那些劳作的老人们聊聊天,有时也会搭把手帮他们做些劳务。可今天到达时,菜园还在却空无一人,我失望地离开了。
冬天的大运河是凄美的,尽管阳光明媚,但鲜有人迹,孤单的我成了这里的王者。在如今繁华浮躁的社会里,难得有这一片安宁,这种安宁成了当下社会的奢侈品。空旷之下,随心而行,开走!
沿着用黑白相间的石子铺就的小径上,我来回地踱着步,体会走在上面石子与足底的碰撞和交流,尽管走的呲牙咧嘴,事后,还是会感到行走后的舒爽。
栈桥,是连接岸与岛的路,我走过它便亲近了水,看到了阳光下的运河景象。
河面如平镜,它不仅收纳河边的芦苇、蒲草和垂柳的光影,它还贪婪地将蓝天揽入怀中,这是怎样画面,站在水边我觉得我也成了风景。
这个亭子,是这段河道内唯一可以遮阳挡雨的地方。我曾在这里歇息,和朋友们神聊,与家人在这里野炊,它给我带来过无数的美好。今天,我一个能做点什么呢?做遍八段锦,站桩十分钟,暂坐一会儿让身心舒缓一下。
当准备离开时,我看到一个着红色上衣,穿白色裤子男青年也来到了这里。也许是他走的离水边太近,也许他的服装过于亮丽,他把潜藏在水草中的野鸭惊飞了,是十几只的那种,把我吓了一跳。
待他离开后,我走到水边,那些野鸭并没有惊慌的样子,自顾自地晒着暖儿,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很奇怪?我悄悄地离开了,还它们一个安静空间!
今天天气过于暖和,这一阵折腾我出汗了,汗浸着衣服非常不爽,而且我还饿了,我想放弃徒步计划打道回府。
等我又走上河堤,看到了小闸口农家院的招牌,我便快步扑了过去,结果是铁将军把门人家歇业了,这事儿闹的。
还好,它的隔壁就是清雅茶苑,有吃有喝,我便走了进去,一位老先生在当院站着,我忙问:这里可以吃饭吗?他回答的很干脆:可以。但是,老板去市里办事了不知道什么时间回来,要不你先参观参观?我想怎么等也是等,他带着我参观了整个茶苑的设施,您别说,我还真爱上这个地方了,能在此地谋餐饭,也会是一个不错的生活体验。
不错的茶室
很有格调的包间
看看这些墙头上站立的精灵们,就知道这也是酒蒙子光顾的地方,很适合我。
我和老人聊会儿天,他长我3岁今年72岁,家就在附近的村里,没事了来这里转转。通过聊天得知现在农村老人生活的不易,也知道了在农村没有孩子们的帮衬,老人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这位老人很乐观,他说:只要没病没灾儿,这日子能过。聊了半天老板还没有回来,我就和老人告别了。
走上河堤,我改变了主意继续今天徒步。这时,我看到闸口下面的花坛里有了难得的一抹红色,在直白的阳光下格外的耀眼,我又来了精神奔景色而去。
行路如登山,水平的5000米和垂直的5000米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坚持都能到达顶点。
蹲下身来,拍拍河堤上的茅草,谁说漂亮的只有花朵!
我拿出包里的小瓶可乐,用吮吸的方式享受物质的得到,用品味的方式享受生活的美好!慢慢地走,此刻最逍遥!
谁敢心无旁骛地坐在这里,谁的生活就不会输!
看到这个道路指示标志,意味着再有500米我将到达本次徒步的终点——花园村。还等什么,找饭店吃饭呀!
你说停,我就停呀!
正宗饸饹面,啥时候了,还管它正宗不正宗?老板,15元豆腐菜!我高声地喊到。
菜上来了,满满的一大碗。还没有等老板拿烧饼,我就叽哩咣啷地吃将起来,等老板从微波炉取出烧饼来到我的面前时,我吃得吃剩下碗筷了。烧饼打包回家。
通济渠畔的大叶梨树,已经萌发出了花蕾,说明春天不远了。每一次徒步都是一种洗礼,每一次徒步都有美好的遇见,朋友们,有机会来这里走上一走,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写于2025年元月25日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