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的"德国制造",如今却濒临破产!大众等知名车企纷纷裁员、关厂,背后的罪魁祸首竟是美国?美国不仅把德国推向能源危机,更促使其投靠中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欧洲经济大萧条即将来临吗?
提起德国,几乎人人都会想到那令人敬佩的精湛制造业。可就在不久前,德国的工业巨头们却遭遇了一场旷世难遇的危机。号称"世界汽车工业领头羊"的德国,正在亲手葬送自己的荣耀。
一切要从美国的一系列"骚操作"说起。美国在全球上演着对俄制裁大戏,硬生生切断了欧洲对俄能源的进口。作为对俄能源高度依赖的德国,顷刻陷入能源困境。别小看能源问题,能源危机牵一发而动全身,制造业首当其冲。
德国汽车产业的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如采埃孚、博世、大众等,如今纷纷陷入前所未有的窘迫。人工成本、能耗费用高昂,能源价格更是疯了般飙升,这些汽车巨头根本喘不过气来。辉煌不再,下坡路在所难免。
问题的根源并非企业经营不善,而是被卷入了一场更大的国际博弈。美国为了"惩罚"俄罗斯,不惜硬生生让德国这个欧洲经济引擎陷入"能源饥荒"。一纸能源禁令,德国对俄依赖的产业格局瞬间破裂。
曾几何时,德国仰仗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毫无顾虑地运转着能源密集型制造业。而今,俄乌冲突带来能源断供,这些工厂无可奈何地"瘫痪"。今年上半年,就有20家营收过亿的零部件公司破产,导致无数工人家庭陷入水深火热。
别看大众曾是"德国工业骄傲",如今也逃脱不了裁员和关厂的命运。工资被腰斩、工厂关闭,德国制造的阵痛可见一斑。根据工商总会调查,三分之一的公司已深受能源危机蹂躏,更有四成多企业考虑远走他乡。德国制造萎缩,工人失业,这情景不免让人想起曾几何时的工业危机。
然而德国的遭遇,并非美国的无心之过,反而是别有用心的"坏心办好事"。美国除了一边通过制裁俄罗斯能源,切断欧洲生命线;一边又大手笔投资新能源产业,诱使欧洲企业纷纷迁往美国。
低廉的能源、优厚的政策补贴,让欧洲工厂对美国起了觊觎之心。大批德企将生产线搬到美国,德国只剩下一个巨大的产业空洞。而失去廉价能源的同时,德国也将失去就业岗位,步伐将愈加蹒跚。
美国的政策显然让德国陷入两难。德国最终不得不转而拥抱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别小看中国市场,中国如今在太阳能、风能这些新兴产业,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
对于如饥似渴的德国来说,中国自然是最佳的投资选择。通过在新能源领域与中国合作,德国不仅能获得稳定的能源支持,更能借力中国市场的曳引力、前沿技术,重塑自身的产业竞争力。
可就在德国与中国新能源合作渐入佳境之际,欧盟却出手阻挠。欧盟突然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德国对此怒不可遏。毕竟,中国是德国车企的命脉所系,中德之间的贸易联系密不可分。一旦中国采取反制,德国汽车业的销路将陷入胁迫。
德国政府已为此表达强烈不满,并试图与中国达成协议,减轻关税影响。朔尔茨更是直指欧盟这一做法,不仅害了德国利益,更让欧洲整体经济付出惨重代价。假若德国失去中国市场,经济复苏恐怕将成为泡影。
德国的困境并非个例。能源危机、产业外流、与中国关系恶化,这些困扰着整个欧洲的"绊脚石"接二连三出现。一旦制造业萎缩,失业潮、税收下滑、财政负担加重、民怨四起,欧洲经济大萧条或许就指日可待了。
一切的根源,还是要从美国的"坏心"说起。美国在国际大棋局中左右开弓,让欧洲经济进退失据,陷入被动挣扎。这次德国之痛,也昭示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迁:未来的角逐,不再是美欧之争,而是各大经济体的较量与联盟。美国用"坏心"换来的,终将是自身的"孤立无援"。
欧洲经济大萧条倒是不至于,只是随着特朗普上台,对联邦机构裁员减福利,欧洲的各国政府也会推出类似的改革,也就是最近4年西方的福利政策会下跌,但这不是萧条,可能还是GDP恢复上升的过程,主要就看这些改革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