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人们在议论小年,才想起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我世居江南,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可见,南北的风情风俗,确实差异蛮大。
地分南北东西,但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人分南北不论东西。平常,我们会区分南方人与北方人,但是,一般不会说东部人与西部人。虽然,无论是从水土的角度观察,还是从风俗的角度上分析,东部与西部具有明显区分度,可是,从古至今,我们会说南人与北人,不会说东人与西人。在中国,只论南北,不分东西,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事。
北人粗犷,南人精细,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北方人的腿与南方人的手,且不说武术上分为“南拳北腿”,即使是男女之间关系暧昧,南方人叫“有一手”,北方人说“有一腿”,腿的粗壮与手的灵巧,差别大了。“奶奶个腿”,应该是北方人。“上下其手”耍手段,可能是南方人。
更有意思的是,北方叫姥姥,南方叫外婆。姥姥的形象是粗鄙刁奸,以至于,北方有句骂人的话,叫“你姥姥”。外婆的形象是和蔼慈祥,外婆总是给人以美好的联想。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去外婆家,总是给人以温馨之感。换成姥姥,那就是“亏到姥姥家”,甚至,还要“丢人丢到姥姥家”。很多话语,将“外婆”与“姥姥”互换,就极不和谐。孩子可能是“外婆带大的”,但也可能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从饮食到风俗,南北差异明显。南北的分界线,也有明显的地理标志,就是秦岭淮河。地理老师讲秦岭,说秦岭高耸,阻挡了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和北方寒流南侵,因此南北分明。我很想问一下地理老师,淮河两岸,可是一马平川,没有高山阻隔,为何也能作为南北分界线?而且,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以淮河为分界线,确实也是南北分明。难道淮河能够阻挡南北气流,在淮河上空就是过不去?
东西部,从气候特点到风土文化,虽然也有明显差异,但是,东西部的界限一直就很模糊,没有谁能够说出东西分界线。或许,对于区分东西,人们并不在意。以至于,中国竟然没有特定意义上的西部,要说西部,要么是大西北,要么是大西南,还是要跟南北联系起来。
人分南北,不论东西,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