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叫勾蓝

强哥五六 2025-02-01 08:14:36

人们常说青年人向往远方,中年人思念故乡,象我这样老头子总把到达的地方叫远方,甚至会把他乡作故乡。家在车上,人在路上,何处不是故乡!

我说的勾蓝是个地名,它位于湘桂交界的湖南永州的江永县。我和它相识要从富川说起。

勾蓝景区大门

我们老两口从郑州出发,行程3000多公里到达了广西的富川瑶族自治县,在这里住了些时日,想到周边转转去。我在地图上盲搜搜到了勾蓝。我不知道它是归属于湖南,只知道它离富川只有47公里,是勾蓝瑶族的聚居地。

勾蓝古寨风景

早上一早我们就出发了。还是那句话向山而行是我最喜欢的。

这条路路况超好,沿途有不少打卡点值得打卡参观。特别是路两侧橙园特别喜庆,看来今年的果农会过个好年。

我们知道,很多美好的地方,都会潜藏在某个角落,等人们自己去发现。发现的过程不一定是平顺的,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不,我们就遇到了。修路把路给挖断了,要想去勾蓝必须绕路。可我看看路的两侧没有路呀!只有左侧有一条扎进果园的小窄路,我想不会是这条路。

没有办法我们决定放弃去勾蓝,但是,既然已经出来了,总不能灰溜溜地回去吧?我又盲搜,搜到了上甘棠村,又是一个绝美的风景打卡地。说走就走,可是开启导航以后,它让我调头继续往勾蓝方向走,我想有戏,肯定有路。果不其然就是那个窄的不能再窄的路,它把我们带到了勾蓝。

穿行于果园当中

到了游客服务中心,我向工作人员询问了勾蓝景区的有关情况,那位男服务人员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景区不收门票,你可以停在这个停车场步行进去,也可以开车进去,我们这里的停车场都不收费。最后,他问我们需不需要开水,我向他表示感谢,决定开车进景区。

路标,它给了我们这些深处陌生环境中的路人,最深情的暖,指引我们去把旅行的梦想去实现。

想不到勾蓝有这样美的山脚下,又有这样暖人的河,河中的山石不仅装点了风景,也装点了我的心境,让我感到绝美的勾蓝。

我很好奇,这个古瑶寨为什么会叫勾蓝。走进到广场与村民攀谈,方知勾蓝的称呼来源于明洪武年间。"勾蓝瑶寨"得名于清朝乾隆二十二年刻碑曰:"予祖昔居万山中,山勾联透,溪水伏流,色如蓝锭,故名勾蓝"。

走入寨子,我们便放慢脚步细细地观赏着勾蓝的一切,总怕错过会留下遗憾。水中山的倒影,让我们产生了虚幻,这是天上还是人间?

不知道谁置一凳于此处,我们坐在上面拍下我们到达的照片。

步入古寨,沿途有不少的门店开门营业,他们大都是在买当地的土特产。

这个相拥而立的两个红薯,如同相恋的男女展现的是如此缠绵。

摊主邀请我们品尝他烧红薯的手艺,用什么词来表达呢?一个字:甜。因为这是勾蓝的产物,这么美的地方,美味也是自然而然。

河中,树下,那群鸭子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鸣叫,没有游弋,成就了一个超美的静止的画面。

其实,勾蓝名字的来源还有种说法,是我从网上查到的,内容很长,我想说的简单点。

千百年来,勾蓝有"好女不出石墙门"的传统,意思是好女不嫁出勾蓝。多是女娶男嫁招郎成亲,因此许多人把"勾郎瑶"说成了"勾蓝瑶"。

这里男方入赘的"嫁妆"仅仅需要四个鸡蛋,这就是当地所谓的"四个蛋子定终身"。男方入赘后便留宿女方家,直到生子之后再完婚。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生子之后,男方若不满意在女方家的生活,可以自由离开女方。这是多么奇葩的婚俗,和摩梭人的婚俗相似。

古寨中多有这种水渠,清澈的水哗哗地淌着,有水的地方风水不会差。

石板路承载着勾蓝的历史文化,行走在这里总会嗅到历史的气息,感到文化传承的力量。

走累了,在这里可以暂坐,舒缓一下身心,再去更深入地去了解勾蓝。

勾蓝瑶寨有石碑、明代壁画、宗亲祠堂等古迹,我对古门楼的印象最深。尽管已经破败了,但我知道有多少勾蓝人,从这里出乡还乡,只要站在门楼之下,就会听到勾蓝人故事的回响。

过客的我们,只是勾蓝的见证者,不是经历者,所以步伐才会轻盈。

高悬的清灯照着路,祈盼远在他乡的勾蓝游子回家。

游览了近两个小时,我们把车停在了这个广场。老伴儿开始埋锅造饭了,我坐在博物馆前的吊椅上,开始写这篇游记,然后分享给友友们。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