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每月28日发上月工资违法?公司拖延发工,员工获赔11万补偿!

赵律师在南昌 2025-04-18 21:23:11
一、场景难题:工资晚发几天,公司要赔十多万?

深圳某科技公司与员工王先生约定“每月28日发放上月工资”。2020年2月,王先生以“拖欠工资”为由提出离职并索赔,经法院两审判决,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11万元。

此类纠纷的典型争议:

劳动合同约定每月28日发薪是否合法?

员工能否以“晚发工资”为由主张经济补偿?

公司长期沿用同种发薪方式,员工未反对是否视为默认?

⚖️ 二、法律与实务分析:工资支付时间的3大红线规则1:工资支付周期与支付日的法定限制

《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11条:

工资支付周期≤1个月:支付日≤次月7日;

经员工书面同意,最长可延至次月22日。

违法情形:

公司约定次月28日发薪,直接突破法定最晚期限(次月22日)。

规则2:超期发薪=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

法院裁判逻辑:

即使合同约定“次月28日发薪”,因违反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员工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解除合同并主张补偿。

规则3:员工沉默≠放弃权利

广东高院裁判要旨:

权利的放弃需明示(如签署书面协议),长期未投诉不构成默认;

员工可在离职时追溯全部工作年限的经济补偿。

三、解决方案:员工应对违法发薪的“3步操作指南”

❓四、延伸问答:这些细节你必须知道

Q1:全国其他城市的最晚发薪日如何规定?

答案:各地标准不一。例如:

北京/上海:次月10日前;

广州:次月5日前(特殊行业可延至10日);

杭州:次月10日前,延长需工会同意。

Q2: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公式: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2008年前工龄也计算)。

Q3:公司注销后还能索赔吗?

答案:能!可起诉原股东在未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

五、关键证据清单:3类材料决定补偿金额

⚠️ 六、企业合规建议:避免高额赔偿的3个关键

审查属地法规:入职合同需符合当地工资支付条例;

书面协商延期:因故延迟发薪需员工签字同意;

定期合规培训:HR部门需掌握最新劳动法动态。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