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八路军发展的标杆人物,因为他的创造,我军伤亡大减战力猛增

史在没有弦 2024-11-14 07:26:3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亮剑》中李云龙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以其智勇双全的精神屡建奇功,而王凤麟,这位被誉为“爆破大王”的英雄,作为八路军山东纵队二团的副团长,他凭借精准的射击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屡次获胜,更凭借在爆破战术上的创新,打破了敌军坚固防线。王凤麟的爆破战术成为我军攻坚的利器,改变了传统战斗方式。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位英雄。

王凤麟,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的一座典型的农村家庭。那时的农村打猎是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是生计来源,也是生活的技能之一。王凤麟的父亲是一位出色的猎人,经常带着王凤麟一起上山打猎。

小小年纪的王凤麟便在父亲的指导下,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枪法,远近闻名。父子俩总是并肩作战,在森林和草原上,王凤麟用精准的枪法捕捉野兽,也锤炼了他超凡的定力和精准感。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凤麟立志投身于保家卫国的事业,加入了抗战队伍。凭借其过硬的枪法,他很快在战斗中崭露头角,屡次立下战功。1935年,作为表现突出的战士,王凤麟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的东方大学工兵班深造。

在那里他学习了军事理论,掌握了爆破技术和炸药的制造,成了一名出色的爆破专家。学成归国后王凤麟没有急于展示自己的枪法,而是选择了用他的新技能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回到国内后王凤麟迅速投入到抗日战斗的最前线,先是成立了爆破班,开始为部队培养一批批优秀的爆破手。当时的八路军面临着武器和装备极为匮乏的困境,爆破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简陋的环境和有限的资源,王凤麟依然通过巧妙的手段教会战士们制作石雷、黑色炸药等简易爆破工具。在他精心的教学下,这些战士们的爆破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

尽管班级仅举办了两期,学员不多,但每一个从班里出来的学员都成为了战斗中的英雄。刘厥兰等一批爆破能手正是从这个爆破班中脱颖而出,他们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了王凤麟的得力助手和战友。

随着王凤麟的爆破技术不断发展,八路军的攻坚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他自己亲自参与战斗,还将这些技术传授给更多的部队。王凤麟对爆炸原理的讲解,才真正打开了战士们对爆破战术的理解。这段时间,大家首次意识到什么是雷管,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致命的工具。吴瑞林团长与王凤麟反复探讨战术如何结合爆破技术,经过多次尝试,逐渐形成了火力掩护与爆破组联合进攻的有效战术。

为了加强这一战术的执行力,团里决定组建专门的工兵班,后来这一班逐步发展为工兵排,由王凤麟亲自挑选一批有矿工背景、掌握一定爆破技能的战士组成,刘厥兰担任班长。王凤麟亲自指导这些爆破技术的训练,还在每次战斗中直接带领他们进行实战演练,而吴瑞林则在全程中进行指挥调度。

随着这支工兵队伍的逐渐成型,爆破战术开始在战斗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尤其是在夜间对敌据点的进攻时,爆破小组的效率展现得淋漓尽致。士兵们在夜幕的掩护下迅速接近敌人防守的炮楼,另外一组战士则迅速挖掘坑道并携带炸药包准备引爆。

敌伪据点长期没有遭遇过爆炸袭击,防备并不严密,这使得爆破组成功埋设炸药,待引爆时,巨大的爆炸声响震耳欲聋,爆炸产生的震动让敌人瞬间失去反应能力。即便是那些未被直接炸伤的敌军士兵,也因强烈的震荡而晕头转向,战斗力严重减弱。紧随其后的主力队伍立即趁着敌人火力暂停的时机,迅速冲上去并解决了战斗。

随着几次成功的战斗经验积累,二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攻坚战术。为了进一步提升作战效率,团里专门抽调了射击精准的战士加入到掩护队中,利用机枪重点掩护爆破组,确保爆破小组在敌人火力下依然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二团的这种爆破攻坚战术,不仅在战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与大力支持。王建安、廖容标、胡奇才等领导都对二团的战术创新感到非常欣赏,认为这是对抗日战术的极大进步,随后决定在全军范围内推广这一战术。

此前二团在进攻敌军村寨和炮楼时,主要依赖的是人海战术。这种战法要求大量兵员先通过云梯爬上围墙,然后进行近战肉搏,虽然作战勇猛,但也带来了巨大的伤亡。而在掌握了爆破技术之后,战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通过精准的爆破,敌人的防线一被摧毁,随之而来的爆炸声让敌人心生恐惧,震蒙的敌人战斗力几乎归零,进攻队伍只需迅速跟进突破,便能迅速占领敌方阵地。经过几次成功的实践,爆破技术已经成为二团独有的攻坚利器,它有效地提升了战斗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也为日后的战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1年3月初,王凤麟带领八路军第二团第三营的三支队伍,悄无声息地集结在博山的甘泉庙。甘泉庙坐落在一座小山的制高点,四周被蜿蜒的小河环绕,山下则是条通往镇上的小公路。王凤麟的策略十分简单而有效,他指挥战士们将路上的公路巧妙埋雷,并且将这些雷装置伪装得天衣无缝。接着他们静静地藏匿在甘泉庙中,等待敌人的到来。

没过多久一队日军在旗帜下摇摇晃晃地走进了这片设下雷区的区域,王凤麟的命令毫不犹豫地下达了:“爆破!”随即,雷管被激活,“轰隆”一声巨响,黑烟腾空而起,日军的尸体、残肢、钢盔和武器纷飞而起,爆炸的震荡几乎将周围的一切摧毁。爆炸的余波尚未平息,王凤麟立即指挥机枪、步枪和手榴弹接踵而至,猛烈的火力瞬间扑向敌军,造成日军更大程度的混乱与伤亡。

这次战斗仅持续了五到六分钟,王凤麟带领的队伍便将敌人小队彻底歼灭。这一场伏击战虽然迅速,但却精准且致命,展现了王凤麟超凡的军事智慧和迅速果敢的指挥能力。

就在不久后的一天王凤麟和他的部队又来到了博山附近的一座荒废的茶棚,这里曾是过路人歇脚的地方,但随着日军入侵,这个地方的茶水已经不再有人贩卖,而成了日军侵占的死角。王凤麟知道夏季的炎热会让敌人迫切需要寻找阴凉地休息,他预感到,这正是一个伏击的好机会。

王凤麟亲自带领一个连,在周围茂密的植被中埋伏了下来。为了更好地防范敌人,他还在茶棚下方埋设了地雷。等到日军的30余人小队途径茶棚时,他们果然被这片荫凉吸引,纷纷涌入棚内休息。

随着日军疲惫的身影进入这个曾经充满生气的地方,王凤麟挥手下令:“爆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隐藏在土台子下的地雷和手榴弹几乎将茶棚炸得四分五裂。日军小队顿时陷入混乱,不少敌兵当场丧命,其余的则被炸得头昏眼花,完全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趁此机会王凤麟立即下令冲锋,手中的刺刀迅速将残余的敌人一一解决,仅仅十几分钟,战斗便彻底结束,30多名敌人全数被歼灭。王凤麟和他的队伍收拾好缴获的武器,包括一挺歪把子机枪和一具掷弹筒,胜利返回。

时隔不久莱芜县口镇的百姓纷纷前来求援,日伪军在口镇附近活动频繁,烧杀抢掠,百姓生灵涂炭。为了除去这一祸害,王凤麟再次带领部队前往此地,展开了新的伏击。

王凤麟通过侦察员和情报人员详细了解了敌军的部署,掌握了敌军出击的时间和方向。为了不打草惊蛇,他选择在小河东岸布下伏兵,等到日军出动时,悄然埋设了地雷,并利用地形优势做好准备。王凤麟的计划是,等日军通过河流后,确认敌军的主力全数通过之后,再发动攻击。

果不其然当日军分队按预定路线通过时,王凤麟下令:“打!”随着命令的下达,手榴弹如暴风雨般砸向敌人阵地,爆炸声不断,炸倒的日军尸体几乎覆盖了整个路面。其余的敌人则纷纷跳进路旁的草丛中试图躲避,但这正是王凤麟精心设置的雷区。

随着地雷的引爆,敌人几乎没有任何反击的机会,几十名日军很快全部被消灭,胜利的果实又一次被收割。与此同时隐藏在河对岸的日军机枪手见势不妙,丢下机枪急忙向敌人据点撤退。

王凤麟的部队并没有放过这一机会,一个战士迅速越过河流,紧追着机枪手一路逼近。就在敌人快要进入口镇寨墙时,战士们精准地将机枪副射手捕获,之后通过一击致命的刺刀战术将其制服,接着重新夺回了日军的机枪。尽管伪军因战斗响起的枪声而惊慌逃散,王凤麟并没有因此分散注意力,他指挥队伍快速撤回,并带着战利品成功返回。

1942年,在莱芜吉山战斗中,王凤麟右腿被炸成粉碎性骨折,伤势严重,因缺乏足够的医疗条件,最终不得不截肢。失去了一条腿的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坚定了战斗的决心。在疗养期间他没有放松自己,而是集中精力总结爆破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整理成文,及时传送给前线,确保更多的部队能够掌握这些关键的战术。

而当时日军开始集结大批兵力,准备对鲁中根据地发起大扫荡。面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敌袭,王凤麟选择留下来守护阵地,尽管他的腿部伤势尚未恢复。留守的他迅速组织起防守,并动员当地百姓准备迎战。尽管只有40多人,且装备极为简陋,王凤麟却深知马鞍山防线的战略意义,坚决不让日军轻易突破。

日军得知马鞍山是重要物资储备点后,调集了大量兵力和航空支援进行猛烈轰炸,企图摧毁防线。随着炮火的不断袭击,马鞍山的防御工事逐渐崩溃。尽管如此,王凤麟依旧顽强抵抗,并在激战中亲自击毙了日军一名参谋长,激怒了敌军,导致他们加大攻势。

战斗进入黄昏时,王凤麟意识到局势已危急,敌人攻破南天门后,他们的防线岌岌可危。此时王凤麟指挥通讯员趁黑夜送信求援,并继续坚守岗位,随着敌人的冲锋,弹药耗尽,王凤麟和战友们毫不犹豫地将枪支砸毁,转为肉搏战,竭尽全力阻挡敌军前进。

在最后的生死关头,王凤麟已身负重伤,但他依然没有选择投降,而是选择了用手枪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免被日军俘虏。王凤麟的英勇牺牲为马鞍山的防线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成为抗日战争中不朽的英雄传奇。

参考资料:抗日英雄王凤麟的战斗人生--党史纵览

王凤麟--淄川党史史志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