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民族问题盘点——蒙古(十)

映天评历史 2023-02-24 07:44:03
龙马相会

公元1220年四月,73岁的全真教长春子丘处机应铁木真之邀,率领尹志平(小说中就是他玷污了小龙女,不知金庸为何要如此编排,尹志平先后受教于全真七子中的五位大师,接任掌教后更是令全真教大为兴盛,83岁无疾而终)、李志常等18位弟子,从终南山出发,一路西向,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历经两年,抵达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八鲁湾行宫觐见成吉思汗,史称龙马相会。(铁木真属马,丘处机属龙)

二人三次雪山论道,其对话内容被耶律楚材编成《玄风庆会录》,而李志常则将师徒西行的所见所闻编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两本书都现存于世,有兴趣可自寻观之。

丘处机借铁木真希望长生的目的,劝他停止征伐,减少杀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蒙古人推行杀戮政策的频率与烈度。

丘处机之后得到铁木真任命,掌管天下道教,此举使全真教得到了巨大发展,成为仅次于龙虎山正一教的道门第二大教派。

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七位嫡传弟子,号全真七子:丹阳子马钰、长春子丘处机、长真子谭处端、玉阳子王处一、太古子郝大通、长生子刘处玄、清静散人孙不二(大师兄马钰出家前的妻子)

王重阳死后,七大弟子分别开宗立派:马钰遇仙派、丘处机龙门派、谭处端南无派、刘处玄随山派、郝大通华山派、王处一嵛山派、孙不二清静派。

征服高丽

公元1212年,铁木真第一次入侵金国时,契丹人耶律留哥在辽东反叛金国,建立东辽,并臣服于大蒙古国。

公元1215年,金国派去辽东平叛的女真人蒲鲜万奴,也拥兵自立,建立东夏政权。

公元1216年,耶律留哥弟弟耶律厮不趁兄长朝觐铁木真之际,杀死蒙古使者及使团300余人,然后自立为帝,史称后辽。不久,耶律厮不被杀,耶律乞奴当政。

同年秋,木华黎率军东征,平定辽东,耶律乞奴率众逃往高丽,蒲鲜万奴投降。

逃入高丽的契丹人又不断内讧,耶律金山杀耶律乞奴,耶律统古与杀耶律金山。最终耶律喊舍杀耶律统古与,而后自立,并攻占高丽国重镇江东城(今朝鲜平壤东部)。

无奈之下,高丽国王主动乞求蒙古与东夏出兵帮忙。于是蒙古统帅哈真,率领蒲鲜万奴和耶律留哥的部队,号称十万大军杀奔高丽。

公元1219年,联军大胜,耶律喊舍自缢,五万后辽大军请降,多归附耶律留哥,东辽再次复国,彻底成为蒙古藩属。

高丽见识到了蒙古的强大,便在战后与蒙古结为兄弟之国。此后,高丽连年上贡,同时不断为将来的蒙古南侵做着防备。

公元1223年,东亚王(我封的!铁木真西征后,让木华黎代表他统辖整个东亚地区的征伐活动)木华黎去世,东夏的蒲鲜万奴叛蒙自立,并告知高丽自己已经与蒙古断交,暗示高丽不要自找没趣,最好赶紧也与蒙古断交。

公元1225年,蒙古与高丽在有心人的操控下(有可能是蒲鲜万奴,也可能是金国,还可能就是高丽自己)断交,不过当时铁木真忙着征伐西夏和灭金工作,无暇东顾,给了高丽几年喘息的机会。

公元1231年,窝阔台以当年蒙古使者被杀为由派兵征伐辽东,灭高丽,蒙丽战争拉开序幕。

公元1232年,高丽投降,称臣纳贡,第一次蒙丽战争结束。不久,再次反叛。

双方此后三十余年中,断断续续打了五次,中间蒙古因主帅或大汗去世、生病等原因而不得不多次中断战事。

公元1233年,窝阔台命皇子贵由东征高丽,生擒蒲鲜万奴,东夏灭亡。

公元1269年,忽必烈撤藩,东辽国亡,辽东完全归属中央管辖。

公元1270年,忽必烈发动第七次蒙丽战争。

公元1273年,高丽全境彻底臣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

两伐日本

日本与中原的联系自魏晋大和时代(也称古坟时代)便已开始,隋唐的飞鸟时代与奈良时代,双方交往达到顶峰。唐末中原大乱,民族政权并立后,日本进入平安时代。鉴于中国的动荡局势,平安时代的日本政府采取消极的外交政策,与中原各王朝几乎断绝政治往来,仅经贸、宗教方面维持一定限度的交流。

蒙古与金、西夏、南宋并立时,日本进入到了平安时代末期,藤原家族的摄关政治(外戚干政)逐步过渡到了源氏开创的幕府时代。

铁木真在蒙古高原崛起时,日本爆发了源平合战,同为天皇家族分支的源氏击败平氏,取得日本地区的主导权。

公元1192年,源氏家族话事人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并在关东地区的镰仓(今日本神奈川县)开创幕府,建立幕府制度,公家时代至此终结,武家时代降临,日本进入封建时代。

公元1199年正月,镰仓幕府第一代将军源赖朝去世,长子源赖家继位,是为第二代将军。

公元1203年,源赖朝的岳父北条时政阴谋夺权,废黜源赖家,改立源赖朝的次子,年仅十二岁的源实朝为第三代将军。北条时政自认执权,代替将军掌管幕府实权。

自此之后的镰仓幕府,源氏家族历代将军成为傀儡,北条氏以执权身份成为幕府的实际掌控者。也就是说,整个日本的最高权力出自北条氏。

公元1268年,忽必烈催促高丽王室尽快履行承诺,向蒙古称臣,并命其遣使东渡日本,替大蒙古国向日本送交劝降的国书。

同年三月,北条氏家督(族长)北条时宗就任第八代执权,对蒙古国书所提要求予以否决。这一时期,北条时政的所有政令几乎都是在家中与心腹商议决定,幕府的评定众制度完全流于形式,这种彻底的独裁体制被称为得宗专制(北条氏嫡流家督的称号为得宗)。

日本的不识抬举让忽必烈大为不满,遂决定对日用兵,将这个蕞尔小国彻底征服。

公元1274年,忽必烈令高丽配合蒙古大军,双方集合四万余人攻打日本,拉开了第一次元日战争的序幕。蒙古人的战力远超日本人,初期交战很快便取得优势,占领对马、壹岐二岛,并于博多登陆。

但毕竟是异地作战,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具备,而且战前的准备工作也不够充分。在随后的战斗中,日本武士顽强抵抗,元军逐渐陷入被动。后来主将刘复亨中箭,联军经过商议后决定撤军。

退兵途中,联军遭遇暴风雨,死伤惨重。

公元1275年,忽必烈再次遣使劝降,结果被北条时政全部斩杀(还真是狂妄),只不过交通阻隔,忽必烈压根不知道使团的生死。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结束,南宋覆灭,忽必烈再次遣使日本,告知南宋灭亡之事,并继续劝降。北条时政听完使者的内容后,再度祭起屠刀,将使团斩杀。这次有个别水手侥幸逃脱,将使者被杀的消息带回。

公元1281年,忽必烈自认准备已经足够充分,遂发动十四万大军(主要是江南地区新征服的汉人),兵分两路(一路从高丽出发,一路从浙江出发)第二次元日战争爆发。

从高丽出发的东路军先期抵达日本,先是经历风暴,损兵折将,之后又进军受阻,军中瘟疫爆发,不得已暂时撤军等候与江南出发的大军汇合。

仲夏时节,两军会师,然后百年难遇的特大风暴来袭,蒙丽联军损失大半, 撤退途中又遭到日军的多番攻击,损失惨重。

此役联军损失高达十万,忽必烈心中不服,决定发动第三次灭日战争,可惜国内没完没了的叛乱、起义令他自顾不暇,此事便一拖再拖,直至死前也没能实现。

元日战争对日本而言那是大获全胜,北条氏的独裁统治因此得到巩固,神国思想(日本是被诸天神佛保佑的国家,永远不会灭亡)得到进一步增强,覆灭元军的大风暴被他们称之为神风,二战的日本神风特攻队(自杀式攻击方式)之名便是出自于此。

元朝的灭亡

除了对高丽与日本的战争外,蒙元王朝还对中南半岛及东南亚各国萌生觊觎之心。

公元1282年,元军攻打占城(今越南南部),迁延数年,将之征服。

公元1284年,元军攻打安南(今越南北部),次年因瘟疫退兵。

公元1287年,元军攻打缅甸蒲甘王朝,将之征服。同年再度入侵安南,次年粮尽而还。

公元1292年,元军攻爪哇(今印尼爪哇岛)将之征服,后复叛。

无休止地对外战争,令元朝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加之官吏腐败,横征暴敛,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江南各族数年之间,爆发的起义多达近千起,几乎天天都有。

公元1294年,八十岁高龄的忽必烈去世,皇位在一番争夺后,被皇孙铁穆耳获得,是为元成宗。

元成宗在位期间,终止了对外战争,全力推行汉化,整顿内政,国力得到恢复,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所谓的四等人制是否存在,目前有诸多争议,不过各族百姓的社会地位在蒙元时期确实是不平等的,当然这再正常不过了。民族平等岂是那般容易实现的。

第一等 蒙古人,特权阶级;

第二等 色目人,西域人,阿拉伯人、吐蕃人、党项人、以及部分早期归顺的契丹人;

第三等 汉人,北方汉人和契丹﹑女真等被征服的北方民族;

第四等 南人,南方的汉人和其他被征服民族。

公元1307年,元成宗去世,元武宗继位,因滥发至大银钞(元朝的一种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公元1311年,元仁宗继位,取消了武宗时期荒唐的货币政策,开始全面推行汉化。

公元1314年,元仁宗恢复自金国灭亡后,停滞了近80年的科举取士,史称延祐复科,汉族士人重新获得入仕的机会,社会矛盾又一次得到缓和。

公元1320年,元仁宗去世,元英宗继位,大元朝开始陷入内乱的泥潭,朝政日趋衰败,百姓困苦日甚,起义频发。

公元1333年,元顺帝继位,这是个有点类似崇祯的皇帝,扳倒权臣伯颜(与灭宋的那个同名不同族),完善法制,举贤任能,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想挽救帝国的颓势,可惜元政府的统治基础已经崩坏,无力回天了。后期可能是绝望了,彻底放飞自我,贪图享乐去了。

公元1351年,元顺帝大肆征发民力,治理黄河。贪官污吏,借机盘剥百姓,致使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白莲教首领韩山童认为民心可用,遂与信徒密谋起事。

四月,民夫于河中挖出独眼石人,其上刻有“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字句,与流传在民间的歌谣完全一致,此消息瞬间传遍大江南北,人心浮动。

五月初,韩山童与信徒刘福通等人准备起事,结果不慎泄密,韩山童被杀。刘福通突围后,重新聚合义军,正式发动反抗蒙元的斗争,一路攻城略地,从者日众,声势浩大,因义军人人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这次起义也被称为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的力量主要分为两支:一是以刘福通为首的转战江淮的义军,一是以徐寿辉、彭莹玉(明教五散人中的彭和尚)为首的转战湖北一带的义军。

公元1352年,大元掘墓人朱元璋在同乡汤和的邀请下加入了濠州郭子兴的队伍,命运自此改写。

面对骤起的起义,元政府派遣宰相脱脱(元末能臣)与其弟也先帖木儿前往镇压,甚至一度取得了重大胜利。

公元1354年,脱脱被奸臣陷害,遭到罢免,大军溃散,多有投奔义军者,红巾军再度强盛。

公元1355年,刘福通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在安徽亳州称帝,史称小明王(白莲教崇奉弥勒佛,弥勒的化身便是明王,明王在世间与黑暗斗争,等到弥勒降生,黑暗将被彻底扫除,人间恢复一片光明),定国号宋,打起反元复宋的旗号,各地义军皆听命于小明王的领导,包括朱元璋所在的义军,刘福通成了明末义军的真正统帅。

同年,郭子兴病逝,朱元璋成为这支队伍的实际掌控人,并接受谋士朱升的建议,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发展战略,实力日渐壮大。

公元1357年,刘福通率领红巾军,分兵三路北伐,兵锋直指大都,结果因指挥不当,兵力分散,孤军深入,后防空虚,内部倾轧,自相残杀等原因,致使北伐失败。

北伐失败后,元朝开始对义军发动反击,北方红巾军被大量消灭,浙西私盐贩子张士诚投降元朝,南方红巾军各大势力不再联合反元,而是割据一方,开始了兼并战争,蒙元对此乐见其成,坐山观虎斗。

公元1363年,张士诚奉命攻打韩林儿,刘福通遣使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亲率大军赶到,并将韩林儿送往滁州安置。

同年,鄱阳湖大战爆发,朱元璋硬抗三十六天,生生拼死了劲敌陈友谅(中箭而亡),成功度过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机。

公元1366年,朱元璋剿灭江南主要割据势力后,让部下廖永忠将刘福通、韩林儿物理超度,扫清了称帝障碍。

公元1367年,朱元璋发布讨元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并表明无论何种族群,哪怕是蒙古人,只要愿意归顺称臣,皆与汉人同等对待,这应该是最早的统一战线了。

同年,徐达、常遇春,兵分两路,开始北伐,一路高歌猛进,元军无力抵挡。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迫不及待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明王朝自此而始。

七月,元顺帝放弃抵抗,率众逃往塞外。

八月,徐达攻占大都,丢失四百余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被收复,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

0 阅读:6