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朋友重大利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2025年继续上涨20元,全国最低标准提至143元,所有省份必须执行。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年满65岁的农村老人,这回调整能多拿钱吗?官方政策详细拆解,这3点看不懂可能吃大亏。

今年养老金上涨的看点是“全国兜底+地方自愿”。中央财政承担全国最低标准上调的20元,即从123元涨至143元。但经济发达地区可自主加码——例如江苏常州今年额外多涨了5元,一共涨了25元,而甘肃肃南县更是涨了40元,远超国家的标准。
而“全国兜底+地方自愿”也就造成了“同国不同命”的结果:就比如说上海农民去年人均每个月能领到1490元的养老金,而今年甚至很可能会突破1500元的大关,反观宁夏的农民,去年全区的城乡基础养老金才勉强补到200元,这二者之间相差了近1300元。
统一上涨不等于人人平等,三大铁律要记牢:
年龄大≠涨得多:城乡居民养老金调整不搞高龄倾斜。65岁老张和60岁老王去年都领200元,今年统一加20元,不会因为老张多活5年就变成加30元。

个人账户不参与调涨:农民总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假设你每月领250元(200元基础+50元个人账户),今年加20元基础后变成270元,个人账户部分雷打不动。
到龄补贴与年度调整无关:江苏苏州农民65岁时,基础养老金会永久性加5元,这种“到龄礼包”是每月固定发放,不会随今年统一调整再叠加上去。
例如:老李2023年12月满65岁,基础养老金立即从200元加到205元,2024年7月调涨20元后变为225元,而非205+20+5=230元。
地方财政才是关键杠杆。中央规定最低涨20元,实际执行分三种情况:像是“真穷”的省份:云南、贵州等只能按20元保底,哪怕养老金上涨后,人均养老金仍低于200元。而真正的“土豪”省份:像是北京、上海,去年最低标准就已经高达961元和1490元。
而像是这种养老金差距较大的情况,目前来看在短期时间内是无解的,因为中央只保底线,而地方是有钱就能多涨。
因此咱们农民只需做的就是登录“省名+人社局”官网,例如江苏省人社局,然后查询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情况,如果显示的是“每人每月至少加20元”,说明当地执行的是国家标准,如果上面写着“每人加40元”,那么就是当地的地方财政给力。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方的高龄补贴藏得都很深,目前全国仅9个省份对65岁以上农民有额外加发,且规则五花八门:例如江苏苏州是:65岁+5元、70岁+10元、75岁+20元、80岁+30元。而浙江宁波则是:65岁+10元、80岁+30元。
这笔钱无需申请,但需注意两点:年龄按实际到龄月份算:老刘2024年6月满65岁,需等到7月系统自动调整。不会随年度普调消失:已享受高龄补贴的,今后每次调涨基础养老金都包含这部分。
最常见的误区是混淆“年龄补贴”和“普调加钱”。记住两句话:每年统一涨的是基础养老金,只加一次。到规定年龄会自动多发的补贴,终身有效。
65岁以上农民想多拿钱,仅限已出台高龄补贴政策的省份,且必须达到当地规定年龄。而其他地区农民,无论年龄大小,统一是按照加20元的底线标准。“年龄越大越吃亏”虽不成立,但“地域差别比年龄差别更大”同样是赤裸裸的现实。
2025年农民基础养老金普惠上调,是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持续加码。虽然年满65岁无法直接多涨钱,但高龄补贴、地方加码等政策仍为老年生活添了保障。农民朋友不妨盯紧本地政策细节,及时核实到账金额,用明白账换来踏实心。好日子总是在变好的路上,这份“养老钱”虽薄,却是国家民生工程最直接的温暖守候。
信源:
人民网
《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5718419496892842&wfr=spider&for=pc
九派新闻
《老有所依|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再提高,人大代表呼吁关注农村养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6004776697851525&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